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祁连山地区近期形变场演化特征与孕震构造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庆良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4-71,共8页
本文通过对河西—祁连山地区近20年形变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代表该区区域应力松弛、岩石圈底部软流层对流加速以及地壳中上部应力强化与强震孕育三种应力状态的特征性形变图象。文章还通过典型强震构造组合特征、形变场特征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河西—祁连山地区近20年形变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代表该区区域应力松弛、岩石圈底部软流层对流加速以及地壳中上部应力强化与强震孕育三种应力状态的特征性形变图象。文章还通过典型强震构造组合特征、形变场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北西西、北东向两组构造的组合孕震模式。并利用上述孕震模式对该区近期强震危险地点进行了初步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震 构造模式 形变场演化
下载PDF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 被引量:10
2
作者 屈春燕 张桂芳 +3 位作者 单新建 张国宏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80-2291,共12页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和4期ENVISAT/ASAR雷达数据,获得了不同时间基线的三个同震干涉形变场和两个震后干涉形变场,并对这五个在时段上互有重叠的形变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为围绕发震断...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和4期ENVISAT/ASAR雷达数据,获得了不同时间基线的三个同震干涉形变场和两个震后干涉形变场,并对这五个在时段上互有重叠的形变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为围绕发震断层NW展布的椭圆形干涉条纹,覆盖范围约89km×59km.断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两盘最大视线向相对形变量至少达45cm,最大形变出现在结古镇附近.时间基线不同的同震形变场总体上基本一致,但两盘最大相对形变量和局部形变存在差异.震后时间较长的干涉对反映的最大形变量反而减小;在震后时间较短的干涉对上于结古镇西南侧观测到的局部形变,在震后时间较长的干涉对上却没有出现.分析认为在形变量最大的结古镇附近可能出现了震后快速弹性回弹,导致随震后时间延续,形变量反而减小的现象.玉树地震震后形变主要出现在断层附近、震后不久的时段内,形变量在8cm以下,具有与同震方向一致和相反的两种震后形变方式.在结古镇西南观测到一个与同震形变相反的局部沉降,应为震后弹性回弹.在微观震中处的断层附近观测到与同震方向一致的震后形变,可能是震后余滑.通过对地震前后不同时间基线的多个干涉对的联合对比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同震形变与震后形变,更好地研究地震引起的变形过程,特别是地震断层附近短期震后形变场的演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带的岩性特征、物理力学及运动特性提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 同震 震后 INSAR 形变场演化
下载PDF
由多台定点长水管倾斜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的初步尝试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旭章 梅秀苹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F0002,F0003,共6页
尝试利用多台定点地倾斜形变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图形的方法,对中国大陆47个定点形变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构建了地倾斜形变场时空演化分布图像。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后水管倾斜资料... 尝试利用多台定点地倾斜形变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图形的方法,对中国大陆47个定点形变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构建了地倾斜形变场时空演化分布图像。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后水管倾斜资料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地震前后较多台站水管倾斜仪的日均值都出现了趋势上的较大变化,东西向日均值、南北向日均值和南北向潮汐因子的空间分布也都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而东西向M2波的潮汐因子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定点形变台站的建设和资料的积累,该方法可以构建每月或者每周形变场的变化,有望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 形变时空演化 FSQ水管倾斜仪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下载PDF
GPS应变场云图方法识别地震形变场异常初步分析
4
作者 常金龙 甘卫军 +2 位作者 孟令升 朱成林 刘俊清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1,共10页
介绍一种获取地震形变场异常的应变场云图方法。首先在指定时间窗内对GPS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拟合速度值、插值速度场和计算应变场处理,然后以一定步长滑动得到时空连续的应变场动态变化图像,进而提取形变场异常信息。通过分析门源M_(S)6.... 介绍一种获取地震形变场异常的应变场云图方法。首先在指定时间窗内对GPS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拟合速度值、插值速度场和计算应变场处理,然后以一定步长滑动得到时空连续的应变场动态变化图像,进而提取形变场异常信息。通过分析门源M_(S)6.4地震与震前应变场时空演化对应关系,说明本方法对预测地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2019年年终会商中,对嫩江M_(L)4.5地震提出预测意见并检验了实用性。研究认为,应变场云图是一种有效、直观识别震前形变场异常的方法,可在地震会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应变云图 形变时空演化 形变异常 门源M_(S)6.4地震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和青藏块体东部近期大地形变与地震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江在森 王双绪 赵振才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通过研究南北地震带及青藏块体东部地区20多年来大地形变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发现大地形变既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各分区形变场又具有同时段的宏观相似性;继承性运动是现代地壳运动的总趋势,而运动方式为波浪... 通过研究南北地震带及青藏块体东部地区20多年来大地形变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发现大地形变既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各分区形变场又具有同时段的宏观相似性;继承性运动是现代地壳运动的总趋势,而运动方式为波浪式、涌动式推进。地壳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应变能积累阶段和释放调整阶段,这可能是地震活动的相对平静与活跃的动力机制。1991年以来的地壳运动趋势分析,对判断该区域的应力状态和地震大形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大地形变场演化 地震活动 地块 地震特征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前的区域垂直形变背景 被引量:3
6
作者 塔拉 陈阜超 +2 位作者 郭良迁 陈聚忠 薄万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共4页
根据1951年以来的水准观测资料和1999—2007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研究了青藏块体和华南块体不同时间段的垂直形变特征,以及形变与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垂直形变强烈上升区... 根据1951年以来的水准观测资料和1999—2007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研究了青藏块体和华南块体不同时间段的垂直形变特征,以及形变与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垂直形变强烈上升区的形变速率梯度带上;大震孕育过程的应变能积累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有关;与位于两个板块碰撞前缘的青藏块体在南北向强烈挤压,形成垂直方向隆升,物质向东和东南迁移过程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形变 形变场演化 上升区 垂直形变梯度带 应变能积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