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航向运动补偿的几何形变校正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燕平 邢孟道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1-886,共6页
进行沿航向运动补偿后SAR图像存在几何形变,影响子图像拼接和多波段SAR图像融合.对沿航向运动补偿后的几何形变量进行了推导,提出一种校正沿航向运动补偿后几何形变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普勒调频率的扰动项构造相位补偿函数进行运动补偿... 进行沿航向运动补偿后SAR图像存在几何形变,影响子图像拼接和多波段SAR图像融合.对沿航向运动补偿后的几何形变量进行了推导,提出一种校正沿航向运动补偿后几何形变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普勒调频率的扰动项构造相位补偿函数进行运动补偿,根据多普勒调频率计算目标在理想情况下的位置,以及经过沿航向运动补偿后相对理想情况的位置偏移量,对SAR图像插值完成几何形变校正.采用仿真和实测多波段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几何形变校正 雷达成像
下载PDF
基于形变校正的形状识别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颖 张旗 +1 位作者 赵国库 刘先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89-3792,3835,共5页
针对鱼类形状易发生形变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弯曲的鱼类图像进行形变校正,得到接近标准形状的鱼类轮廓,再利用等间距极坐标映射方法得到映射图,提取映射图中的局部极值点大小和相邻极值点的间隔,... 针对鱼类形状易发生形变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弯曲的鱼类图像进行形变校正,得到接近标准形状的鱼类轮廓,再利用等间距极坐标映射方法得到映射图,提取映射图中的局部极值点大小和相邻极值点的间隔,最后使用匹配识别算法计算匹配度完成对鱼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消除了弯曲形变给识别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准确的识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识别 形变校正 鱼类图像 极坐标映射 匹配识别
下载PDF
前斜视SAR成像几何形变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向辉 王先超 +1 位作者 赵毅寰 全英汇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20期153-155,共3页
针对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存在运动参数抖动的问题,分析了不规则运动造成图像几何失真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弹载SAR线性调频(LFM)信号前斜视成像几何形变校正方法。挂飞试验证明,该方法能从雷达回波数据中准确消除几... 针对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存在运动参数抖动的问题,分析了不规则运动造成图像几何失真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弹载SAR线性调频(LFM)信号前斜视成像几何形变校正方法。挂飞试验证明,该方法能从雷达回波数据中准确消除几何形变,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几何形变校正 雷达成像
下载PDF
图像扫描过程中形变校正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骆永正 聂咸彧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在分析图像扫描过程中产生形变之实质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图像扫描 形变校正 数学模型 计算机
下载PDF
用参考点法,建立地图扫描形变校正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骆永正 聂咸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39-142,共4页
讨论了用扫描法将地图数字化时,以图廓点为参考点建立形变校正系统的问题.
关键词 地图扫描 形变校正 参考点法 图廓点 地形图
下载PDF
机载UWB SAR实时图像帧几何形变分析与校正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少石 李悦丽 周智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7-1823,共7页
SAR实时侦察要求处理器实时输出预定成像区域的连续图像,但是机载UWB SAR数据分帧处理和实时运动补偿使得输出的实时图像帧之间产生错位和间断,影响图像帧的实时拼接。本文从机载UWB SAR实时处理结构和运动补偿入手,定量分析了参考航迹... SAR实时侦察要求处理器实时输出预定成像区域的连续图像,但是机载UWB SAR数据分帧处理和实时运动补偿使得输出的实时图像帧之间产生错位和间断,影响图像帧的实时拼接。本文从机载UWB SAR实时处理结构和运动补偿入手,定量分析了参考航迹选择与图像帧几何形变量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实时校正机载UWB SAR图像帧几何形变的方法,然后分析了其校正误差。通过点目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给出了某机载UWB SAR实测数据几何形变校正前后相邻图像帧的拼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UWB SAR 实时处理 参考航迹选择 几何形变校正
下载PDF
一种楼梯场景中的空间形变恢复算法
7
作者 周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4期107-107,共1页
智能视频处理技术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视频图像的校正技术。本文论述了一种在楼梯场景中的空间形变恢复算法的,具有很好的形变恢复效果和处理速度。
关键词 形变校正 鱼眼校正 旋转校正 透视校正 视频处理 空间形变恢复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SAR方位向运动补偿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邢涛 李军 +1 位作者 王冠勇 胡庆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3-1029,共7页
沿航向的非匀速运动对SAR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而运动补偿后SAR图像存在几何形变,影响子图像拼接和多波段SAR图像融合。当沿航向速度误差较大时,实图像域插值校正后图像残留的几何形变不能忽略。基于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傅... 沿航向的非匀速运动对SAR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而运动补偿后SAR图像存在几何形变,影响子图像拼接和多波段SAR图像融合。当沿航向速度误差较大时,实图像域插值校正后图像残留的几何形变不能忽略。基于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傅里叶变换的SAR方位向运动补偿算法,算法直接对方位向的非均匀数据进行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该算法的定位误差和几何形变比实图像域插值校正几何形变算法小1到2个数量级,对沿航向速度误差有很强的鲁棒性,补偿后数据的幅度和相位信息都得以保留。SAR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几何形变校正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视频图像中的实时车牌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舟舟 李树广 《微型电脑应用》 2006年第2期12-14,61,共4页
车牌识别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操作的车牌识别方法。利用边缘特征,使用快速的边缘点连接算法生成连通区域,进行车牌的检测定位,结合字符小波特征实现准确的识别。算法平均消耗时间在40ms以内,... 车牌识别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操作的车牌识别方法。利用边缘特征,使用快速的边缘点连接算法生成连通区域,进行车牌的检测定位,结合字符小波特征实现准确的识别。算法平均消耗时间在40ms以内,定位准确率达99.5%,完全识别率在91%以上。实际采集数据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速度快、准确率高、实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车牌识别 车牌检测 边缘检测 形变校正 字符识别
下载PDF
肾小球透射电镜图像的灰度与形变畸变校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卓彬 李穆 +1 位作者 路艳蒙 曹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5-761,共7页
为获得大视野高分辨率肾小球图像,需对多个小视野高分辨率图像进行拼接。由于灰度不均匀和几何形变两种畸变的影响,导致图像拼接的效果不理想,对病理诊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协助,为此本文提出了肾小球透射电镜(TEM)图像的灰度与形变校正... 为获得大视野高分辨率肾小球图像,需对多个小视野高分辨率图像进行拼接。由于灰度不均匀和几何形变两种畸变的影响,导致图像拼接的效果不理想,对病理诊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协助,为此本文提出了肾小球透射电镜(TEM)图像的灰度与形变校正方法。本文首先描述了两种畸变对图像的影响,并根据TEM成像系统原理提出TEM图像获取模型和畸变校正模型,其次根据该模型分别利用灰度不均匀校正和几何形变校正的方法有效减小了两种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拼接前用本文方法进行预处理后,拼接效果明显提升,有效减少了由图像畸变引起的条纹、模糊、伪影等。本文方法能有效解决肾小球TEM图像的畸变问题,有助于提高多个肾小球TEM图像的拼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图像模型 灰度不均匀校正 几何形变校正 肾小球 图像畸变
原文传递
基于非线性形变模型的凝胶图像校正算法研究
11
作者 王云云 魏炜 +1 位作者 辛化梅 冷严 《电子技术(上海)》 2017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凝胶图像的获取过程中,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实验环境的复杂性,会导致凝胶图像产生一定的失真,从而影响凝胶蛋白点匹配的准确率。针对凝胶图像失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形变的校正算法,将"笑脸"形变模型和B样条形变模型有效... 在凝胶图像的获取过程中,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实验环境的复杂性,会导致凝胶图像产生一定的失真,从而影响凝胶蛋白点匹配的准确率。针对凝胶图像失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形变的校正算法,将"笑脸"形变模型和B样条形变模型有效融合在一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与基于B样条形变的图像校正方法相比,形变校正效果明显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图像 形变校正 “笑脸”形变 B样条形变
原文传递
编码孔径成像光谱仪中编码元形变的分析校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丹彤 沈宏海 +2 位作者 杨名宇 陈成 南童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210,共9页
在编码孔径成像光谱仪中,由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工作在倾斜光路中,导致编码元在探测器上产生非对称形变,解码时无法确定所获编码图像各像素对应的编码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非对称形变的规则条纹校正"方法,通过规则条纹... 在编码孔径成像光谱仪中,由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工作在倾斜光路中,导致编码元在探测器上产生非对称形变,解码时无法确定所获编码图像各像素对应的编码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非对称形变的规则条纹校正"方法,通过规则条纹在探测器上产生变化,直观地观察编码元形变,根据已知条纹规则,即可定量分析图像的形变量并进行校正。该方法可以保证在系统全视场清晰成像的前提下实现对编码图像的校正。首先介绍了所设计光谱仪的成像原理以及编码元的形变原因,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探测器以获得全清晰视场,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对编码图像进行处理。实验表明,处理后图像与理论值的相似度比未处理时高37.87%,图像恢复DMD加载的图样形状,为后续的解码运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光谱仪 编码孔径 非对称形变的规则条纹校正 数字微镜器件
原文传递
Magnetic fluid based deformable mirror for aberration correction of liquid telescope
13
作者 吴君秋 吴智政 +2 位作者 孔祥会 张柱 刘梅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
A magnetic fluid based deformable mirror(MFDM) that could produce a large stroke more than 100 μm is designed and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erration of the liquid telesc... A magnetic fluid based deformable mirror(MFDM) that could produce a large stroke more than 100 μm is designed and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erration of the liquid telescope. Its aberration correction performance is verified by the co-simulation using COMSOL and MATLAB. Furthermore, the stroke performance of the MFDM and the decentralized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 mirror surface control approach are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with a prototype of MFDM in an adaptive optics system to show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the large aberration correction of liquid telesc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ration mirror correction decentralized wavefront verified optics quadratic rotation telesco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