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 |
刘少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2
|
感性形式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闫闯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的交融——论闻一多《死水》的形式美 |
李丹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感性形式和生命内容--郑亚林的花鸟画 |
徐恩存
|
《艺术评鉴》
|
2017 |
0 |
|
5
|
影像语言的感性形式与表述机制——张艺谋影片中的视觉/心理意义 |
贾磊磊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6
|
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融合 |
刘淑萍
|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7
|
康德的先天感性形式和先天知性范畴是如何由主观性转化为客观性的——康德《导论》学习体会 |
李怀
|
《绥化学院学报》
|
1989 |
0 |
|
8
|
论审美感性 |
谭容培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9
|
跨文化艺术比较中相应概念内涵的动态考察——以“形式”为例 |
沈亚丹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0
|
作为艺术品心理形式的审美意象 |
李春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1
|
马尔库塞“美学形式”本质论 |
王志刚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2
|
论审美价值的构成形式 |
张仁香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3
|
康德的物自体与感性来源——兼议“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来源”一说 |
艾宏扬
|
《广东社会科学》
|
1987 |
1
|
|
14
|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
楼昔勇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15
|
中国古诗与现代主义诗歌在翻译中的感性交流 |
裘小龙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
1989 |
3
|
|
16
|
试论美的内容和形式 |
叶茂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17
|
再论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兼与彭怀东同志商榷 |
朱德真
|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8
|
试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概念多重涵义的矛盾及其解决 |
吴学德
周赵顺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19
|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
李满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1988 |
1
|
|
20
|
审美形式与人的形式感的形成 |
徐恒醇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