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法治主义:当代英国法治理论的多元主张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彩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82,共9页
英国是一个因奉行法治主义而发达的国家 ,其当代法治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多元主张和多样性的价值诉求 ,主要有 :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和新理性主义法治观。这些法治主张虽各有其理论侧重 ,但又存在着一致...
英国是一个因奉行法治主义而发达的国家 ,其当代法治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多元主张和多样性的价值诉求 ,主要有 :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和新理性主义法治观。这些法治主张虽各有其理论侧重 ,但又存在着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相类似的基本问题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主义
当代
英国
法治
理论
形式
主义
法治
观
福利国家
法治
观
程序
法治
观
新理性
主义
法治
观
福利国家
程序
主义
法治
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权威之法与合法之法——拉兹与哈贝马斯法治观之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洲
刘训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3-609,共7页
面对法治这一法哲学的核心概念,拉兹与哈贝马斯的研究路径各有千秋。拉兹以实践理性为法治的理性论基础,秉承传统分析实证主义的形式法治观,并引入法律权威概念来阐明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则以交往理性为理性论基础,在批判形式法治观基...
面对法治这一法哲学的核心概念,拉兹与哈贝马斯的研究路径各有千秋。拉兹以实践理性为法治的理性论基础,秉承传统分析实证主义的形式法治观,并引入法律权威概念来阐明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则以交往理性为理性论基础,在批判形式法治观基础上提出了程序主义法治观,认为只有经过特殊的民主立法程序,法律才具有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交往理性
形式
主义
法治
程序
主义
法治
权威之法
合法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治主义在日本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江利红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7-42,共26页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引进了德国式的"法治国家"理念,在"明治宪法"中构建了分权制衡的国家机构体系,并对臣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保障.由此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形式法治主义。"二战"后,新的《日本国宪法》确认...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引进了德国式的"法治国家"理念,在"明治宪法"中构建了分权制衡的国家机构体系,并对臣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保障.由此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形式法治主义。"二战"后,新的《日本国宪法》确认了国民主权原则,不仅要求各种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而且规定了对国民基本人权的保障以及对法律本身的合宪性要求,由此确立了实质法治主义。在现实中,通过对法律的违宪审查、对行政正当性的要求、对行政程序的重视以及对国民权利的救济等,实质法治主义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日本的法治主义在对法律的违宪审查、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对行政裁量的规范、对相对人参与的保障、对国民权利利益的救济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课题。这些正反两方面的法治主义发展经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
主义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法系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政府“法治主义”的发展轨迹
4
作者
宋筱婷
柳雁军
《理论界》
2009年第8期93-94,共2页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政府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法制经历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形式法治主义,再到实质法治主义、功能法治主义的...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政府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法制经历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形式法治主义,再到实质法治主义、功能法治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逐步完成了政府法治框架的构建,基本完成了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资料积累,通过对政府法制发展思想轨道的梳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能对现实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虚无
主义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功能
法治
主义
原文传递
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治理
5
作者
陈晓伟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引发对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属性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法律属性归属将导致相异的治理模式,而定性差异根源于政府不同的治理理念。政府要秉持"善治"政治道德价值,崇尚"实质法治主义"法...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引发对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属性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法律属性归属将导致相异的治理模式,而定性差异根源于政府不同的治理理念。政府要秉持"善治"政治道德价值,崇尚"实质法治主义"法律理念,践行政府、社会与个人"多元共治"的实践观。在政治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法律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私力救济,在实践上通过制度设计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群,从根源上解决群体性讨薪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讨薪事件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善治
多元共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传统治理资源与批判性借鉴——基于宋代“去官不免”制度的分析
6
作者
潘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82,共9页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7条初步确立了我国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制度框架,此条排除了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定可以进行立案调查。但是立案调查的性质需要界定,立案调查后的法律责任也需要明晰。“去官不免”是中国古代官制运行...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7条初步确立了我国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制度框架,此条排除了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定可以进行立案调查。但是立案调查的性质需要界定,立案调查后的法律责任也需要明晰。“去官不免”是中国古代官制运行保障制度体系中对于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具有借鉴意义的制度,该制度在宋代得以成熟和完善,主要适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私权、促进司法公正等领域。“去官不免”规制蕴含的国家治理资源,启示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内容,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其他配套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立案调查与司法保障的有效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
“去官不免”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形式
主义
法治
善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法治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作武
李平龙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36-57,共22页
清末法律改革全面引进西方法律,瓦解了传统的中华法系和传统律学,中国的法律及法学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法治理论是中国近代法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我们法理学重要的学术遗产。中国近代法治理论在传统法家理论和西方现代法...
清末法律改革全面引进西方法律,瓦解了传统的中华法系和传统律学,中国的法律及法学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法治理论是中国近代法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我们法理学重要的学术遗产。中国近代法治理论在传统法家理论和西方现代法治理论的夹缝中艰难地形成,近代中国学者从"什么是法治"、"为什么要实行法治"及"怎样实现法治"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法治理论,并沿着不断脱离法家思想而采纳西方法治理论的方向演化,初步勾勒了中国的法治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理论
中国近代法理学
形式
主义
法治
观
实质
主义
法治
观
原文传递
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审视与思考
被引量:
66
8
作者
顾培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6,共2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民法院改革,总体上潜含着对标形式主义法治司法模式的取向,其目标可概括为“让司法更像司法”。这种由内向视角导引的改革,对塑造我国司法的基础形态、完善司法的基本要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民法院改革,总体上潜含着对标形式主义法治司法模式的取向,其目标可概括为“让司法更像司法”。这种由内向视角导引的改革,对塑造我国司法的基础形态、完善司法的基本要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与社会需求的疏离,使司法改革的红利难以充分转化为社会的实际获得。在还原主义立场下回溯司法的基源性理论,司法是一种制度建构的产物、一种公共产品,司法应当尊重“消费者体验”。着眼于外向视角,提升司法能力亦应成为法院改革的取向之一。在今后继续深化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以影响司法能力的基本要素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通过司法能力的提升实现司法的社会功能,满足和实现社会对司法的需求,以“让司法更能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改革
司法责任制
形式
主义
法治
司法能力
原文传递
题名
法治主义:当代英国法治理论的多元主张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彩凤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82,共9页
文摘
英国是一个因奉行法治主义而发达的国家 ,其当代法治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多元主张和多样性的价值诉求 ,主要有 :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和新理性主义法治观。这些法治主张虽各有其理论侧重 ,但又存在着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相类似的基本问题指向。
关键词
法治
主义
当代
英国
法治
理论
形式
主义
法治
观
福利国家
法治
观
程序
法治
观
新理性
主义
法治
观
福利国家
程序
主义
法治
原则
Keywords
the rule of law
theory about the rule of law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welfare state
procedure
diversified values.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威之法与合法之法——拉兹与哈贝马斯法治观之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洲
刘训智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3-60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09XFX001)
文摘
面对法治这一法哲学的核心概念,拉兹与哈贝马斯的研究路径各有千秋。拉兹以实践理性为法治的理性论基础,秉承传统分析实证主义的形式法治观,并引入法律权威概念来阐明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则以交往理性为理性论基础,在批判形式法治观基础上提出了程序主义法治观,认为只有经过特殊的民主立法程序,法律才具有合法性。
关键词
实践理性
交往理性
形式
主义
法治
程序
主义
法治
权威之法
合法之法
Keywords
practical reason
communicative reason
the formalism of rule of law
procedural rule of law
the law of authority
the law of legality
分类号
D90-053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主义在日本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江利红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7-42,共26页
基金
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法学科建设项目(A-3101-14-1322)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
文摘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引进了德国式的"法治国家"理念,在"明治宪法"中构建了分权制衡的国家机构体系,并对臣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保障.由此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形式法治主义。"二战"后,新的《日本国宪法》确认了国民主权原则,不仅要求各种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而且规定了对国民基本人权的保障以及对法律本身的合宪性要求,由此确立了实质法治主义。在现实中,通过对法律的违宪审查、对行政正当性的要求、对行政程序的重视以及对国民权利的救济等,实质法治主义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日本的法治主义在对法律的违宪审查、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对行政裁量的规范、对相对人参与的保障、对国民权利利益的救济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课题。这些正反两方面的法治主义发展经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法治
法治
主义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法系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我国政府“法治主义”的发展轨迹
4
作者
宋筱婷
柳雁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理论界》
2009年第8期93-94,共2页
文摘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政府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法制经历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形式法治主义,再到实质法治主义、功能法治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逐步完成了政府法治框架的构建,基本完成了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资料积累,通过对政府法制发展思想轨道的梳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能对现实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法律虚无
主义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功能
法治
主义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治理
5
作者
陈晓伟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文摘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引发对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属性问题的思考,不同的法律属性归属将导致相异的治理模式,而定性差异根源于政府不同的治理理念。政府要秉持"善治"政治道德价值,崇尚"实质法治主义"法律理念,践行政府、社会与个人"多元共治"的实践观。在政治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法律上将群体性讨薪事件定性为私力救济,在实践上通过制度设计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群,从根源上解决群体性讨薪事件。
关键词
群体性讨薪事件
形式法治主义
实质
法治
主义
善治
多元共治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传统治理资源与批判性借鉴——基于宋代“去官不免”制度的分析
6
作者
潘萍
机构
河海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82,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家事诉讼法律适用的宋代实践与当代价值研究”(21FXC003)。
文摘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7条初步确立了我国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制度框架,此条排除了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定可以进行立案调查。但是立案调查的性质需要界定,立案调查后的法律责任也需要明晰。“去官不免”是中国古代官制运行保障制度体系中对于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具有借鉴意义的制度,该制度在宋代得以成熟和完善,主要适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私权、促进司法公正等领域。“去官不免”规制蕴含的国家治理资源,启示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内容,完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其他配套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立案调查与司法保障的有效衔接机制。
关键词
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
“去官不免”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形式
主义
法治
善治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法治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作武
李平龙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36-57,共22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先秦诸子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批准号06G01)的阶段成果
文摘
清末法律改革全面引进西方法律,瓦解了传统的中华法系和传统律学,中国的法律及法学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法治理论是中国近代法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我们法理学重要的学术遗产。中国近代法治理论在传统法家理论和西方现代法治理论的夹缝中艰难地形成,近代中国学者从"什么是法治"、"为什么要实行法治"及"怎样实现法治"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法治理论,并沿着不断脱离法家思想而采纳西方法治理论的方向演化,初步勾勒了中国的法治蓝图。
关键词
法治
理论
中国近代法理学
形式
主义
法治
观
实质
主义
法治
观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审视与思考
被引量:
66
8
作者
顾培东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6,共2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成文法体制下判例运用的理论与实践”(18ZDA13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民法院改革,总体上潜含着对标形式主义法治司法模式的取向,其目标可概括为“让司法更像司法”。这种由内向视角导引的改革,对塑造我国司法的基础形态、完善司法的基本要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与社会需求的疏离,使司法改革的红利难以充分转化为社会的实际获得。在还原主义立场下回溯司法的基源性理论,司法是一种制度建构的产物、一种公共产品,司法应当尊重“消费者体验”。着眼于外向视角,提升司法能力亦应成为法院改革的取向之一。在今后继续深化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以影响司法能力的基本要素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通过司法能力的提升实现司法的社会功能,满足和实现社会对司法的需求,以“让司法更能司法”。
关键词
法院改革
司法责任制
形式
主义
法治
司法能力
Keywords
court reform
judici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formalistic rule-of-law
judicial capacity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法治主义:当代英国法治理论的多元主张
张彩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权威之法与合法之法——拉兹与哈贝马斯法治观之比较
陆洲
刘训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法治主义在日本的形成与发展
江利红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4
2
原文传递
4
浅谈我国政府“法治主义”的发展轨迹
宋筱婷
柳雁军
《理论界》
2009
0
原文传递
5
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法律治理
陈晓伟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的传统治理资源与批判性借鉴——基于宋代“去官不免”制度的分析
潘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近代法治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马作武
李平龙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
1
原文传递
8
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审视与思考
顾培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