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然的合目的性及其美学沉思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咏吟
-
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6,15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18ZDA02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康德的"自然的合目的性"理论,显示了《判断力批判》的现代性思想价值,这一理论为人类正确地理解自然提供了重要思想路径。自然的合目的性,既可以通过人类的主体性理解获得审美价值与生存智慧,又可以通过自然本身的形式美感与实体功能形成真正科学理性的解释。在反思自然中,我们必须承认,自然存在永远独立于人类存在,人类只有自由地建立与自然的智慧联系,才能获得生命永续发展的自由。
-
关键词
自然的合目的性
形式的合目的性
实践的合目的性
美学
-
Keywords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form
practice
aesthetics
-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康德美学与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的建构
- 2
-
-
作者
王晓敏
杨建刚
-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第2期175-182,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的范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BZW025)
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资助项目
-
文摘
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尝试颠覆以“审美无利害”为核心的康德美学,倡导“感性回归”,恢复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使美学走向“民主”。但生活论美学对“审美无利害”的理解并不符合康德的本意,也使自身陷入矛盾:缺乏审美发生的契机和准入标准,难以确立稳靠的美学研究对象;扼杀审美敏感性,消解审美活动超越世俗的终极关怀意义;缺乏对“新感性”、“生活”本体的明确界定。“审美无利害”理论可以为生活论美学走出困境提供帮助,与之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要充分尊重西方理论资源的原初语境和复杂内涵,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语境进行创新。
-
关键词
日常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审美无利害
形式的合目的性
新感性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