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述评
1
作者 刘韵涵 《戏剧之家》 2023年第6期56-58,共3页
近年来,针对布鲁克纳交响曲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布鲁克纳交响曲创作概述,交响曲主题的呈示、展开,再现时的复调技法运用,调性对置的运用和赋格段的意义等方面对《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一书进行述评... 近年来,针对布鲁克纳交响曲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布鲁克纳交响曲创作概述,交响曲主题的呈示、展开,再现时的复调技法运用,调性对置的运用和赋格段的意义等方面对《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一书进行述评,并提出个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克纳交响曲 主题形态 复调技法 书评
下载PDF
谱系·图景·想象——当代女性家族叙事的主题形态与精神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毕文君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当代女性家族叙事是经由诸多当代女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在铁凝、张洁、王安忆等不同作家那里,这个主题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女性代际谱系建构;其二是对民间世俗里女性生存图景的描绘;其三是超越女性经验世界... 当代女性家族叙事是经由诸多当代女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在铁凝、张洁、王安忆等不同作家那里,这个主题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女性代际谱系建构;其二是对民间世俗里女性生存图景的描绘;其三是超越女性经验世界的神话想象。它们的存在,共同构成了当代女性家族叙事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女性作家 家族叙事 主题形态 精神内涵
下载PDF
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何以是人学?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庆祥 邹诗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1年第1期230-242,共13页
人学,即人的问题的哲学,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及其意义的强烈关注与理论追求,它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去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并追求一种符合人的旨趣的生存样态。这样一种人学观本身就是对当代哲学精神的基本理解,因而,对于熟悉当代思... 人学,即人的问题的哲学,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及其意义的强烈关注与理论追求,它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去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并追求一种符合人的旨趣的生存样态。这样一种人学观本身就是对当代哲学精神的基本理解,因而,对于熟悉当代思想的文化状况及其走势的人来说,把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看作是人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就目前而言,要求人们接受并理解这一常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人学研究也亟待回答许多疑难问题:把人学确定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其根据何在?人学与本体论、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哲学 主题形态 哲学形态 人学 本体论哲学 当代中国哲学 认识论哲学 人本主义 传统西方哲学 主体性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题形态
4
作者 刘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文学 主题形态
下载PDF
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主题形态
5
作者 周云鹏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十四行待主题发展的历史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主题形态:一、在希望与幻灭的搏斗中去追求永恒的爱;二、对人及人生哲学的凝视和探索;三、鄙视都市文明,融入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抚慰;四、对黑暗社...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十四行待主题发展的历史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主题形态:一、在希望与幻灭的搏斗中去追求永恒的爱;二、对人及人生哲学的凝视和探索;三、鄙视都市文明,融入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抚慰;四、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焦虑,对新生活的汇歌和向往;五、体验: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税或契合中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诗 主题形态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主题形态与观念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文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清末民初时期,言情小说在创作上先后主要出现了"狭邪"、"写情"和"哀情"三种主题。表面看来,这是一种主题形态的变化,而实际上在这种主题变化的背后蕴藏着言情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对"情&... 在清末民初时期,言情小说在创作上先后主要出现了"狭邪"、"写情"和"哀情"三种主题。表面看来,这是一种主题形态的变化,而实际上在这种主题变化的背后蕴藏着言情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对"情"之内涵的认识、对两性关系的审美态度、对言情小说性质的理解这三个方面的转变。言情小说的这种主题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末民初小说创作上的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言情小说 主题形态 观念转变
下载PDF
希纳斯特拉三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主题形态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6-43,共8页
跨时期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是阿根廷作曲家希纳斯特拉(Ginastera)钢琴独奏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三部作品主题形态特征的分析,阐述其个性化主题在构成方式上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归纳出在主题写作技法与构思方式上的整体特征... 跨时期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是阿根廷作曲家希纳斯特拉(Ginastera)钢琴独奏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三部作品主题形态特征的分析,阐述其个性化主题在构成方式上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归纳出在主题写作技法与构思方式上的整体特征,进而发现他在不同时期主题创作思维上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纳斯特拉 三首钢琴奏鸣曲 主题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主题在音乐作品中的形态与作用
8
作者 王路昕 《文教资料》 2006年第9期169-170,共2页
本文阐述了主题和主题的基本形态,并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揭示出主题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是:主题的对比交织推动着音乐的发展。通过某一主题不断地与其它主题交织和对比,对作品起着贯穿和统一的作用。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形态 对比 统一
下载PDF
文化·历史·人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看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形态
9
作者 王健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90年代以来发表的重要作品影响较大,学术界就其散文争鸣也颇多。结合近年来国内有关其散文争鸣的部分成果,尝试探讨这位作家散文创作艺术的主题形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着重突出作者的艺术感受方式和审美原则... 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90年代以来发表的重要作品影响较大,学术界就其散文争鸣也颇多。结合近年来国内有关其散文争鸣的部分成果,尝试探讨这位作家散文创作艺术的主题形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着重突出作者的艺术感受方式和审美原则,论述其作品的产生背景、叙述方式和文本内容等方面的主要特色,从而说明作者积极的文化历史观和将文化、历史与人生相互交织、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的艺术创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民族文化心理 散文 文化人格 主题形态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演变逻辑——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兴林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第4期48-59,共1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历程,基于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历史沿革,把握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逻辑演进与社会发展主题变迁的紧密联系,在逻辑解读的基础上展望意识形态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历程,基于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题的历史沿革,把握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逻辑演进与社会发展主题变迁的紧密联系,在逻辑解读的基础上展望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趋势,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表明,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侧重"阶级"问题,到改革开放后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和反思"苏东剧变",再到21世纪初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与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建设,学界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重心呈现出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综合领域、研究意识从自发研究发展到自觉研究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研究主题 阶级 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寻根文学文化主题形态的嬗变
11
作者 贺诗泽 《阿坝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从寻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 ,对寻根文学的文化主题形态加以描述。认为寻根文学作家虽然有着大致相同的追求 ,但由于作家对民族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决定了他们寻根文学的不同方向 ,从而决定了寻根文化主题形态的嬗变和演进。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小说 文化主题形态 嬗变 民族文化 价值取向 文化反思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海洋”:经验怀想与主题形态
12
作者 卢月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78,共7页
关于"海洋",有海上仙山的传说、海市蜃楼的神秘、追风逐浪的海上冒险、扣人心弦的海岛奇遇,这些因海而生的文字使文学画卷变得异彩纷呈。现代文学中,"海洋"作为一个承载理想、自由、乡愁、革命等丰富内涵的物象,折... 关于"海洋",有海上仙山的传说、海市蜃楼的神秘、追风逐浪的海上冒险、扣人心弦的海岛奇遇,这些因海而生的文字使文学画卷变得异彩纷呈。现代文学中,"海洋"作为一个承载理想、自由、乡愁、革命等丰富内涵的物象,折射出作家的主体精神走向与文学观念的变革。整体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海洋"书写没有局限于"遥望""寓言""神话"等古典文学时期的审美形态,但也同于西方海洋文学中征服自然、海底探索、海外掠夺等立体多元的价值观念,始终纠缠着日常与先锋、抒情与叙事、现代与传统、漂泊与乡土等复杂的情愫,形成了滞重而悠远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海洋书写 经验怀想 主题形态
下载PDF
“打工诗歌”的主题形态研究
13
作者 郝禹童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91-95,共5页
"打工诗歌"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身份的焦虑""生存的艰辛""打工者的乡愁""对现实的抗争"四个层面。通过对"打工诗歌"主题形态的系统研究,一方面使我们对打工诗人的物质与精... "打工诗歌"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身份的焦虑""生存的艰辛""打工者的乡愁""对现实的抗争"四个层面。通过对"打工诗歌"主题形态的系统研究,一方面使我们对打工诗人的物质与精神境遇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打工诗歌"的艺术内蕴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诗歌 主题形态 艺术内蕴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公共空间的形态及其范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丹音 方智果 熊承霞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6期77-82,112,共7页
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正向存量挖潜转变,城市更新更注重紧凑化的转型。针对当下中国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的公共空间,归纳了4种主要存在的形态主题。同时,从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的角度挖掘了2种公共空间的形态生成范式,以期为城市公共空... 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正向存量挖潜转变,城市更新更注重紧凑化的转型。针对当下中国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的公共空间,归纳了4种主要存在的形态主题。同时,从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的角度挖掘了2种公共空间的形态生成范式,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紧凑升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 公共空间 形态主题 范式
下载PDF
“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重窥
15
作者 王哲 刘继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有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影子,又在其中注入了现代革命意识。大致来说,其主题形态可分为“革命战胜爱情”“革命与爱情交融”“革命衍生爱情”三类,其话语模式也有失度的革命话语建构、... 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有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影子,又在其中注入了现代革命意识。大致来说,其主题形态可分为“革命战胜爱情”“革命与爱情交融”“革命衍生爱情”三类,其话语模式也有失度的革命话语建构、虚夸的浪漫主义表达、鲜明的“男权”中心话语等类别。“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模式中的女性并未因革命而真正实现个人解放,其在“男权”话语中的弱势地位、失语状态或极端抗争方式等,仍在昭示着革命时代的女性解放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加恋爱 主题形态 话语模式 女性主义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形态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继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71-79,共9页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繁盛,源于中国现代作家与土地、乡村、故园的精神血缘,源于他们对尴尬的现代都市生存体验的反抗。放逐、漂泊与回归的不同精神历险与生命体验,形成了现代作家不同的乡恋心态。对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构成了...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繁盛,源于中国现代作家与土地、乡村、故园的精神血缘,源于他们对尴尬的现代都市生存体验的反抗。放逐、漂泊与回归的不同精神历险与生命体验,形成了现代作家不同的乡恋心态。对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构成了现代乡土小说的基本主题形态。而“整合”——西方近现代艺术精神,同民族文学传统的不断冲突融汇、整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乡土小说 乡土情结 乡恋型态 主题形态 整合 艺术选择
下载PDF
抽丝剥茧 破茧成蝶——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主题动机“特征和弦”的成功“蜕变”
17
作者 郝梦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3-18,共6页
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较为独特,其"特征和弦"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旨在阐述希纳斯特拉在原始"特征和弦"基础上如何"蜕变"成《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并将全曲... 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较为独特,其"特征和弦"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旨在阐述希纳斯特拉在原始"特征和弦"基础上如何"蜕变"成《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并将全曲中"破茧成蝶"漫天飞舞的各种主题形态进行提炼归纳,从而对希纳斯特拉"新表现主义"时期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的表现形式做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纳斯特拉 《第二钢琴协奏曲》 主题动机 “特征和弦” 主题形态
下载PDF
论主题应该先行——对主题先行的重新阐释
18
作者 马廷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多年以来,文学评论界对主题先行存在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正确理解主题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形态,同时还将公式化概念化与其混为一谈。其实,主题先行在文学创作上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规律。主题可以先行,也应该先行。
关键词 主题形态 主题先行 公式化概念化
下载PDF
勋伯格初期无调性音乐作品中的主题中心
19
作者 袁利军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7-83,共7页
勋伯格初期无调性音乐创作,由于已失去"调性"这一深层结构力作用,因此只能借助"强化的主题一致性"来保证作品的有机统一性。这一时期音乐在主题形态方面的诸多特征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并且主题贯穿的技术在作品... 勋伯格初期无调性音乐创作,由于已失去"调性"这一深层结构力作用,因此只能借助"强化的主题一致性"来保证作品的有机统一性。这一时期音乐在主题形态方面的诸多特征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并且主题贯穿的技术在作品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勋伯格创作的所谓"无主题"音乐,则将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从主题形态层面扩展到了对音高组织层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结构 无调性 主题形态
下载PDF
本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主题变奏
20
作者 夏子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85-89,共5页
实际上,乡土是人类最初始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传统乡村情感出发,最终以觉醒的现代意识和哲学眼光去审视这一形态,就形成为本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总体精神走向,而在这一走向的不同阶段却又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主题 主题形态 精神走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