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及其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姚圣 田银生 陈锦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3,66,共8页
起源于西方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正不断加强与城市规划和管理之间的联系;其中英国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景观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研究目标,在城市保护规划特别是遗产保护规划中有相当大的,但未充分利用的潜力。康泽恩为理... 起源于西方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正不断加强与城市规划和管理之间的联系;其中英国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景观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研究目标,在城市保护规划特别是遗产保护规划中有相当大的,但未充分利用的潜力。康泽恩为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提出了形态区域化的基础理论;建构了形态研究的方法框架——城镇平面分析方法,将城镇景观分为三个形态要素:平面单元、建筑类型以及土地和建筑利用,最后综合三者形成城镇景观单元。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已经在西方的遗产保护规划中得到初步应用,现开始尝试在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城市中开展研究,探索适用于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力求保护中国城市形态的传统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康泽恩学派 城镇景观 城市形态区域 城市保护 遗产保护
下载PDF
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 被引量:8
2
作者 姚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104,共7页
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 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多层级的城市形态区域研究结果;研究住区形态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模式,建立形态基因的影响评估模型,分析空间适应性变化规律,探讨开发强度评估和形态预测的互动作用关系;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讨旧城住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及形态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区域 旧城住区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广州市华林玉器专业市场地区的形态区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5期188-193,共6页
研究运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中的形态区域概念,对广州市华林玉器市场地区的街道系统、地块划分及建筑形式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形态区域,探讨各个形态区域的形态特征及动力因素,并总结该地区在城市层面及地区层面的形态特点。研究表明... 研究运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中的形态区域概念,对广州市华林玉器市场地区的街道系统、地块划分及建筑形式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形态区域,探讨各个形态区域的形态特征及动力因素,并总结该地区在城市层面及地区层面的形态特点。研究表明,城市形态与地区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商业业态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物质空间,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形态;通过对物质空间形态的研读,结合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才能更好地解读城市形态演变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形态区域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 专业市场 华林玉器市场地区
下载PDF
形态区域化理论下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探讨
4
作者 陆萌 《华中建筑》 2022年第3期87-92,共6页
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广州旧城街区面临失去地域文化特性的危险,同时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康泽恩学派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平面格局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目的,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该文选取广州状元坊街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广州旧城街区面临失去地域文化特性的危险,同时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康泽恩学派形态区域化理论,以描述城镇平面格局的历史地理架构为目的,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该文选取广州状元坊街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区域化理论,通过“平面单元”三要素:街道系统、地块组合和建筑平面组织构建形态框架,划分形态区域,探讨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的动因及机制,为旧城街区的形态保护与更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区域化理论 旧城街区 形态演变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西北回族历史街区形态区域量化识别方法
5
作者 赵卿 郭晓柯 +1 位作者 唐大乾 任云英 《南方建筑》 2024年第11期50-58,共9页
面对历史街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维护历史环境特征前提下,突出人的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是历史街区保护难题。康泽恩“形态区域”概念可以有效的针对复杂的城市形态进行结构性认知,梳理出清晰的格局,进而为历史街区提供系统... 面对历史街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维护历史环境特征前提下,突出人的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是历史街区保护难题。康泽恩“形态区域”概念可以有效的针对复杂的城市形态进行结构性认知,梳理出清晰的格局,进而为历史街区提供系统化精细化的空间改造措施。尝试将城市形态学既定知识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进行融合,进一步扩展城市形态概念内涵。以西北回族历史街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该类地区城市形态复杂适应性的核心属性,以城市形态演化中主体行为-形态特征-社会环境之间的链式反应关系为基础,建构“内部主体-外部环境-空间形态”3个逻辑准则及其13个指标构成的形态区域量化指标体系。按照“平面单元划分-形态区域识别-优化类型提取”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极值法、二阶聚类、障碍度模型识别提取形态区域及优化分区类型。希冀为历史街区空间管控导引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对指导民族地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具有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复杂适应性 形态区域 回族社区
下载PDF
巷道围岩弱结构灾变失稳与破坏区域形态的奇异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蒋金泉 曲华 刘传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3373-3379,共7页
巷道围岩复合结构在矿井工程应力的作用下呈现复杂的、非均衡的变形破坏现象,围岩弱结构对巷道围岩破坏区域发育形态、结构变形破坏演变过程以及围岩稳定性等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复合结构特征与工程应力环境,将围岩弱结构分为岩性弱结构... 巷道围岩复合结构在矿井工程应力的作用下呈现复杂的、非均衡的变形破坏现象,围岩弱结构对巷道围岩破坏区域发育形态、结构变形破坏演变过程以及围岩稳定性等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复合结构特征与工程应力环境,将围岩弱结构分为岩性弱结构、几何弱结构和应力弱结构三大类别,主要有11种弱结构形式。巷道围岩弱结构变形破坏具有灾变失稳效应,即首先从弱结构部位发生破坏,其进一步扩展将导致围岩整体灾变失稳与支护体失效。探地雷达井下探测表明,巷道围岩弱结构破坏区域发育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奇异性,在岩性差异较大的岩层界面上会发生奇异性变化,弱结构起着主控作用。提高弱结构部位的支护强度,实行非均称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弱结构变形破坏的扩展及灾变失稳,具有控制围岩整体稳定性的特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巷道围岩 弱结构 类型 变形破坏 破坏区域形态 非均称支护
下载PDF
区域形态创新模式与区域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汤尚颖 曹勇涛 程胜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3,共5页
区域创新模式作为现阶段实现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二十年来,尽管其备受关注,却由于其未能真正触动区域概念的本质而无法成功地指导于区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区域创新模式理论基础上,借助罗默... 区域创新模式作为现阶段实现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二十年来,尽管其备受关注,却由于其未能真正触动区域概念的本质而无法成功地指导于区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区域创新模式理论基础上,借助罗默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型,使区域形态因素实现内生化。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区域内生产要素存量和质量及其边际报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区域形态的创新是能够实现区域有效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模式 区域形态创新模式 区域发展
下载PDF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8
作者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2,共5页
总结了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等学科中有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 :大型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形态变化有着多重路径 ,进一步研究要注重区域空间形态变化的过程 ,要运用新技术。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区域形态 区域结构 区域空间
下载PDF
网络聚集的厚度——区域物质空间形态分析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滔 《城市设计》 2016年第5期56-67,共12页
本文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出发,拓展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采用多尺度的空间图谱形式,分析了中国、美国、欧洲的3个巨型区域以及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方式,初步揭示了区域物质空间形态的特征,如自相似、空间网络聚集效应等。
关键词 区域物质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网络聚集 自相似
下载PDF
外阻尼作用下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区域形态研究
10
作者 郭增林 虞烈 朱均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8-350,共3页
在线性范围内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在有转子外阻尼作用时的稳定性界限和区域形态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卧式转子系统的界限转速及涡动频率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辅以算例证明。
关键词 阻尼 稳定性 转子系统 滑动轴承 区域形态
下载PDF
区域发展新趋势:区域形态创新
11
作者 汤尚颖 《创新》 2007年第6期5-11,共7页
区域形态作为区域创新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区域形态的区域创新模式。在对区域形态明确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已成为在区域动态演变进程中... 区域形态作为区域创新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区域形态的区域创新模式。在对区域形态明确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已成为在区域动态演变进程中区域形态的具体表现,同时借助罗默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型,使区域形态因素实现了内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开发区 产业链 区域形态 区域形态创新模式
下载PDF
世界文学的区域形态及其基本方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黄 邹建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86,共7页
从文学地理学理论出发,探讨世界文学的区域构成形态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很有必要。世界文学以地方文学为区域构成主体,先后经历了发源地形态、文学圈形态和文学区形态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地区文学、地方文学与区域文学共同组成了文学区... 从文学地理学理论出发,探讨世界文学的区域构成形态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很有必要。世界文学以地方文学为区域构成主体,先后经历了发源地形态、文学圈形态和文学区形态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地区文学、地方文学与区域文学共同组成了文学区形态的三级结构体系。同时,各个文学区域下的地方文学相互交流,彼此借鉴,构成多元并存的共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区域形态 文学区 地方文学
下载PDF
历史街区形态韧性量化评估方法研究--以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鹏瑞 田银生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当前历史街区的韧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阐释,而缺少科学、完整的韧性量化实践路径。出于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目的,将形态的抵抗力韧性作为形态韧性量化评估的主体。在分析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框架与韧性理论结合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建构... 当前历史街区的韧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阐释,而缺少科学、完整的韧性量化实践路径。出于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目的,将形态的抵抗力韧性作为形态韧性量化评估的主体。在分析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框架与韧性理论结合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建构了以划分“形态韧性区域”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形态韧性量化评估方法。评估中采用道路系统连通性、地块模块性、用地功能多样性、建筑肌理稳健性4个形态韧性指标。通过加权叠加获得历史街区的形态韧性区域图,用于反映不同形态类型的韧性强弱。在此基础上根据风貌类型和形态韧性量化结果划分出五类形态韧性管理单元,目标是实现对历史街区形态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形态韧性量化 评估方法 形态韧性区域 管理单元
下载PDF
褶皱逆掩带区域形态及缩短理的估算
14
作者 Hanks,CL 胡晓强 《国外地质(成都)》 1993年第3期42-48,共7页
关键词 褶皱逆掩带 区域形态 缩短量
下载PDF
洪崖洞区域的城市形态分形剖析
15
作者 何普森 《安徽建筑》 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
洪崖洞是一个典型的、最能代表重庆特色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群,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充满山地城市的独特魅力,该地域的特色建筑通过各种传递渠道,为城市过客和住民所感知。文章通过现有的计算方法,结合洪崖洞地势的具体数据,得出适合洪崖洞依... 洪崖洞是一个典型的、最能代表重庆特色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群,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充满山地城市的独特魅力,该地域的特色建筑通过各种传递渠道,为城市过客和住民所感知。文章通过现有的计算方法,结合洪崖洞地势的具体数据,得出适合洪崖洞依山傍水的形态分维值,并以此为基础作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崖洞的源起 现状分析 区域形态分形研究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古代中国的区域思想与区划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甬坚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76-83,共8页
华夏民族在先秦时代已形成多种划分不同地带的区域观点,及一整套区域观念形态。古代政区划分的原则可概括为:总括人口原则;行攻区与自然区重合原则;便宜赋税征收原则。其区划实践活动曾受到这三项原则的有力影响。古代政区系统因包括较... 华夏民族在先秦时代已形成多种划分不同地带的区域观点,及一整套区域观念形态。古代政区划分的原则可概括为:总括人口原则;行攻区与自然区重合原则;便宜赋税征收原则。其区划实践活动曾受到这三项原则的有力影响。古代政区系统因包括较多区划优点而被视作“区划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区域 区域观念形态 行政区划原则 区域类型 区划层次 区划标本
下载PDF
早期形态发生:一种解决贻贝科(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分类、系统发育和进化问题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George A. EVSEEV Olga Ya. SEMENIKHINA Natalya K. KOLOTUKHINA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0-1140,共11页
作者对贻贝科贝类的幼虫和幼贝期发育阶段形态结构的出现和变化顺序进行了研究,其约60个不同分类单元的个体发生可归纳为4种形态发生类型或模式。主要对3个形态发生区域的阶段形态结构的起源、发育变化和同源性做了研究。其一,即中央区... 作者对贻贝科贝类的幼虫和幼贝期发育阶段形态结构的出现和变化顺序进行了研究,其约60个不同分类单元的个体发生可归纳为4种形态发生类型或模式。主要对3个形态发生区域的阶段形态结构的起源、发育变化和同源性做了研究。其一,即中央区域,开始形成于前双壳Ⅰ期(PD-Ⅰ),在某个分类单元它可以在前双壳Ⅱ期(PD-Ⅱ)和幼贝期(N)形成,而在其它分类单元则在前双壳Ⅱ期、幼贝期和双壳期(D)形成;第二区域,即背部后区,在幼贝期出现;第三区域,即背部前区,出现于双壳期。双壳期背部后区在某个分类单元起源于幼贝期的形态构造,在其它分类单元则可能起源于双壳期的形态构造。与在贻贝分类学上应用的成体特征相比,早期发育阶段中央和背部后区的形态结构显示出很明显的发育顺序或特征变化规律。根据以前人们熟知而尚未应用到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中的早期发育阶段形态特征,作者重新修订了Soot-Ryen的现生贻贝科种上阶元分类系统,重新提出了科内系统发育关系。修订的分类系统表明,Scarlato and Starobogatov(1984)提出的贻贝科各亚科由偏顶蛤亚科开始,沿4条系统发育路线演化发展,对应其早期发育阶段的4类形态发生类型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 发育阶段顺序 形态发生模式 形态发生区域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新建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8
作者 彭庆 徐强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城市空间形态是人类活动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进行作用的结果 ,是城市功能的外在表现。新建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但其中心城区却存在着规模小、布局乱、对外拓展空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利用其区域角色,在内外动力的驱使下... 城市空间形态是人类活动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进行作用的结果 ,是城市功能的外在表现。新建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但其中心城区却存在着规模小、布局乱、对外拓展空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利用其区域角色,在内外动力的驱使下,优化其城市空间形态,都将直接影响新建未来的城市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区 城市区域形态 拓展
下载PDF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复杂化研究
19
作者 王榕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7期44-51,共8页
有一种理论认为社会复杂化与人口增长相关。早期的城市和宫殿都是与周边成百上千的村镇联系在一起的,这就需要大地理区域的考古学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考古学家已找到许多方法系统地记录与研究众多考古遗址在整体区域的分布状况,其中... 有一种理论认为社会复杂化与人口增长相关。早期的城市和宫殿都是与周边成百上千的村镇联系在一起的,这就需要大地理区域的考古学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考古学家已找到许多方法系统地记录与研究众多考古遗址在整体区域的分布状况,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聚落形态考古。如果要研究一个区域里社会的复杂化过程,可以将聚落形态的同时性和历时性特点进行整合研究,从而追溯其演进的具体轨迹,并判断其社会发展的层次。太湖流域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数十年的环太湖地区工作似已显示出,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古城古国已可以由良渚文化上溯到先良渚文化。大约距今6000~4000年,太湖流域文明因素开始出现并得到持续发展。文章以等值线图的形式表现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至良渚文化遗址的聚落密度,从而寻找聚落密集区域,并检验那些出现新产生的文明因素的遗址是否出现在被找到的全部聚落密集区域中,再进一步检讨社会复杂化过程与聚落密度的关系。文章得出以下结论:从马家浜文化至良渚文化聚落密集区域内聚落的数量在持续增加;那些出现新产生的文明因素的遗址都出现在被找到的全部聚落密集区域中;社会复杂化程度显然与聚落密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太湖流域 社会复杂化 区域聚落形态 等值线图
下载PDF
基于局部灰度特性分析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成勇 李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2-365,共4页
通过分析由于红外目标的出现引起的红外图像局部区域在灰度均值、方差、三维图形上的变化,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红外目标增强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搜索局部能量极大值点,确定目标的最大可能位置作为种子点,利用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实现... 通过分析由于红外目标的出现引起的红外图像局部区域在灰度均值、方差、三维图形上的变化,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红外目标增强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搜索局部能量极大值点,确定目标的最大可能位置作为种子点,利用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实现目标和背景的分离,最终将目标从背景中提取出来。对大量海空背景下的点、斑点目标图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局部均值 局部均值对比度 局部方差 局部区域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