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诗与胎萌形态审美诗论的内在关系
1
作者 高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出的“言不尽意”说与“法天贵真”说,以及《易传》中的“观物取象”论,均属胎萌形态诗歌审美理论的范畴。就诗歌的动态发展过程来看,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与胎萌形态审美诗论之间具有内在的根本的...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出的“言不尽意”说与“法天贵真”说,以及《易传》中的“观物取象”论,均属胎萌形态诗歌审美理论的范畴。就诗歌的动态发展过程来看,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与胎萌形态审美诗论之间具有内在的根本的渊源关系。陶诗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悟、净、醇、阔四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诗 胎萌形态审美诗论 渊源 内在关系
下载PDF
海口骑楼老街建筑艺术的形态审美研究
2
作者 李锦林 狄红霞 张铁骊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92-93,共2页
除却人文内涵,建筑作为物质存在的审美客体,在线条、形体、色彩、质感、装饰等建筑语言上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海口骑楼建筑备受学者关注,但更多的是挖掘其人文内涵,较少涉及物质本体审美。该文立足建筑的客观形态,从比例和尺度、空间... 除却人文内涵,建筑作为物质存在的审美客体,在线条、形体、色彩、质感、装饰等建筑语言上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海口骑楼建筑备受学者关注,但更多的是挖掘其人文内涵,较少涉及物质本体审美。该文立足建筑的客观形态,从比例和尺度、空间与结构、建筑的装饰、建筑的材料和色彩、建筑的环境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构建骑楼建筑形态审美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 骑楼建筑 形态审美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文学文体审美意识形态
3
作者 刘鑫 宋诗瑶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107,128,共8页
延安时期创办的《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是延安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凝聚化、物态化的表达方式。该刊将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经验视为延安文艺精神中以民族生命力为实质依据与情感支持的首要特质。作为建构和传播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媒介表... 延安时期创办的《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是延安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凝聚化、物态化的表达方式。该刊将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经验视为延安文艺精神中以民族生命力为实质依据与情感支持的首要特质。作为建构和传播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媒介表达机制,《解放日报·文艺副刊》选取以蕴涵革命意志、民族理想及其审美经验的“革命诗歌、战斗小说、报告文学、新式戏剧”为核心的基础性文体样态,铸造出显现“崇高属性”的审美客体,传播人民大众认同的“模范英雄”及其战斗精神。重回《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历史现场,深入分析其建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体样态,可以深度理解该刊建构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逻辑和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审美意识形态 文体样态
下载PDF
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叙事版图与审美形态
4
作者 裴昶 王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希望工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意识,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乡村电影的主要叙事对象,生发出多部“教育扶贫”电影,此类影片赓续现实主义美学情态,书写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战线的英模人物光荣事迹、呈现时代更迭中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希望工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意识,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乡村电影的主要叙事对象,生发出多部“教育扶贫”电影,此类影片赓续现实主义美学情态,书写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战线的英模人物光荣事迹、呈现时代更迭中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轨迹,以固定的叙述模式引发强烈的道德震撼与伦理共鸣。该类电影在“希望工程”的话语影响下书写中国乡村教育扶贫的伟大征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忘却的心灵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教育 叙事 审美形态
下载PDF
怪诞艺术的审美形态及其功能研究
5
作者 郑可彤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1期1-3,43,共4页
目的:怪诞艺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荒诞和超现实描绘,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并引发人们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文章探讨怪诞艺术的审美形态及其功能,展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对怪诞艺术的审美逻辑、审美特征进... 目的:怪诞艺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荒诞和超现实描绘,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并引发人们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文章探讨怪诞艺术的审美形态及其功能,展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对怪诞艺术的审美逻辑、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怪诞艺术的审美形态功能,展现其全新的审美体验、独特的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结果:研究发现,怪诞艺术具有以“变形”和“抽象”为方式构成深层的象征意蕴、以“冷漠”和“间离”为手法构成特定的悲喜泯灭、以“悖谬”和“震扰”为思维实现一定的心灵震撼等审美逻辑。陌生化、反常化、丑恶化是怪诞艺术的三大审美特征,怪诞艺术具有以反常式“极端”破除严肃和制造吸引、以冲击式“残忍”隐藏隐喻和揭露隐喻、以嘲讽式“叙恶”展示丑恶和否定丑恶等审美功能。结论:怪诞艺术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形态,引发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但是,怪诞“叙恶”的嘲讽程度模棱两可、不够彻底,其本身扮演“恶”的“恶榜样”也存在一定危害性。怪诞艺术家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以更好地突破怪诞艺术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诞艺术 审美形态 特征 功能
下载PDF
领略大师千古不朽的审美形态——《狼》之美细读
6
作者 陈华为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性意识转化为感情的一种工具。蒲松龄的小说《狼》,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曲折,令读者惊心震撼。《狼》是艺术地把理性转化为情感的一种言说方式。细读小说《狼》,可发现其至少呈现出两种审美艺术形态。
关键词 理性意识 言说方式 千古不朽 《狼》 蒲松龄 细读 审美艺术 审美形态
下载PDF
文学的划域求本——重读钱中文、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楠 肇钒伊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9,共10页
由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与讨论。20年后,提出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再予强调性论说与阐发,体现了对于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坚持,即为文学划域求本。资深理论家对文... 由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与讨论。20年后,提出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再予强调性论说与阐发,体现了对于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坚持,即为文学划域求本。资深理论家对文学理论建构划域求本的强调,本身就是对后学的理论引导与理论吁求,其理论创新的深意,需待重读与挖掘。文学特征的历史延续性研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坚持,沿着这一路径,不仅划域求本的学科建构价值获得当下去疑解惑的重要性,而且,见诸“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转化、特征追问、态势把握的理论思维方法及理论研究中对于意识活动的强调,都展现出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 历史延续性 划域求本 活动意识
下载PDF
论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价值
8
作者 陈红玲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83,共7页
钱中文从文学创作活动阐述审美反映论,从历史发生学探讨审美意识的形成,结合中外文学和文学理论阐明文学的根本特征,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理论视野中建构其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契合了时代语境与实践逻辑,纠正了意识形态、唯美... 钱中文从文学创作活动阐述审美反映论,从历史发生学探讨审美意识的形成,结合中外文学和文学理论阐明文学的根本特征,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理论视野中建构其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契合了时代语境与实践逻辑,纠正了意识形态、唯美主义、形式主义文学观的偏颇,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中文 审美反映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实践方式
9
作者 杨经建 辛捷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
政治抒情诗不仅是贯通中国新诗史,也是贯穿中国新文学史的现象级存在,作为中国新诗中最为成熟的诗歌形态,按历史时段可以简略将其归纳为:一本诗集、两个诗人、三个流派或群体,另加一个具有诗史级意义的诗人艾青。虽然对“文学是审美意... 政治抒情诗不仅是贯通中国新诗史,也是贯穿中国新文学史的现象级存在,作为中国新诗中最为成熟的诗歌形态,按历史时段可以简略将其归纳为:一本诗集、两个诗人、三个流派或群体,另加一个具有诗史级意义的诗人艾青。虽然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说法见仁见智,但在审美意识形态语境中对政治抒情诗进行针对性的话语评释,以审美意识形态来特指、诠释政治抒情诗,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关于这点,既可以通过对政治抒情诗文学史层面的宏观考析来印证,更可以从对艾青的个案解析中获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实践 艾青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审美与传播新趋势研究
10
作者 安立国 王欣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新媒体时代,伴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短视频获得飞速发展,传统纪录片形式逐渐式微。为了顺应新的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崭露头角。微纪录片在继承传统纪录片基本特点的同时,又融合了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时代,伴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短视频获得飞速发展,传统纪录片形式逐渐式微。为了顺应新的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崭露头角。微纪录片在继承传统纪录片基本特点的同时,又融合了新媒体技术的优长,二者在不断融合共通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纪录片生态样式。其不仅表现为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其在审美形态方面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微纪录片 审美形态
下载PDF
新时代视野下中国画语言结构的理论建构——评樊波《中国画审美形态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宏敏 顾平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本文为笔者评介樊波先生所著的《中国画审美形态论》。书中作者根据中国画语言结构内在的发展脉络将全书分为四章,从笔墨内涵、色彩品格、造型法则、构图章法原则四个层面对中国画的语言结构展开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极具概括性... 本文为笔者评介樊波先生所著的《中国画审美形态论》。书中作者根据中国画语言结构内在的发展脉络将全书分为四章,从笔墨内涵、色彩品格、造型法则、构图章法原则四个层面对中国画的语言结构展开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极具概括性和建设性的理论框架。作者又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审美形态(或体系)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审美统揽,铺设了交错纵横的审美逻辑,显示了一种绘画理论的结构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审美形态 语言结构
下载PDF
吸收与表达:融媒体视域下戏曲微电影的叙事范式与审美形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柳力 张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5-98,共4页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受到现代性冲击与自身性局限,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戏曲微电影的出现,让传统戏曲找到了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它通过复刻、开拓、重塑等方式对戏曲进行有机吸收,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自有...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受到现代性冲击与自身性局限,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戏曲微电影的出现,让传统戏曲找到了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它通过复刻、开拓、重塑等方式对戏曲进行有机吸收,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自有的叙事范式。然而,戏曲微电影的艺术潜力仍不可小觑,探讨如何将传统内容进行现代表达的审美形态亦属必需,这既是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应然之势,也是推动戏曲文化传承与传播、戏曲微电影创作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戏曲 戏曲微电影 叙事范式 审美形态
下载PDF
解读中国画的语言之美——评樊波《中国画审美形态论》
13
作者 周睿 姜宏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樊波教授所著的《中国画审美形态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1ZD23)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对中国画的笔墨内涵、色彩品格、造型法则、构图章法原则... 樊波教授所著的《中国画审美形态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1ZD23)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对中国画的笔墨内涵、色彩品格、造型法则、构图章法原则等进行了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中国画在审美形态上独立属己的语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阶段性成果 造型法则 笔墨内涵 审美形态 中国画 语言之美
下载PDF
现代传媒语境中桐城歌审美形态的发展与嬗变研究
14
作者 孙禺慧 许海燕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167,共6页
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体现了丰富的民间文化与深厚的人文民俗内涵,对于桐城歌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近年来探讨的重点。但是由于桐城歌的形成与流传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而现代传媒语境则是桐城歌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 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体现了丰富的民间文化与深厚的人文民俗内涵,对于桐城歌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近年来探讨的重点。但是由于桐城歌的形成与流传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而现代传媒语境则是桐城歌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经过时空流转,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从经验事实转变为了一种历史传统,因此,现代传媒的属性则演变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必要属性。与此同时,当代的审美表达与审美接受对于桐城歌的审美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现代美学的魅力。将现代传媒属性赋予桐城歌,在探讨其艺术价值的同时,结合现代传媒技术,探讨桐城歌的现代审美性的嬗变,进而增进桐城歌的传播效果,并将其融入旅游开发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传承和保护桐城歌提供不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传媒 审美形态 传承
下载PDF
《王者荣耀》中男性中心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15
作者 陈祥娜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6期2530-2537,共8页
审美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审美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同时,意识形态也在审美的方式中表征出来。审美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是对于社会中人的情感生活领域的反映。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也逐年上升。《王者荣耀》自2015年正式... 审美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审美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同时,意识形态也在审美的方式中表征出来。审美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是对于社会中人的情感生活领域的反映。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也逐年上升。《王者荣耀》自2015年正式公测以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与此同时,关于MOBA类移动端手游《王者荣耀》的研究也随之而来,以一开始的对移动游戏的展望,后逐渐步入成瘾机制研究、人机交互研究、用户使用动机研究,近年来开始使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其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也有学者注意到其中的“男权中心主义”问题,但对其成因的分析并不足够,本文旨在运用符号学理论对《王者荣耀》中男性中心的审美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剖析其背后的文化成因,以求更深入观测当今流行文化中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者荣耀》 男性中心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文学审美意识的三种形态
16
作者 赵学存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5-99,共5页
文学审美意识是主张文学审美特性的观念,它既包含以“审美”建构文学定义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包含以“审美”的某些要素来强调文学性质的观点学说。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人学形态、语言形式形... 文学审美意识是主张文学审美特性的观念,它既包含以“审美”建构文学定义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包含以“审美”的某些要素来强调文学性质的观点学说。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人学形态、语言形式形态、“审美”形态。三种形态各具内涵,各应具体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研究文学审美意识对促进新时代文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意识 人学形态 语言形式形态 审美形态
下载PDF
“艺术即经验”理论下中国民族民间舞审美形态的当代转化
17
作者 林可欣 《艺术评鉴》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基于“艺术即经验”理论的视角下,由人民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动作形态的意象表达、表达媒介的审美建构、创作题材的现实观照等多方面转化,使自身的审美形态具有当下时代的鲜明印记,呈... 基于“艺术即经验”理论的视角下,由人民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动作形态的意象表达、表达媒介的审美建构、创作题材的现实观照等多方面转化,使自身的审美形态具有当下时代的鲜明印记,呈现出深刻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当代精神,做到了在当代审美经验的指引下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验 民族民间舞 审美形态 当代转化
下载PDF
中原登封窑陶瓷装饰技艺溯源与色彩审美研究
18
作者 鲁鸿英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陶瓷色彩是陶瓷装饰艺术中丰富且重要的研究领域,整理中原登封窑陶瓷历代出土文物资料,采集陶瓷色彩,并以文献考证登封窑陶瓷工艺装饰的显形观、衍变观与色彩文化,梳理登封窑陶瓷装饰技艺丰富的色彩体系。通过两种研究方式的结合,论证... 陶瓷色彩是陶瓷装饰艺术中丰富且重要的研究领域,整理中原登封窑陶瓷历代出土文物资料,采集陶瓷色彩,并以文献考证登封窑陶瓷工艺装饰的显形观、衍变观与色彩文化,梳理登封窑陶瓷装饰技艺丰富的色彩体系。通过两种研究方式的结合,论证登封窑古陶瓷色釉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理想,为当代登封窑水墨瓷加彩创新设计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色彩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封窑 色彩装饰 审美形态
下载PDF
电视文化类节目塑造审美形态和文化素养的途径
19
作者 李旭 《艺术家》 2023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使人们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电视文化类节目审美形态的变化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形态及文化属性,并指出目前该类节目审美形态所引发的文化质... 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使人们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电视文化类节目审美形态的变化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形态及文化属性,并指出目前该类节目审美形态所引发的文化质疑,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来提升电视文化类节目对人们的文化塑造作用,以期最大限度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化类节目 文化属性 优秀传统文化 优化路径 审美形态 文化素养 文化的发展 最大限度
下载PDF
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审美形态
20
作者 任俪濒 《文化产业》 2023年第32期7-9,共3页
1963年,张颂先生因工作需要调至北京广播学院,以带头人身份开辟了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一学科的理论发展道路。在此后60年的时间里,播音与主持艺术迅速扎根,不断发展。各大电视台的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不断迭代,高校专业学科的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1963年,张颂先生因工作需要调至北京广播学院,以带头人身份开辟了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一学科的理论发展道路。在此后60年的时间里,播音与主持艺术迅速扎根,不断发展。各大电视台的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不断迭代,高校专业学科的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商演、婚庆主持人的身份日趋明晰。纵观现今播音与主持艺术功能性的强化与艺术性的演变,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变迁值得深究。现从播音、主持、作品展演等方面探讨近年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审美形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员主持人 北京广播学院 专业学科 审美形态 电视台 婚庆主持人 艺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