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解构到建构:ChatGPT意识形态性的生成机理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建军 崔宇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2,共10页
ChatGPT在创造新型传播主体、改变信息生产格局的同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新的风险挑战。应对ChatGPT的变革性与意识形态隐患,必须深入解构其原始算法设计、初期数据采集、后续进化更新等全过程中的西方价值体系,认识其“中立客观... ChatGPT在创造新型传播主体、改变信息生产格局的同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新的风险挑战。应对ChatGPT的变革性与意识形态隐患,必须深入解构其原始算法设计、初期数据采集、后续进化更新等全过程中的西方价值体系,认识其“中立客观”虚饰下的意识形态性;明晰其在资本运作逻辑、反馈话语建构、助力计算宣传等方面的意识形态表征;推动使用主体深刻把握其意识形态倾向,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加强价值塑造和引领,在应对潜在风险、充分利用工具效能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加快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大语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意识形态性 人工智能 技术异化 风险治理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被引量:47
2
作者 石书臣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3,共3页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重特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方向,突出其主导地位;又应重视其非意识形...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重特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方向,突出其主导地位;又应重视其非意识形态性,以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积形态性 非意识形态性 统一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结合骨髓形态性分析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聂芳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82-184,共3页
研究血清学指标结合骨髓形态性分析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50例MDS患者作为①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②组,均来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时期收治,分析两组血清学指标与骨髓形态性情况,以及预后影响... 研究血清学指标结合骨髓形态性分析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50例MDS患者作为①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②组,均来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时期收治,分析两组血清学指标与骨髓形态性情况,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①组SF、维生素B12、LDH、MCV水平均高于②组,①组骨髓粒系发育情况中原始细胞≥5%(42.00%)、核浆发育不平衡(88.00%)高于②组(0.00%、10.00%);①组骨髓巨核系发育中小巨核细胞(34.00%)、单圆核巨核细胞(36.00%)、比例是否>10%(50.00%)高于②组(0.00%、0.00%、30%);①组血样中的巨幼变幼胚(56.00%)和比例>10%(54.00%)均较②组血样(100.00%)和68.00%(68.00%)降低,而环形铁粒(30.00%)则较②组高0.00%(0.00%);差异显著(P<0.05)。SF、维生素B12、β2-MG、LDH、MCV、假pelger核、淋巴样小细胞均为MDS的危险因素,直接对患者预后造成一定影响。结论 血清学指标结合骨髓形态性可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分析,可对患者实施诊断,在诊疗期间有一定帮助,并对预后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指标 骨髓形态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试论德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澍军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功能就同时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特性。德育功能的自在性与自为性,是其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前提性条件;德育功能的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其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的基本形态。德育的非... 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功能就同时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特性。德育功能的自在性与自为性,是其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前提性条件;德育功能的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其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的基本形态。德育的非阶级、非意识形态性功能问题,实际是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功能效应的共同性因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功能 意识形态性 非意识形态性
下载PDF
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学文 李志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意识形态性 审美 意识形式
下载PDF
政治性?抑或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辨明 被引量:18
6
作者 叶方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88,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学说:"政治性说"与"意识形态说"。"政治性说"和"意识形态性说"都触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即阶级性特征,但两者对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学说:"政治性说"与"意识形态说"。"政治性说"和"意识形态性说"都触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即阶级性特征,但两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概括所体现出的研究范式不同、现实功能不同以及在实践中的传播效果不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究采用"社会系统论"的研究范式更加合理。政治性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宽于意识形态性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识形态说"有窄化思想政治教育之嫌。充满模糊性和背负"恶名"的意识形态性不宜被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对象所接受,用政治性更能够起到政治美容和社会传播的效果。通过对"政治性说"和"意识形态性说"的对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界定为政治性更为全面和合理。正确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需要我们准确地厘清其中"政治"的含义,政治性流变性与确定性相统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 政治 意识形态性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文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意识形态和不重视学术研究的两种错误倾向。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抓住意识...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意识形态和不重视学术研究的两种错误倾向。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抓住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统一的关键环节,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性 学术
下载PDF
人文关怀:新闻传播意识形态性的社会诉求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娜 石凤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事业 意识形态性 社会诉求 人文关怀 现代化程度 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 教育理念
下载PDF
试论隐喻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142,共7页
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往往具有中性的含义。本文试图分析隐喻的社会建构性,即剥开其意识形态的内核,并结合博克的"戏剧观"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加以推动阐明。隐喻的意识形态性为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提供一个全... 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往往具有中性的含义。本文试图分析隐喻的社会建构性,即剥开其意识形态的内核,并结合博克的"戏剧观"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加以推动阐明。隐喻的意识形态性为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可以推动批评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意识形态性 批评语言学
下载PDF
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闵绪国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种属性,其中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始终,是其最一般最稳定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有属性。面对"淡化意识形态&qu...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种属性,其中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始终,是其最一般最稳定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有属性。面对"淡化意识形态"的冲击,我们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属 意识形态性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艳春 方章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以此为指导,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颠倒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形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理论,... 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以此为指导,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颠倒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形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长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依据;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一致性,揭示其当代价值,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 科学 意识形态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纪丽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渐趋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被怀疑;农村文化建设中集体主义价值被颠覆;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偏离群众路线,背离为农民服务的建设目标。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渐趋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被怀疑;农村文化建设中集体主义价值被颠覆;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偏离群众路线,背离为农民服务的建设目标。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亟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踏实有效的努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农村文化建设;重塑农村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创新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培育农民的公共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出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洪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0,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特殊的内涵和目标,突出意识形态性,同时兼具科学性是其应然状态。但现实的实践教学却呈现出了"泛意识形态性"与"去科学性"、"去意识形态性"与"泛科学性"、"去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特殊的内涵和目标,突出意识形态性,同时兼具科学性是其应然状态。但现实的实践教学却呈现出了"泛意识形态性"与"去科学性"、"去意识形态性"与"泛科学性"、"去意识形态性"与"去科学性"等多种形式的与应然状态背反的实然状态。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的具体路径是,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与有机结合:一方面,以意识形态性统领科学性,突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依托和加强科学性来达到增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性 科学 应然状态 实然状态
下载PDF
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创新逻辑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庆娣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4,共7页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塑造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采取批判与建构双重论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既表征为弥散性的数据霸权,又表征为感性化的新"文化软实力"。因此,基于资本逻辑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对"大...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塑造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采取批判与建构双重论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既表征为弥散性的数据霸权,又表征为感性化的新"文化软实力"。因此,基于资本逻辑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对"大数据拜物教"的幻象逻辑进行批判,警惕滑入"数据型"拜物教。而基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充分洞察大数据蕴含的价值逻辑和意义逻辑,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建构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的"大数据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意识形态性 大数据拜物教 大数据支撑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及其在我国的离合境遇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兆芬 黄明理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5,共7页
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色,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关系的把握,却经历了五四运动前的分离、革命和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回归... 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色,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关系的把握,却经历了五四运动前的分离、革命和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回归、"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位、改革开放后的又一次完美复归的历史过程。考察这一历史轨迹我们发现: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相互交织,使得人们在掌握、应用、发展它时,容易发生偏差和错位,往往强调其中一种特性而抹杀了其他特性,结果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学术性的空洞化或者意识形态性的过度政治化两种极端错误倾向,严重妨碍了二者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因此我们应理顺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二者关系的良性互动创造条件,这不仅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理解,也必将对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术 意识形态性 离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历史风格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兆芬 黄明理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历史风格,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中国化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必然延伸和展开为推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 马克思主义具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历史风格,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中国化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必然延伸和展开为推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遇到的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则会推动学术研究的广泛和深入。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历史风格有利于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以及学术性在文化建设中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术 意识形态性 历史风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伍志燕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16,32,共5页
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实践活动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派性,彻底的实践和批判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正确... 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实践活动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派性,彻底的实践和批判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性 基本原理 特征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结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92-94,共3页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两种错误倾向。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必须牢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两种错误倾向。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必须牢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性 学术 社会思潮
下载PDF
体与用:艺术的审美特质与意识形态性——兼评目前讨论中的种种观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荆学民 王玉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30-38,共9页
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本文既不同意“艺术意识形态论”,也不同意“艺术非意识形态论”,还不一般地同意“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认为艺术在“社会意识形式”的层次上靠“审美性”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根据和意义,“意识形态性”... 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本文既不同意“艺术意识形态论”,也不同意“艺术非意识形态论”,还不一般地同意“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认为艺术在“社会意识形式”的层次上靠“审美性”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根据和意义,“意识形态性”只是它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特殊的、重要的功能即艺术之体的“用”。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后者从属于前者并通过前者方能体现出来。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尺度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 上层建筑 阶级 生产关系 体与用 马克思 意识形态性
下载PDF
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一致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传棨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8期14-1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是统一的,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是西方哲学家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陈词旧调。其根本目的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这是错误的论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 意识形态性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