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基复合材料集料与浆体界面研究综述(二):界面微观结构的形成、劣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0
1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Stroeven Piet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9,共10页
首先概括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几种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型。然后分新拌混凝土阶段和水化早期、材料硬化过程中以及材料使用过程中3个阶段描述了界面微观结构的形成以及劣化机理。在第1阶段.界面过渡区形成的可能机理为:边壁效应,... 首先概括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几种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型。然后分新拌混凝土阶段和水化早期、材料硬化过程中以及材料使用过程中3个阶段描述了界面微观结构的形成以及劣化机理。在第1阶段.界面过渡区形成的可能机理为:边壁效应,絮凝成团作用,微区泌水效应,离子的迁移、沉积与成核生长,水化产物的单边生长效应以及脱水收缩效应。在第2阶段,界面过渡区可能的形成与劣化机理为:自身收缩、化学收缩和自干燥收缩、干缩,集料与浆体膨胀系数的差别,浆体的进一步水化以及水化产物的重结晶。在第3阶段,界面过渡区的形成与劣化机理为:荷载的作用.环境介质的侵蚀,冻融的破坏,碱集料反应以及胶凝材料的进一步水化。同时给出了几种常规的以及可能成为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最后,从原材料的物理、化学组成,配合比以及材料制备工艺角度分析了影响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模型 微观结构表征 影响因素 形成与劣化机理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