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0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医证型与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静 于巧亚 +4 位作者 王植荣 王峰 马洪皓 马静 王书伟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6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脾肾阳虚证组、血瘀湿重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比较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6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脾肾阳虚证组、血瘀湿重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栓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差异。结果:160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脾肾阳虚证67例,血瘀湿重证51例,湿热下注证42例。3种证型患者的凝血指标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下注证组FIB与D-D水平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FIB与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者的血栓标志物TM、t-PA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TAT水平明显高于血瘀湿重证组和湿热下注证组(P<0.05),血瘀湿重证组与湿热下注证组T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湿重证组PIC水平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组和湿热下注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与湿热下注证组PI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0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血瘀湿重证次之,湿热下注证相对较少。其中湿热下注证患者的FIB与D-D水平最高,脾肾阳虚证患者TAT水平最高,血瘀湿重证患者PIC水平最高。不同中医证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可与中医学理论相印证,FIB、D-D、TAT、PIC水平可为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 中医证型 凝血指标 血栓标志物
下载PDF
论档案形成者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海斌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档案实体形成者、档案事物管理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为档案活动三主体。档案形成者是档案实践本体的代表,处于第一主体的地位,是整个档案体系中的意义创造者。档案形成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广泛性,分为个人形成者与机构形成者,并以机构... 档案实体形成者、档案事物管理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为档案活动三主体。档案形成者是档案实践本体的代表,处于第一主体的地位,是整个档案体系中的意义创造者。档案形成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广泛性,分为个人形成者与机构形成者,并以机构形成者为主。他们具有形成与运行文件、临时保管档案实体和整理归档的职责,并对自己形成的档案具有所有权,这些职责的主要承担者是特殊责任形成者。档案形成者在形成档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较明显的意识惰性,需要提升档案意识和加强制度保障加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主体 档案形成者 档案实体 惰性律
下载PDF
动静脉泵干预脊髓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股总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永新 赵迎娱 刘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8703-8706,共4页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已得到认可。目的:观察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已得到认可。目的:观察动静脉泵对脊髓损伤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5岁以下既往无静脉血栓病史的脊髓损伤后合并深部静脉血栓患者17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脊髓损伤未合并深部静脉血栓的65岁以下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应用抗凝剂及循序减压弹力袜的基础上,对两组受试者实施3个月的动静脉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0min、治疗停止即刻检测股总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结论:在治疗30min时,病例组及对照组股总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每分钟血流量均明显增加(P<0.05),但病例组不如对照组增加明显。超声血管二维声像图见病例组静脉管壁不规则、腔内见不均匀低回声、可见细束状血流信号;对照组静脉管腔可见均匀低回声、管壁规则、管腔壁充满血流信号。停用动静脉泵治疗即刻,两组股总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每分钟血流量均较治疗中有所下降(P<0.05),但仍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在治疗4周后,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另外,通过3个月动态观察,发现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呈进行性增快,峰值在4周。说明动静脉泵可以明显增加脊髓损伤合并及未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泵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超声血流改变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论“档案共同形成者”的概念与内涵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玉颜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2,共5页
形成者的概念是档案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传统以单一形成者为核心的档案学理论和实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档案共同形成者"的概念被提出。原因主要是形成者等相关概念的循环定义导致概念缺失、档案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和档... 形成者的概念是档案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传统以单一形成者为核心的档案学理论和实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档案共同形成者"的概念被提出。原因主要是形成者等相关概念的循环定义导致概念缺失、档案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和档案实践的后保管趋势、民主人权运动的发展和参与式社群档案实践。文章通过梳理"平行或多重同时来源""社会来源"和"种族来源"三个概念,总结出"档案共同形成者"的内涵是对档案话语权的重构,实质是对档案话语主体重新分配的呼吁,并进而实现对于话语主题的重构和话语模式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共同形成者 来源原则 档案著录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朱早君 李松柏 李秀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一定要和肺栓塞进行鉴别,具有在血栓形成后较长时间发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显著,经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显著减轻,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合并肺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如何培养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意识
6
作者 孟繁荣 《北方经贸》 1999年第4期155-155,共1页
档案的质量如何,档案工作的效果怎样,不仅取决于档案工作者,更取决于档案形成者对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即档案意识。 首先,他们必须认识到档案归国家所有,任何人无权占有。
关键词 档案意识 档案形成 档案工作者 文件材料 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人员 案卷质量 黑龙江省经济 无权占有 提供利用
下载PDF
干旱形成机制与预测理论方法及其灾害风险特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强 李栋梁 +1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芝兰 王莺 王静 王劲松 王素萍 岳平 王慧 韩兰英 司东 李清泉 曾刚 王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共21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影响不断加重,干旱发生规律的异常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也更为突出,对干旱形成机制、预测理论方法及灾害风险变化规律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制约了当前干旱预测、预警及其灾害防控...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影响不断加重,干旱发生规律的异常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也更为突出,对干旱形成机制、预测理论方法及灾害风险变化规律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制约了当前干旱预测、预警及其灾害防控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等多个国家级项目支持下,已在干旱灾害形成机制与预测理论方法及其风险特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通过动力诊断、数值模拟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开展了干旱形成的多因子协同作用和多尺度叠加机制、干旱致灾过程的逐阶递进特征,以及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演化的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对如下几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1)厘清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热力、海温、夏季风、遥相关等多因子对干旱形成的作用机制。(2)发现了降水亏缺时间尺度和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敏感性规律。(3)揭示了变暖背景下典型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分布及其变异的新特征;构建了干旱灾害风险新概念模型。(4)研发了东亚季风区的季节和次季节干旱集成预测系统。在总结归纳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干旱形成机制及其灾害风险科学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5个重点研究方向:(1)多因子联动及其多尺度叠加效应对干旱形成的影响;(2)系统整合人类活动和决策以及相关反馈的气候模式研究;(3)揭示陆-气耦合和大气环流协同作用对干旱的影响;(4)认识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关键过程;(5)提高不同气候情景下干旱预估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形成机制 预测理论 风险特征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氦气资源形成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陶士振 杨怡青 +12 位作者 陈悦 刘祥柏 杨威 李剑 吴义平 陶小晚 高建荣 陈燕燕 王晓波 吴晓智 陈秀艳 李谦 贾进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或深部壳幔氦释放,沿岩石圈复合输导体系运移至天然气成藏系统,依附适宜载体气聚集成藏。②氦运移输导主要受“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沉积层断裂、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控制,基于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综合分析,提出氦气运聚过程中具有“水溶相、气溶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存在氦气“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方式。③富氦气藏形成和氦气富集通常受控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3大主控要素,具有“脱溶汇聚、浮力驱动、压差驱替”3种聚集成藏动力类型,已发现富氦气藏具有相对“近氦源、邻断裂、低势区、高部位”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④氦气富集区勘探和评价需要依托天然气兼探/并探,在评价落实氦气“源-运-聚”要素与天然气“生-储-盖”条件耦合匹配性、局部相对低势高部位有利圈闭载体气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通源连圈、低势高位、气氦适配”的有利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地质特征 形成条件 成因机理 富集规律
下载PDF
深、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5 位作者 陶树 李松 唐淑玲 陈世达 宗鹏 董煜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对其与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内在联系研究尚不够深入。从煤层形成演化角度出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为例,总结了煤层深埋深藏型、深埋浅藏型及浅埋浅藏型3种埋深演化模式。系统分析了深部和... 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对其与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内在联系研究尚不够深入。从煤层形成演化角度出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为例,总结了煤层深埋深藏型、深埋浅藏型及浅埋浅藏型3种埋深演化模式。系统分析了深部和浅部煤层在温压条件与含气性、地应力与渗透率特征、变质程度与含水性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指出,受埋深与演化过程影响,深部和浅部煤储层温度最多相差100℃以上,储层压力最大相差40 MPa左右,导致由浅部向深部,气体赋存状态以吸附气为主转变为吸附气与游离气共存,地应力场由水平应力主导转化为垂向应力主导,煤储层孔隙率、渗透率及含水性逐渐降低。明确了深部煤层气的典型特点,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共存于一定深度以下煤储层中的甲烷气体,该类煤储层在垂向应力为主导的作用下,孔裂隙空间极度压缩,含水极少且矿化度极高,内生微裂隙为主要渗流通道。基于含气性临界深度和地应力场转换深度的不一致性,指出浅部向深部煤层演化过程中存在过渡区,该区内呈现出非典型深部煤层气的特点,或深部煤层气和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共存的情况,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开发方案,以实现浅部与深部煤层气的高效协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浅部煤层气 地质条件 形成机制 临界深度 转换深度
下载PDF
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冰玉 郑欣茹 +6 位作者 刘琳琳 吕铭守 黄雨洋 朱颖 曲敏 朱秀清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6,共9页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凝固剂种类(盐类、酸类和酶类凝固剂)以及加工条件(加工原料、制浆方法、豆浆体系pH、热处理条件)角度出发,阐明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以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豆腐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为豆腐食品的研究开发与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凝胶 凝固剂 加工条件 形成机理 品质调控
下载PDF
论档案形成者(摘编)
11
作者 丁海斌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75,共1页
档案形成者是指档案实体的形成者而非档案事物的形成者。档案实体的形成者(简称档案形成者)、档案事物的管理者(通常称为档案工作者)与档案信息的利用者(通常称为档案利用者),文章称之为档案三主体。档案形成者在三主体中具有前提与主... 档案形成者是指档案实体的形成者而非档案事物的形成者。档案实体的形成者(简称档案形成者)、档案事物的管理者(通常称为档案工作者)与档案信息的利用者(通常称为档案利用者),文章称之为档案三主体。档案形成者在三主体中具有前提与主导地位,是档案实践本体的代表,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档案形成者是档案实践本体的行为主体,是实践行为的发起者与实施者,他赋予档案的意义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利用者 档案实体 档案形成 实践行为 档案工作者 行为主体 实践本体 档案信息的利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勇 王壮森 +2 位作者 邵龙义 弓嘉勋 吴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铝土岩系岩石学命名分类方案;(2)铝质泥岩产状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碎屑状,(泥质)铝土岩多呈致密块状、豆状、鲕状、多孔土状和碎屑状,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是主要储气空间,孔隙度一般小于10%,以介孔为主;(3)华北地区铝土岩系纵向上总体上可分为5段,即铁岩(山西式铁矿,A段)、铝质泥岩(B段)、铝土岩(C段)、铝质泥岩(含碎屑)(D段)和暗色泥岩-煤岩段(E段);(4)在岩溶平台、缓坡和洼地分别发育潜穴/漏斗状、透镜状、层状/块状铝土岩沉积,岩溶平台及缓坡处有利于地表水淋滤,岩溶改造作用强,孔隙发育,储集层厚度大且物性好,但连贯性差,低洼处物性较差但储集层相对连续稳定。铝土岩天然气富集受源岩-储集层-裂缝综合控制,相关认识可为该层段和类似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石炭统 铝土岩系 储集层特征 形成模式 天然气成藏
下载PDF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网络时空演变及形成机制——基于寻亲成功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静 李正 +2 位作者 王涛 师岱 余丽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5,89,共13页
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屡禁不绝,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负效应,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权益保障意义重大。以“宝贝回家”公益平台数据资料为研究样本,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拐卖儿童犯罪活动... 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屡禁不绝,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负效应,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权益保障意义重大。以“宝贝回家”公益平台数据资料为研究样本,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网络时空演变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在时序演变上,1978—2020年中国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呈现“中段高发、两端低发”的倒V形态势,于1989年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2)在网络拓扑上,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网络总体规模先增后降,网络结构日趋疏松、联系强度与通达性降低,网络核心由豫、闽等中东部地区向川、黔等西南地区转移,买方、卖方市场分化显著。(3)在空间演化上,犯罪活动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部,拐卖男童南方高于北方;犯罪活动空间分布格局重心转移显著,拐出高值区趋向于西南地区,拐入高值区多为中东部地区;贩运路径由“数地高发”转向“全国频发”后逐渐萎缩,跨省与省内贩运现象并存;犯罪网络形成了4个以滇-粤-桂-冀贩运社团为主导的犯罪社团,内部联系紧密,呈现地理邻近性与跳跃性并存的区位特征。(4)在形成机制上,网络节点、网络联系、网络社团3个层面对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的影响逐级递进,且受多因素影响,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卖儿童犯罪 社会网络分析 时空演变 形成机制 中国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本体向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克勤 唐立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F0002,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清醒的历史自觉、勇毅的历史主动。从形成发展的时间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忘本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立足现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未来,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清醒的历史自觉、勇毅的历史主动。从形成发展的时间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忘本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立足现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未来,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形成发展的空间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立足中国,坚定文化自信、走自己的路;又放眼世界,秉持开放包容、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实现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从形成发展的本体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守文化建设的本源,在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不断拓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形成发展 时间向度 空间向度 本体向度
下载PDF
北非地区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雪雁 曹喆 +2 位作者 刘静静 杨光庆 张忠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44,共17页
北非地区古生代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经历古生代冈瓦纳和中新生代特提斯2大裂谷—拗陷—前陆盆地演化旋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基于公开地质资料和油气勘探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出北非地区含油气盆地存在克拉通叠加拗陷、裂... 北非地区古生代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经历古生代冈瓦纳和中新生代特提斯2大裂谷—拗陷—前陆盆地演化旋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基于公开地质资料和油气勘探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出北非地区含油气盆地存在克拉通叠加拗陷、裂谷和被动陆缘3种盆地类型,盆地演化经历冈瓦纳期和特提斯期2大成盆旋回,明确了区域构造演化对含油气盆地类型、盆地结构和生储盖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受全球板块构造演化影响,北非地区经历了5期构造演化阶段:(1)晚元古代—早寒武世基底拼合和裂谷发育阶段;(2)寒武纪—早石炭世克拉通内拗陷发育阶段;(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西造山阶段;(4)晚二叠世—早白垩世裂谷盆地发育阶段;(5)晚白垩世—现今阿尔卑斯造山阶段。以海西造山作用为标志,形成古生代冈瓦纳期成盆旋回和中新生代特提斯期成盆旋回。北非西部盆地演化以古生代冈瓦纳期旋回占主导,在霍加尔地盾周边形成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东部盆地演化以中新生代特提斯旋回占主导,形成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受盆地发育特征控制,西部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烃源岩以志留系、泥盆系泥岩为主,储集层包括古生界和三叠系,区域盖层为志留系页岩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蒸发岩;东部裂谷盆地烃源岩以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为主,储集层包括裂谷前古生界和裂谷期中生界、新生界,区域盖层为中新生代裂谷晚期蒸发岩。总的来看,北非地区差异构造演化控制了其含油气盆地形成机制差异和源储盖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油气地质 冈瓦纳大陆 特提斯洋 被动陆缘 构造演化 盆地形成
下载PDF
TiC对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微观组织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翠勇 谢文彬 +2 位作者 邹泽昌 孙珍军 陈学永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铁基非晶合金存在非晶形成能力低、室温塑性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近混合焓+有效原子尺寸差”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理念设计了Fe_(55)Nb_(15)Ti_(15)Ta_(15)全金属组元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球磨工艺成功制备出非晶... 铁基非晶合金存在非晶形成能力低、室温塑性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近混合焓+有效原子尺寸差”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理念设计了Fe_(55)Nb_(15)Ti_(15)Ta_(15)全金属组元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球磨工艺成功制备出非晶态合金粉末,并研究了TiC陶瓷粉末的加入对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非晶形成能力、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具有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TiC陶瓷粉末均匀稳定的分布于Fe_(55)Nb_(15)Ti_(15)Ta_(15)非晶合金粉末中。添加质量分数15%TiC陶瓷粉末延缓了球磨过程中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的合金化和非晶化进程,降低了热稳定性,使得球磨后粉末粒度变小,分布范围变宽。该项工艺可制备出具有较大室温塑性的大块铁基非晶合金原始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机械合金化 形成能力 微观组织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内涵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小亮 王子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1-11,74,共12页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为了全面解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和丰富内涵,进而推动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的方法,基于马克思主...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为了全面解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和丰富内涵,进而推动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的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及内涵、外延,重点分析其形成逻辑和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前沿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更具包容性、更体现新内涵的先进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外延涉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两个核心方面。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的联合作用推动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其作用特征表现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构成,即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动力机制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相互渗透,进而提出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公式,用于评估其影响力。研究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也是其创新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具象表现之一,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并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 形成逻辑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豆浆豆腥味形成机理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杨 葛爱媛 +5 位作者 任丽琨 李璐璐 马春敏 边鑫 舒淑琴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1-411,共11页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且能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理想植物蛋白饮料,经常食用可以增进和保护人体健康,甚至可以作为预防新冠的优质食品。但是大豆中天然存在的豆腥味降低了消费者的接受度,同时也限制了豆...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且能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理想植物蛋白饮料,经常食用可以增进和保护人体健康,甚至可以作为预防新冠的优质食品。但是大豆中天然存在的豆腥味降低了消费者的接受度,同时也限制了豆制品进一步的研发。本文针对能对豆浆豆腥味有贡献的挥发性化合物(醛类、醇类、呋喃类、酮类)及导致其形成的反应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进一步阐述了豆腥味对豆浆开发的影响。随后从物理、化学、生物、遮蔽四个方面探讨了豆浆去腥工艺的发展现状,对当前豆腥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归纳与展望,以期为开发低豆腥或无豆腥味豆制品及推动大豆类产品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浆 豆腥味形成 豆腥味去除
下载PDF
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与鼓励高质量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晟 陶立波 +6 位作者 朱大伟 黄果 李鑫垚 李元通 陈敬 王国华 史录文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本质,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原理出发,本文引入了内生与外生价格、非对称信息博弈、创新药品市场竞争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本质,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原理出发,本文引入了内生与外生价格、非对称信息博弈、创新药品市场竞争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索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结论及建议:建立合理的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举措。以鼓励高质量创新为目标的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核心目标。建议以创新价值、竞争情况等相关信息披露为基础,对新上市药品合理分类,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治理当前新药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保证高质量创新药定价权最大化的同时约束同质化创新的垄断定价权,兼顾效率和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上市药品 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高质量创新
下载PDF
地学类课程的贯穿式学习与评价——形成性评价在“古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旖旎 史骁 +1 位作者 杨韩涛 兰中伍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形成性评价是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即贯穿全学习过程的师生互助式双向反馈,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言,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指导教学,而非仅获得评价结果。本文以吉林大学本科创新示范课—“古生物学”课程为例,分析形成性评... 形成性评价是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即贯穿全学习过程的师生互助式双向反馈,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言,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指导教学,而非仅获得评价结果。本文以吉林大学本科创新示范课—“古生物学”课程为例,分析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优势,明确该体系的设计理念及目标,详细介绍以评价内容、评价时机、评价方式和教学反馈为内容的评价体系建设及实施过程,提出了具有地学类课程特色的普适性形成性评价体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古生物学 课程评价 教学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