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天必然性与认知二维主义——兼论认知可能性与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敬坤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共8页
在当代分析哲学中,克里普克严格区分了形而上学领域和认知领域,切断了先天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后天必然性这一概念。查尔默斯的认知二维主义为后天必然性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索姆斯在批评二维主义的同时对克里普克本人的解释... 在当代分析哲学中,克里普克严格区分了形而上学领域和认知领域,切断了先天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后天必然性这一概念。查尔默斯的认知二维主义为后天必然性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索姆斯在批评二维主义的同时对克里普克本人的解释做出了修正。但他们都未能就认知可能性与形而上学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给出清晰合理的说明,而这一点对于后天必然性的解释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必然性 二维主义 认知可能性 形而上学可能性
下载PDF
二维指称理论及其发展
2
作者 尹均怡 刘叶涛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查尔默斯以二维语义为视角提出了一种试图融合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的新型意义理论;通过重新把握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的区分与关联,构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二维指称理论,以进一步强化“意义—理性—模态”的密切关联。在系统阐释查尔默斯二维... 查尔默斯以二维语义为视角提出了一种试图融合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的新型意义理论;通过重新把握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的区分与关联,构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二维指称理论,以进一步强化“意义—理性—模态”的密切关联。在系统阐释查尔默斯二维指称理论的建构动因、核心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考察国内外学界就此提出的质疑,并追踪查尔默斯针对这些质疑给出的回应,可为深度把握二维指称理论架构的成就与不足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理论 金三角 二维指称理论 认知可能性 形而上学可能性
下载PDF
三种模态理论与三种可能性
3
作者 成力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模态问题研究至今共形成三种理论:世界理论借助"可能世界"和"可及关系",将可能性和必然性转换到世界中的真;特性理论从事物的性质及事物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模态现象;随附理论通过构造反事实条件句,将模态事实看作... 模态问题研究至今共形成三种理论:世界理论借助"可能世界"和"可及关系",将可能性和必然性转换到世界中的真;特性理论从事物的性质及事物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模态现象;随附理论通过构造反事实条件句,将模态事实看作是非模态事实的后继。三种模态理论各有侧重:世界理论立足逻辑可能性,方便形式技术;特性理论探讨形而上学可能性,注重哲学分析;随附理论研究情境可能性(可设想性),兼顾日常直觉。通过探讨三种模态理论及其所对应的三种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三种模态理论所刻画的模态特性,有助于我们澄清模态问题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以及在纯粹逻辑中所面临的困境和争议,并为发展一种哲学可靠、数学严格及经验充分的模态理论提供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逻辑可能性 形而上学可能性 情境可能性 可设想性
原文传递
查尔默斯的二维语义学理论评析
4
作者 赵亮英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12-17,共6页
基于认知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区别,查尔默斯提出新的二维语义内涵:认知内涵和反事实内涵。目的是期望通过考虑不同的可能性空间重新阐释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和先验偶然命题,修复被克里普克理论割断的"金三角"联系,... 基于认知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区别,查尔默斯提出新的二维语义内涵:认知内涵和反事实内涵。目的是期望通过考虑不同的可能性空间重新阐释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和先验偶然命题,修复被克里普克理论割断的"金三角"联系,从而与传统的语义学理论兼容。在扼要介绍二维语义学的基础上揭示了它的两个严重缺陷:其一,继承了克里普克关于"严格指称"之必然性的错误;其二,把形而上学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进而与认识必然性混为一谈,导致"二维语义学"向一维语义学的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的可能性 形而上学可能性 二维语义学 查尔默斯 克里普克
下载PDF
对休谟可设想性论题的哲学反思——以必然后验命题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东 《甘肃理论学刊》 2019年第1期58-63,共6页
休谟的可设想性论题在"可设想性"和"可能性"之间建立起了逻辑连接,进而成为人们获取模态知识的主要途径。遵此论题,一个陈述的可设想性蕴含其可能性。克里普克在对后验必然命题的存在进行论证时却破坏了二者之间的... 休谟的可设想性论题在"可设想性"和"可能性"之间建立起了逻辑连接,进而成为人们获取模态知识的主要途径。遵此论题,一个陈述的可设想性蕴含其可能性。克里普克在对后验必然命题的存在进行论证时却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他主张有些陈述是可设想的,但不可能成立。实际上,必然后验命题与休谟的可设想性论题并不冲突,形而上学的必然性不等同于逻辑上的必然性。但必然后验命题的存在说明,休谟的可设想论题作为获取模态知识的主要路径是不够精细的。有必要对"可设想性"与"可能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分析,由此可以获得的教益是:第一,人们的设想行为会受不同规律、法则的约束,从而形成不同的可设想性;第二,根据不同的规律,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可能世界,进而区分出不同层面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第三,不同的可设想性和不同类型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设想性论题 必然后验命题 严格指示词 形而上学可能性
下载PDF
查莫斯理想化先验可解读性观点的问题探讨
6
作者 陈晨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在《构建世界》中,查莫斯提出了一种基于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的先验可解读性理论。本研究对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都做出质疑与否定。PQTI假设预设了日常主体认知能力的理想化特点,而这一点实际上并不能够为日常主体满足,且该假设具有... 在《构建世界》中,查莫斯提出了一种基于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的先验可解读性理论。本研究对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都做出质疑与否定。PQTI假设预设了日常主体认知能力的理想化特点,而这一点实际上并不能够为日常主体满足,且该假设具有不完全和不一致的缺陷。因此,贝叶斯原则被误用且先验可解读性的观点是无效的。本文核心观点是意义并非先验可解读的。查莫斯的理论并不能够正确地维护语义三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TI假设 贝叶斯论证 先验可解读性 认知可能性 形而上学可能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