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智慧”辨义——《西方形而上学史》导言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晓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34-36,共3页
本文在分析西方世界的几个主要哲学概念如“智慧”、“爱智慧”、“形而上学”等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爱智慧”,对西方哲学史的性质进行论述,认为“哲学”一词原本是“爱智慧”的意思,但自亚里士多德之后。
关键词 “爱智慧” 西方哲学 形而上学史
下载PDF
形而上学的批判史——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轨迹探寻
2
作者 韩秋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共6页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学科的专业概念自使用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形而上学"不断地被提及与使用、理解与衍生、解构与解释、批判与发展,甚至这样一个具有西方哲学"专利"性质的概念也在中...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学科的专业概念自使用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形而上学"不断地被提及与使用、理解与衍生、解构与解释、批判与发展,甚至这样一个具有西方哲学"专利"性质的概念也在中国哲学中不断发酵与展开,使"形而上学"既具有现象学的表征,也具有解释学的理解,更具有"形而上"的追问。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形而上学"的现象学,可以看出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一直是在双重维度上发生的——狭义的"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广义的"未来形而上学",如斯特劳森就把形而上学理解为描述的形而上学和修正的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中国化"就是在上述双重维度统一的意义上重建中国式的"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批判 西方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西方哲学形而上轨迹与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秋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9,共10页
本文试图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形而上学"的现象学,可以看出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学一直以来是在双重维度上发生——狭义的"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广义的"未来形而上学"... 本文试图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形而上学"的现象学,可以看出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学一直以来是在双重维度上发生——狭义的"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广义的"未来形而上学",如斯特劳森把形而上学理解为描述的形而上学和修正的形而上学。1"西方哲学中国化"是在双重维度统一的意义上重建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中国化如同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批判史一样,既注重对概念、命题等知识进行界定与明晰,而走了一条狭义的形而上学之路;也注重建构概念、命题之间的逻辑推理的理论体系,以实现西方哲学的中国形态,而走了一条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之路;更注重现代形态的整个理论表达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中国人的精神诉求与思想理论的价值意义,而走上一条不断超越"形而上学"的未来形而上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批判 西方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解构学与解释学:德里达和伽达默尔论本文与诠释 被引量:3
4
作者 E.贝勒 李庆全 《世界哲学》 1989年第2期42-55,共14页
当代思想流派中对本文、本文化(textuality)以及一切事物的本文特征最表关注,并且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解构学和解释学——顾名思义,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之点。在这里,“本文”应该从广义上去理解,而不是仅仅限于文学批判领域。毫无疑... 当代思想流派中对本文、本文化(textuality)以及一切事物的本文特征最表关注,并且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解构学和解释学——顾名思义,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之点。在这里,“本文”应该从广义上去理解,而不是仅仅限于文学批判领域。毫无疑问,解释学产生于对神学、法律、以及文学本文的诠释。然而,其关注的中心为诠释和理解,不但包括书写形式之外的一切人类交往形式,同时也包括其他所有方式的交往。这就是当代解释学所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德里达 当代解释学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史 尼采 胡塞尔 西方形而上学 本体论 语言
原文传递
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
5
作者 莫伟民 《探索与争鸣》 1992年第3期16-26,共11页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评所揭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现代才出现的问题,而他却从古希腊以来的漫长历史中去找原因,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造成了极大的片面性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海德格尔否定现代科学的兴起与现代技术...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评所揭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现代才出现的问题,而他却从古希腊以来的漫长历史中去找原因,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造成了极大的片面性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海德格尔否定现代科学的兴起与现代技术的崛起之间存在着历史的相互性这个普遍流行的观点.在他看来,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只是表面的,技术的深层根源应在别处探寻.他通过对“在(Sein)之历史”的探究,从形而上学的漫长发展背景中考察了现代技术的起源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史 现代技术 技术哲学 权力意志 技术批评 本质 柏拉图 追问技术 亚里士多德
原文传递
德国黑格尔《逻辑学》研究动向
6
作者 杉田正树 曲翰章 《世界哲学》 1990年第6期63-67,共5页
1 序言黑格尔死后,在其百年诞辰的1870年以前,关于他的《逻辑学》有过一场以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为主流的热火朝天的争论,到19世纪后期,这场争论趋于沉寂,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期。到了60年代,人们对《逻辑学》的兴趣又有所增加,... 1 序言黑格尔死后,在其百年诞辰的1870年以前,关于他的《逻辑学》有过一场以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为主流的热火朝天的争论,到19世纪后期,这场争论趋于沉寂,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期。到了60年代,人们对《逻辑学》的兴趣又有所增加,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论著。关于其间的停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逻辑学 黑格尔辩证法 形而上学史 柏拉图 康德 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 批判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