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特根斯坦的两种逻辑—形而上学观试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戚本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性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给予”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对形而上学和逻辑的本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简要历史...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性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给予”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对形而上学和逻辑的本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简要历史回顾,特别是通过对一种对后现代主义有着深远影响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形而上学观的探讨、评价,来加深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逻辑-形而上学观 形而上学 语言 逻辑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康德的形而上学观
2
作者 张洪江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是非科学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的超验运用。为此 ,康德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康德要将形而上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即创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其科学的形而上学观也就体现为对“作为科学的形而...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是非科学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的超验运用。为此 ,康德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康德要将形而上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即创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其科学的形而上学观也就体现为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形而上学观 辩证法 经验主义 理性批判
下载PDF
对李森科学说中若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的批制
3
作者 杨光锐 卢廷建 +1 位作者 沈淑瑜 洪秀琼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3年第C00期27-31,共5页
李森科学说曾经在苏联,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生物学中,尤其是遗传学中统治了几十年。他们一贯吹自己的学说是“辩溉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达尔文主义”,是“唯一正确的”,甚至在大会上狂热地高呼他们的学说“万岁。”一时,好象生物科... 李森科学说曾经在苏联,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生物学中,尤其是遗传学中统治了几十年。他们一贯吹自己的学说是“辩溉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达尔文主义”,是“唯一正确的”,甚至在大会上狂热地高呼他们的学说“万岁。”一时,好象生物科学的真理在他们手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观 学说 唯心主义 李森 达尔文主义 唯物主义 生物科学 生物学
下载PDF
批叛旧“物理化学”教材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4
作者 阮德礼 项肖宜 杨也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3年第C00期13-17,共5页
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彻底破除旧的教材体系,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编写新教材,是关系到教育从根本上来一个革命的大问题。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我们批判旧教材、编写新教材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 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彻底破除旧的教材体系,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编写新教材,是关系到教育从根本上来一个革命的大问题。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我们批判旧教材、编写新教材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们认识到旧《物理化学》教材中充满着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形而上学观 教材体系 唯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育革命 思想武器
下载PDF
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权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3期80-86,共7页
笛卡尔以前的形而上学(包括神学)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即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寻找超自然、超社会的最终根据、本原的理论。笛卡尔实现了形而上学的转向:从存在论转向了知识论,他为意识现象、认识现象寻找到了最终根据或本原:我思。本文... 笛卡尔以前的形而上学(包括神学)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即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寻找超自然、超社会的最终根据、本原的理论。笛卡尔实现了形而上学的转向:从存在论转向了知识论,他为意识现象、认识现象寻找到了最终根据或本原:我思。本文系统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点。首先,论述了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含义及其演变;其次,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点;再次,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形而上学观 存在论的形而上学 知识论的形而上学
原文传递
形而上学实践观的终结
6
作者 孙道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2-26,共5页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 ,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 ,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 ,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实践观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臣 刘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马克思的财富观本质地表现在对财富主体本质以之为前提的基础——私有制之批判,而这一批判过程又是建立在对现代形而上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基础之上。在上述批判路径视域下的马克思的财富观对于当前贫... 马克思的财富观本质地表现在对财富主体本质以之为前提的基础——私有制之批判,而这一批判过程又是建立在对现代形而上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基础之上。在上述批判路径视域下的马克思的财富观对于当前贫富差距、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及其分析能够提供深刻且广泛的理论解读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财富观 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 当代意义
原文传递
论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国家观
8
作者 陈江进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在政治哲学研究领域里,存在两种理解国家的方式,分别为形而上学国家观与现实主义国家观。形而上学国家论与现实主义国家论作为两条阐释路径,一直在政治思想史中存在着,而且以相互斗争的方式纠缠在一起。霍布斯把国家与主权者做明确区分... 在政治哲学研究领域里,存在两种理解国家的方式,分别为形而上学国家观与现实主义国家观。形而上学国家论与现实主义国家论作为两条阐释路径,一直在政治思想史中存在着,而且以相互斗争的方式纠缠在一起。霍布斯把国家与主权者做明确区分,强调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意志性与人格性,明确体现了形而上学国家观。霍布斯的利维坦并非指称具体的主权者,而是国家。霍布斯引入授权与代表概念也说明了主权者只是国家的代表者。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国家观不仅重塑了人们对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解,也可以弱化其政治哲学的不宽容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形而上学国家观 利维坦 代表
原文传递
空间意义的演进与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聂鑫琳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96-102,共7页
空间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从关注绝对空间的形而上学空间观到关注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观和关注想象空间的诗性空间观。空间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西方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甚至出现了称得上... 空间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从关注绝对空间的形而上学空间观到关注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观和关注想象空间的诗性空间观。空间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西方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甚至出现了称得上是人文社会科学和政治发展中重大事件的空间转向,而空间问题在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还不够,所以,为了能够在充分了解此问题的基础上与西方对话,就非常有必要对空间意义的演进从形而上学空间观、社会空间观和诗性空间观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梳理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形而上学空间观 社会空间观 诗性空间观
下载PDF
两个文明建设不宜分主次
10
作者 江泽坡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10期14-17,共4页
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哲学上说,不少人头脑中存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次要的”形而上学观念,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把主次范畴到处乱用的教条主义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很容... 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哲学上说,不少人头脑中存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次要的”形而上学观念,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把主次范畴到处乱用的教条主义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很容易发生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甚至把精神文明建设丢在脑后的片面性倾向。物质文明建设一旦失去了社会主义方向,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当然就会出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 形而上学观 教条主义 次范畴
下载PDF
马、恩未对"物质"做出科学规定原因分析
11
作者 王亚林 李培霞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7-38,共2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但长期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作出科学的规定?二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50多年以后,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指...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但长期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作出科学的规定?二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50多年以后,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从西方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等几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形而上学物质观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定义哲学“物质范畴”原因分析
12
作者 王亚林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7,共3页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由列宁定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定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50多年,在自然科学...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由列宁定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定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50多年,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本文从自然科学、社会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社会发展 自然科学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态度
下载PDF
Nature and Culture Dualism: Genesis of an Obsolete Dichotomy
13
作者 Fábio Valenti Possama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9期836-842,共7页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n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ir intricate interdependency, focusing on modernity. Moreover, it will analyze the dichotomy that has historically emerged and it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n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ir intricate interdependency, focusing on modernity. Moreover, it will analyze the dichotomy that has historically emerged and its implications. Human beings have had different conceptions about what is natural and what is non-natural throughout their history. Before Modernity we did not conceive nature as being a different ontological reality, we did not perceive it as being separated from us. After modernity everything changed, and we began to see nature as a mere object. Nature became, then, a representation, like a painting on a wall. Our contemporary world vision, Weltanschauung, was formed mainly during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There was, at that time, a considerable change in the way we perceived and described the world. This new mentality and this new form of representing the cosmo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our new way of thinking. They were the substrate upon which our modern paradigm was erected. The world's conversion in an image only became a reality thanks to technology. But this change happened only because of the paradigm shift originated in the 17th century. Technique always has been a way to articulate how (and what) we think. With the Greek, technique (technd) was, at first, an extension of the physis. Thus, the technique was a way of being instead of a way of thinking. After the paradigm shift in the 17th century (a metaphysical change, in the very way we connected to the world), the human being left his former place. Perhaps would be even better if we talked about nature and culture as being as a hybrid. What, at the source, was natural, through the flow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undergoes transformations and becomes something that is not natural anymore but, at the same time, not completely artificial either. Our world, once divided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he natural, becomes a space where a constant process, a continuous flow, is constantly happening. From that dichotomy between something good and something bad arises a dialectic, in which we no longer can see any division whatsoe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CULTURE DICHOTOMY world vision HYBRID
下载PDF
“势”或“时势”:一个重审现代与时间观之关系的概念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少阳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8期21-43,共23页
势或时势的概念曾经是中国学术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介绍了三个不多见的时势概念的现代重构个案,它们分属文史哲三个领域,而又相互关联。借助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对欧洲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本文旨在展示德意志观念论巨大影响之下的部分现代... 势或时势的概念曾经是中国学术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介绍了三个不多见的时势概念的现代重构个案,它们分属文史哲三个领域,而又相互关联。借助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对欧洲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本文旨在展示德意志观念论巨大影响之下的部分现代中国思想是如何被形而上学地重构,从而成为去历史化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势 德意志观念论之中国化 形而上学时间观 历史性
原文传递
达尔文的进化论
15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5期52-52,共1页
生命自然界表现三个基本特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命的统一性。究竟生物的多样性是怎样来的呢?各种生物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是怎样来的呢?各种生物千差万异,有没有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特征呢?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生命自然界表现三个基本特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命的统一性。究竟生物的多样性是怎样来的呢?各种生物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是怎样来的呢?各种生物千差万异,有没有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特征呢?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对上述问题是以唯心论的观点来解释的。例如,在十八世纪的欧洲,神创论、物种不变论和目的论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世界万物是上帝为着一定的目的、按着一定的次序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以后就不再发生什么根本的变化了。按照这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反动理论,世界的秩序都是上帝安排好了的,人的命运是生前就注定的。所以,劳动人民的受剥削、受压迫是“合理的”。很清楚,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为反动统治阶级维护人吃人的剥削制度效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达尔文 形而上学观 劳动人民 剥削制度 十八世纪 唯心主义 人的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