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The Circle of Chalk),可以称得上是研究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文以香港作家西西《肥土镇灰阑记》,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和德国布莱希...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The Circle of Chalk),可以称得上是研究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文以香港作家西西《肥土镇灰阑记》,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和德国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为重要参照,主要探讨"灰阑记"的世界流传和社会文本解构,并重点分析西西、布莱希特笔下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指涉意义对李行道《灰阑记》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叛逆。"灰阑记"的人物形象变异具体表现为对判官形象的塑造,对"两母"寓意的拓展及其所涉及的女性问题的深化,以及对马寿郎角色的启用三大方面。展开更多
欧文在“Rip Van Winkle”中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清教的遁世者形象--瑞普,影响深远。而在林纾翻译的《李迫大梦》中,瑞普的形象发生变异,转变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遇仙访道者。文章结合形象学有关理论,从文本内部出发对原作和译...欧文在“Rip Van Winkle”中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清教的遁世者形象--瑞普,影响深远。而在林纾翻译的《李迫大梦》中,瑞普的形象发生变异,转变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遇仙访道者。文章结合形象学有关理论,从文本内部出发对原作和译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瑞普形象在林纾译文中如何发生变异及其深层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The Circle of Chalk),可以称得上是研究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文以香港作家西西《肥土镇灰阑记》,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和德国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为重要参照,主要探讨"灰阑记"的世界流传和社会文本解构,并重点分析西西、布莱希特笔下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指涉意义对李行道《灰阑记》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叛逆。"灰阑记"的人物形象变异具体表现为对判官形象的塑造,对"两母"寓意的拓展及其所涉及的女性问题的深化,以及对马寿郎角色的启用三大方面。
文摘欧文在“Rip Van Winkle”中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清教的遁世者形象--瑞普,影响深远。而在林纾翻译的《李迫大梦》中,瑞普的形象发生变异,转变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遇仙访道者。文章结合形象学有关理论,从文本内部出发对原作和译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瑞普形象在林纾译文中如何发生变异及其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