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形象”到“形象政治”——以1950年代文学形象理论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丽 刘锋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152,共11页
1950年代文学形象与政治的结合是不争的事实,并有其内在根据,一方面源于文学形象的价值功能使然,另一方面由于政治自身的特性与需要产生了政治运用形象的必然。正因如此,1950年代文学形象的创造与讨论都是政治化的,形成了形象政治这一... 1950年代文学形象与政治的结合是不争的事实,并有其内在根据,一方面源于文学形象的价值功能使然,另一方面由于政治自身的特性与需要产生了政治运用形象的必然。正因如此,1950年代文学形象的创造与讨论都是政治化的,形成了形象政治这一现象。形象政治即文学形象中有政治,而其时的文学形象理论如新人论、典型论、形象思维论则为形象政治的建构提供了政策性规约与理论论说。通过1950年代的文学形象理论为何将文学形象导向形象政治以及如何体现形象政治内涵的解析,可以为文学与政治关系研究提供一个剖析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形象政治 新人论 典型论 形象思维论
下载PDF
政治广告塑造美国形象政治 被引量:1
2
作者 焦豫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政治是公共领域的一个概念,广告更多的存在于商业领域。在美国,政治和广告联姻,出现大量的政治广告。政治广告是政治人物和政治团体通过付费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直接向受众传输完全符合传者意愿的政治信息,以期影响其... 政治是公共领域的一个概念,广告更多的存在于商业领域。在美国,政治和广告联姻,出现大量的政治广告。政治广告是政治人物和政治团体通过付费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直接向受众传输完全符合传者意愿的政治信息,以期影响其政治态度、信念或行为的传播过程。在美国媒体和权力共生的背景下,政治广告成为塑造美国形象政治的大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政治广告 形象政治
下载PDF
论苏区戏剧中“形象政治”的形成及其独特性
3
作者 许丽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苏区戏剧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那个特殊战争年代。它一方面服务于苏区的政权建设、武装斗争及土地革命等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它关注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刻画,从而形成了“形象政治”。苏区戏剧中的“形象政治”是承继从民智启蒙... 苏区戏剧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那个特殊战争年代。它一方面服务于苏区的政权建设、武装斗争及土地革命等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它关注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刻画,从而形成了“形象政治”。苏区戏剧中的“形象政治”是承继从民智启蒙到新文化启蒙再到革命启蒙的启蒙思潮产生,且以新中国的构想与实践为现实动力,并在形象对照中突显革命意志,以此获得艺术实现的可能。因此,“形象政治”的形成,是苏区戏剧既不同于苏联文艺又不同于西方文艺的独特所在,也因此,它产生了巨大的情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 戏剧 形象政治 形成 独特性
下载PDF
比喻说理: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重要方法
4
作者 冯惠芳 赵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48,共4页
比喻说理具有语言的美感性、形象的可塑性等本质特征,在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中的比喻说理,是比喻方法之中的有效说理,也是据事说理情境中的简练比喻。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需要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本... 比喻说理具有语言的美感性、形象的可塑性等本质特征,在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中的比喻说理,是比喻方法之中的有效说理,也是据事说理情境中的简练比喻。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需要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本真形象与大众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壁障。比喻说理的内在语言魅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具象化、感染性与审美性发展。创新比喻说理的话语解读、注重比喻说理的内容建设、激活比喻说理的主体自觉以及形成比喻说理的审美表达是运用比喻说理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 比喻说理 塑造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理性审思与优化理路
5
作者 葛永钧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发展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有效落实产生着重要影响。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理性审思与优化理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发展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有效落实产生着重要影响。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理性审思与优化理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存在的问题着手,从完善学科基础理论、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优化教育内容设置、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加强形象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优化理路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优化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 审思 优化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基督教界对蒋介石政治形象的建构与认同嬗变
6
作者 杨卫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0,70,共10页
从北伐到南京十年,带着对统一中国和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期待,基督徒对蒋介石的政治成绩高度肯定,通过建构蒋介石英雄和伟人形象支撑起对蒋及其政权的政治认同。而西安事变和蒋走向联合抗日,特别是抗战对统一领导的呼吁,促使基督徒对蒋... 从北伐到南京十年,带着对统一中国和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期待,基督徒对蒋介石的政治成绩高度肯定,通过建构蒋介石英雄和伟人形象支撑起对蒋及其政权的政治认同。而西安事变和蒋走向联合抗日,特别是抗战对统一领导的呼吁,促使基督徒对蒋的认同达到高峰,其伟大领袖的形象进一步高大化。但抗战中后期特别是战后,随着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基督徒对蒋的态度发生了分化,部分人将他与国民党内保守派剥离,坚称他是自由民主派的代表;而部分人则将他视为民主的敌人,为建构新的政治认同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基督徒 政治形象 政治认同
下载PDF
亲缘语境下宋代文人政治形象的微观书写——以《金公安节家传》为中心
7
作者 常沁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4,共10页
《新安文献志》收录了一篇宋理宗朝路级官员金文刚为其祖父金安节撰写的家传。金安节光耀了家族门楣,其孙金文刚拼接缀合金安节手书奏疏写就家传,使家门的荣光得以彰显和延续。不过,家传文本存在史实错谬、采录奏疏舛错、系年谬误等问... 《新安文献志》收录了一篇宋理宗朝路级官员金文刚为其祖父金安节撰写的家传。金安节光耀了家族门楣,其孙金文刚拼接缀合金安节手书奏疏写就家传,使家门的荣光得以彰显和延续。不过,家传文本存在史实错谬、采录奏疏舛错、系年谬误等问题。该传呈现出的文献价值,与其说是详述金安节生平事迹的核心史料,毋宁说是后世子孙对家族过往荣光的一种溢美追述。虽然金安节在朝堂发挥的作用未必十分重要,但知微见著,辨析家传文本,还原其仕宦真相,颇有益于深入了解两宋之际的政治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安节 金文刚 家传 政治路线变迁 政治形象
下载PDF
人民信赖的执政党的政治形象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庆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本文认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信赖的执政党的政治形象的基本内容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形象 ;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正气形象 ;艰苦奋斗、强国富民的公仆形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应该根据时... 本文认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信赖的执政党的政治形象的基本内容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形象 ;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正气形象 ;艰苦奋斗、强国富民的公仆形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应该根据时代要求 ,努力塑造好党的政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政治形象 共产党
下载PDF
试论卢梭政治形象的争议及研究新路向 被引量:3
9
作者 袁贺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2-36,共5页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者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文旨在...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者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文旨在整理和简评有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从公民观入手解释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更合理的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政治形象 自由主义 政治思想 个人主义
下载PDF
《纽约时报》中的中国政治形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静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17,共10页
以2009年《纽约时报》中的62篇涉华国际关系类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利用甘姆森与雷恩(Gamson&Ryan)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归纳出了针对不同国际关系事件的六类"政治类"涉华报道的新闻框架,并由此总... 以2009年《纽约时报》中的62篇涉华国际关系类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利用甘姆森与雷恩(Gamson&Ryan)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归纳出了针对不同国际关系事件的六类"政治类"涉华报道的新闻框架,并由此总结出了"迅速崛起"、"引发忧虑"、"利益独大"、"专横独断"等四类中国政治形象。虽然《纽约时报》中的负面的中国政治形象远远多于正面的中国政治形象,但是对此过分情绪化的批判并无益处,最终我们需要认识到:新闻框架本无对错之分,理性对待才是根本,为我所用才是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涉华报道 新闻框架 政治新闻 政治形象
下载PDF
俄罗斯媒体中的中国政治形象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国红 《新闻传播》 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
自苏联解体至今,中俄两国关系稳固发展,现阶段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合作、共赢成为中俄关系的关键词。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也不断加强了对中国政治问题的关注,而国家政治形象是... 自苏联解体至今,中俄两国关系稳固发展,现阶段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合作、共赢成为中俄关系的关键词。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也不断加强了对中国政治问题的关注,而国家政治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6年和2017年恰逢是"中俄媒体交流年",两国媒体等相关行业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因此,研究俄罗斯媒体中的中国政治形象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媒体 中国政治形象
下载PDF
《尚书》的“政治道德形象”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灿新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尚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认为政治道德形象是选拔人才、王朝兴亡、巩固政权的重要因素。《尚书》中的"政治道德形象"说孕育了古代中国三大政治伦理传统:一是"德治"传统。从尧、舜、禹三帝到夏、商、... 《尚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认为政治道德形象是选拔人才、王朝兴亡、巩固政权的重要因素。《尚书》中的"政治道德形象"说孕育了古代中国三大政治伦理传统:一是"德治"传统。从尧、舜、禹三帝到夏、商、周三朝,都普遍宣扬"德政"之理念,而孔孟继承发展了周公"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论。二是"民本主义"传统。《尚书》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德政的根本在于"保民",因为民是国之本。孟子则发扬光大了从夏商周以来特别是周公的"保民"思想,形成了其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一直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了几千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伦理传统。三是"修身"传统。孔孟特别重视发扬《尚书》的"修德"思想,如果说孔子从仁政说修身,那么孟子则从性善论说修身。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通过修养就能将人性之中本有的善端发扬光大,而有德之人方能治国安邦平天下。修身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政治伦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政治道德形象 德治 民本主义 修身
下载PDF
新疆政治形象的电视建构——以《新疆新闻联播》为例
13
作者 周丽 《今传媒》 2017年第8期50-53,共4页
以"新疆问题"建构的新疆区域形象,是扭曲的负面的新疆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客观的新疆政治形象是新疆电视台的责任。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报道来建构政府形象,通过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来展... 以"新疆问题"建构的新疆区域形象,是扭曲的负面的新疆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客观的新疆政治形象是新疆电视台的责任。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报道来建构政府形象,通过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来展示民众对政府政策及行为的满意与拥护,建构了一个执政为民、管理高效的政府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政治形象 电视 建构
下载PDF
中西政治领导人形象及其传播研究述评
14
作者 李彦冰 孟艳丽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7-31,136,共6页
政治领导人形象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外政治领导人形象研究多在多党制竞选体制下进行,研究集中于:政治领导人形象的内涵与构成;选民对政治领导人形象的评价;政治领导人形象对选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国内研究多聚焦于政治领导... 政治领导人形象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外政治领导人形象研究多在多党制竞选体制下进行,研究集中于:政治领导人形象的内涵与构成;选民对政治领导人形象的评价;政治领导人形象对选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国内研究多聚焦于政治领导人形象的媒体呈现。国内外的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领导人形象 选民心理 形象评价 政治领导人形象传播
下载PDF
文学中政治形象的文化意蕴——兼及晚清小说中“沉沦”政治形象分析
15
作者 方国武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学中的政治形象不同于生活政治,而是以艺术的形式,承载文化内涵的一种政治意蕴。政治形象的文化价值旨归,是文学中政治书写的意义表达。晚清小说是极富有政治内容的叙事呈现,"沉沦"政治形象最为代表。它既指涉国家、民族的... 文学中的政治形象不同于生活政治,而是以艺术的形式,承载文化内涵的一种政治意蕴。政治形象的文化价值旨归,是文学中政治书写的意义表达。晚清小说是极富有政治内容的叙事呈现,"沉沦"政治形象最为代表。它既指涉国家、民族的灭亡危机,又喻指精神层面的文化"沉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形象 “沉沦”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从《论语》半月刊看孔子的政治文化形象
16
作者 李英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6,共5页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西文化交汇渗透,中国的政治模式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孔子这位已逝而谬种流传的圣人,其政治文化形象又出现了新的解读和阐释。本文以《论语》半月刊为研究文本,通过对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西文化交汇渗透,中国的政治模式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孔子这位已逝而谬种流传的圣人,其政治文化形象又出现了新的解读和阐释。本文以《论语》半月刊为研究文本,通过对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和地方实力派、学校教授和学生、市民群体以及《论语》半月刊对孔子的不同解读,试图挖掘"多面孔子"背后所折射出的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范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论语》半月刊 孔子 政治文化形象
下载PDF
政治修辞的对抗与政治形象的转换——析塔利班修辞诉求的变化及其作用
17
作者 陈佳璇 《咸宁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言语是一种无形的武器 ,言语行为中的诉求就是这武器上的“准星”。本文以“9 11”袭击事件爆发之后 ,塔利班与美国的修辞对抗为例 ,分析了塔利班如何利用修辞诉求的变化及其作用 。
关键词 政治修辞 政治形象 言语 诉求 塔利班
下载PDF
在对外传播党的主张中塑造中国良好政治形象
18
作者 梁一戈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2期173-174,177,共3页
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是中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传播实力的不断加强、策略不断优化,中国的实力形象、文化形象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中国政治形象塑造逐渐成为对外传播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在沟通世界中传播好中国... 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是中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传播实力的不断加强、策略不断优化,中国的实力形象、文化形象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中国政治形象塑造逐渐成为对外传播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在沟通世界中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这需要在对外传播党的主张中不断树立"四个自信",找准联接中外的"点"讲好党的理念与主张,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党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党的主张 国家形象 政治形象
下载PDF
金色的太阳:1950年代藏族民歌中的中共政治形象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文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金色的太阳,是藏族人民借助民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于翻身做主人的救星的期盼。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对广大藏区的解放,与之不期而合,金色的太阳随之成为藏族人民心目中中共政治形象的总体表征。1950年代,中共在广大藏区积极推进... 金色的太阳,是藏族人民借助民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于翻身做主人的救星的期盼。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对广大藏区的解放,与之不期而合,金色的太阳随之成为藏族人民心目中中共政治形象的总体表征。1950年代,中共在广大藏区积极推进国家政权建设、民族区域自治、经济建设、医疗卫生建设、交通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使藏族人民充分享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藏族人民政治地位提高、物质生活改善。他们热情赞颂党的政策,讴歌金色的太阳,不仅表达了对党的拥护、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也积极表达了各族是一家的民族团结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的太阳 1950年代 藏族民歌 中共政治形象
下载PDF
建国以来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传播——以雷锋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为 《黑河学刊》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建国以来,雷锋是我国塑造和宣传的政治形象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普适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上,主要采取了:"发挥领袖传播的力量,以党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介全方... 建国以来,雷锋是我国塑造和宣传的政治形象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普适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上,主要采取了:"发挥领袖传播的力量,以党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的宣传,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淡化政治色彩使政治形象人物走向世俗化"等方式。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达到了:"从政党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与政党、领袖的权威;从社会上适时的调节社会风气,实现社会整合;从文化上孕育了一种纪念传统,为纪念文化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的效果。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宣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形象人物 塑造传播 效果意义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