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是“活的形象”
1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4期44-44,共1页
思效在《“残缺”美不美?》(《人民日报》88年4月9日)一文中指出: 席勒曾把美定义为“活的形象”。一个事物要美,一方面需要它的形象就是生命,而它的生命就是形象;一方面它的形式活在我们的感觉里,它的生命在我们的知性中取得形式。在... 思效在《“残缺”美不美?》(《人民日报》88年4月9日)一文中指出: 席勒曾把美定义为“活的形象”。一个事物要美,一方面需要它的形象就是生命,而它的生命就是形象;一方面它的形式活在我们的感觉里,它的生命在我们的知性中取得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素材必须消融在形式中,物质必须消融在意念中,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中。比如表现人,无论形式是雕刻、绘画,材料是大理石、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显现 艺术作品 消融 生命 人民日报 大理石 形式 物质因素 席勒 事物
下载PDF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
2
作者 黄海澄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5期63-66,共4页
关于美是什么,我认为只能向人类本身去寻找。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也是符合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形式之一的现代控制论观点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审美现象本来就是在人类本身的群体组织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的。不向人类系... 关于美是什么,我认为只能向人类本身去寻找。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也是符合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形式之一的现代控制论观点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审美现象本来就是在人类本身的群体组织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的。不向人类系统本身寻求美的本源又向哪里寻求美的本源呢?在我看来,美是人的某种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人是整个自然史和社会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是在人类作为一个族类、作为社会的主体系统的漫长的生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人的本质有两个大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的自然本质,即人的生理构造,人的各种自然特性和自然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人的社会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力量 形象显现 社会本质 生存与发展 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 人类系统 自然本质 审美现象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关于审美本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朝元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5期34-35,40,共3页
审美活动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和形象性显现等构成要素。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这些属性。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情感价值关系。美具有形象性,需感性显现出来。艺术创作表达主体的思想情... 审美活动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和形象性显现等构成要素。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这些属性。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情感价值关系。美具有形象性,需感性显现出来。艺术创作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要借助于审美形象来间接表现。审美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审美情感价值关系及其形象性显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审美主客体 情感价值关系 社会生活实践 形象显现
下载PDF
论形式美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海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39-48,共10页
所谓“形式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界和人工产品(包括艺术)中普遍存在着的由一定的色、形、音所构成的形式之美。诸如整齐、节奏、对称、均衡、比例、和谐、主从、层次、生动、完整、多样的统一等,在审美历史的发展中象逻辑的格一样... 所谓“形式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界和人工产品(包括艺术)中普遍存在着的由一定的色、形、音所构成的形式之美。诸如整齐、节奏、对称、均衡、比例、和谐、主从、层次、生动、完整、多样的统一等,在审美历史的发展中象逻辑的格一样固定下来,成为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它不仅可以与广泛的社会内容相结合,表现这些社会内容,而且其本身也不是没有内容的,只不过它的内容较隐蔽,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而已。我们不仅要研究形式美的表面特征及共运用规律,而且要指出它之所以为美的原因,即揭示它所曲折地、有时是变形地显现的人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 社会内容 形象显现 节奏 生理节律 形体构造 本质力量 人的自然本质 为形式 外部特征
下载PDF
康德典型理论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纪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55-61,76,共8页
一般地说,国内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对康德的典型理论是不够重视的。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认为康德的典型观是“类型论”,而且是形式主义的;二是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没有正面论述艺术典型问题。其实,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康德的... 一般地说,国内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对康德的典型理论是不够重视的。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认为康德的典型观是“类型论”,而且是形式主义的;二是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没有正面论述艺术典型问题。其实,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康德的典型理论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接触的资料中,朱光潜先生对康德的典型理论是重视的。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把康德的典型理论放在醒目的地位上,而且作了较为详细与系统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理论 审美意象 康德 形象显现 想象力 德国古典美学 概念 理性观念 美学思想 朱光潜
下载PDF
论康德审美意象中的想象力
6
作者 胡晓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本文由剖析康德审美意象入手,对想象力在审美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康德认为审美中想象力是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和“自由原则”。艺术创作的核心——审美意象的生成取决于想象力,它是想象力按理性的原则对自然进行自由的创... 本文由剖析康德审美意象入手,对想象力在审美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康德认为审美中想象力是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和“自由原则”。艺术创作的核心——审美意象的生成取决于想象力,它是想象力按理性的原则对自然进行自由的创造,永不能被一个特定概念所表达。在审美及艺术创作中想象力有着非凡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想象力 康德 艺术创作 审美判断 理性观念 概念 感性形象 审美活动 形象显现
下载PDF
社会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海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8-66,共9页
【正】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 【正】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显现着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社会美本身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同时又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研究社会美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我们就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分别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美 生存与发展 本质力量 人体美 艺术美 自然美 审美价值 形象显现 道德品质 伦理性
下载PDF
论美和美育(上)
8
作者 黄海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56-62,92,共8页
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深入研究并切实实施美育,首先必须对审美现象和美的本原与本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如果我们对事物有穷根究底的研究精神的话,那么,我们就应当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审美现象而且历... 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深入研究并切实实施美育,首先必须对审美现象和美的本原与本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如果我们对事物有穷根究底的研究精神的话,那么,我们就应当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审美现象而且历万代而不衰呢?此中必有深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力量 审美现象 形象显现 生存与发展 美育 社会群体 审美调节 人的自然本质 外界事物 马尾巴
下载PDF
社会美研究
9
作者 黄海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8-66,共9页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显现着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 社会美本身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同时又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研究社会美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下,我们就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分别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美 人体美 伦理性 本质力量 美学性质 思想情操 物质产品 道德品质 形象显现 文物古迹
下载PDF
尊重读者的“悟性”
10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郑伯农《关于文艺反映时代的几个问题》(《十月》84年1期)一文中指出: 文学应当提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回答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这种提出和回答不应当是耳提面命式的。它应当是包藏着问题,而不是赤裸裸地端出问题;它应当是写出生活发展... 郑伯农《关于文艺反映时代的几个问题》(《十月》84年1期)一文中指出: 文学应当提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回答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这种提出和回答不应当是耳提面命式的。它应当是包藏着问题,而不是赤裸裸地端出问题;它应当是写出生活发展和解决矛盾的必然趋势,而不是赤裸裸地端出问题的答案。黑格尔把文艺称为“理念的感性显现”。文学就是要讲显现,一切思想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显现出来。作者不是把生活的结论拿勺喂给读者,而是通过展现生活自身的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读者 社会生活 必然趋势 黑格尔 感性显现 形象显现 反映时 解决矛盾 悟性 发展逻辑
下载PDF
论审美主体的艺术个性
11
作者 陆贵山 《江淮论坛》 1986年第4期1-7,17,共8页
一、审美主体与艺术个性艺术个性是审美主体的基本素养,是作家艺术家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的特点的总和,是作家艺术家刖审美方式把握现实的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形象显现。马克思十分赞赏法国启蒙作家布封的名言:“渊博的知识,奇特的事实和新... 一、审美主体与艺术个性艺术个性是审美主体的基本素养,是作家艺术家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的特点的总和,是作家艺术家刖审美方式把握现实的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形象显现。马克思十分赞赏法国启蒙作家布封的名言:“渊博的知识,奇特的事实和新颖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个性 审美主体 作家艺术家 马克思 艺术风格 审美创造 审美方式 审美反映 形象显现 法国启蒙
下载PDF
庆祝圣母升天
12
作者 李永生 《中国天主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16+18,共3页
庆祝圣母升天李永生今天是圣母荣召升天大瞻礼。普世公教信友都在热烈庆祝这天上母皇的辉煌节日。让我们满怀孝爱、喜悦之情,用天神加俾额尔问候圣母的话,向天上的荣福母亲玛利亚欢呼赞颂:“万福!满被圣宠者,主与你同在!”(路1... 庆祝圣母升天李永生今天是圣母荣召升天大瞻礼。普世公教信友都在热烈庆祝这天上母皇的辉煌节日。让我们满怀孝爱、喜悦之情,用天神加俾额尔问候圣母的话,向天上的荣福母亲玛利亚欢呼赞颂:“万福!满被圣宠者,主与你同在!”(路1:28)圣母荣登天庭,天主立她于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玛利亚 天主 耶稣基督 圣母升天节 母亲 救赎 童贞 生存方式 形象显现 临别赠言
下载PDF
谈艺术欣赏的审美特征
13
作者 周晶英 《艺术生活》 2003年第5期49-52,共4页
艺术欣赏,是一个通过艺术形象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想象,并在原有形象基础上“再创造”新的表象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因而主要具有形象的直觉性、移情作用、联想性和社会性。先说形象的直觉性。当一个形象使你感到美时.这个艺术形象在你脑中... 艺术欣赏,是一个通过艺术形象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想象,并在原有形象基础上“再创造”新的表象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因而主要具有形象的直觉性、移情作用、联想性和社会性。先说形象的直觉性。当一个形象使你感到美时.这个艺术形象在你脑中所浮现的,可能会是某一完整的意象,也可能会是一连串跳跃变换、模糊不清的表象。然而意象也好,表象也好,虽然它们映现在脑中的极少会是审美对象的同等再现物,但是它们都必然是一些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决不会是任何抽象的概念。艺术欣赏自始至终面对具体可感的形象,把握意象和表象的审美心理活动,不会是逻辑思维的推理,而必然是形象思维的领悟,即形象的直觉。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评》一书中,曾经称直觉为想象力的形象显现。可见,直觉作为一种审美心理活动的特征,是始终与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概念判断离不开推理一样,离开了形象,也就谈不上直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欣赏 艺术形象 审美特征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对象 移情作用 形象显现 欣赏者 直觉性 表象
下载PDF
要从审美效应入手——提高板书教学效率初探
14
作者 尹家正 《保山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4-61,共8页
板书的重要性是为教学实践证明的.然而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并没有抓住板书教学美的规律,教学改革并不理想.其实,板书教学的实质是一个审美效应的问题.要提高板书教学效率,必须抓住合规律的目标性,抓住典型优越的板书美的创造,特别要抓住学... 板书的重要性是为教学实践证明的.然而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并没有抓住板书教学美的规律,教学改革并不理想.其实,板书教学的实质是一个审美效应的问题.要提高板书教学效率,必须抓住合规律的目标性,抓住典型优越的板书美的创造,特别要抓住学生的审美效应.只有学生亲身感到板书的胜利的愉悦,板书教学的效率才有提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效应 合规律的目的 典型、形象、兴趣、动机、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批评思维方式的特点
15
作者 宋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1期71-73,共3页
书法批评是对书法作品的评论和对书法理论的论述,它是在书法创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书法批评同书法创作有着血缘的关系,但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领域.书法创作是一种艺术,而书法批评却是一门科学,艺术和科学的不同,决定了书法创... 书法批评是对书法作品的评论和对书法理论的论述,它是在书法创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书法批评同书法创作有着血缘的关系,但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领域.书法创作是一种艺术,而书法批评却是一门科学,艺术和科学的不同,决定了书法创作同书法批评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异.书法创作是以汉字为基础,在整个思维过程中,书法家始终保持着具体而生动的感性形象.最后由艺术化了的汉字创造出书法作品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批评 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 书法创作 批评家们 思维过程 批评对象 形象显现 思维活动 直觉思维
全文增补中
康德“意象”说与王国维“意境”说之比较
16
作者 周波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4期26-36,共11页
关键词 王国维 “意境”说 审美意象 形象显现 “意象”说 康德美学 第二自然 审美静观 审美主体 美的艺术
原文传递
《在美学的世界中》所挑起的争论(续)
17
作者 凌继尧 《哲学动态》 1987年第5期28-30,共3页
在《在美学的世界中》这部论文集里,里夫希茨批判的另一个重点对象是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A.B.古雷加(亦译为古留加)。古雷加是那些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传记性学术著作如《康德》、《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德)的作者,1986年又出版... 在《在美学的世界中》这部论文集里,里夫希茨批判的另一个重点对象是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A.B.古雷加(亦译为古留加)。古雷加是那些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传记性学术著作如《康德》、《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德)的作者,1986年又出版了专著《德国古典哲学》,这是他三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他声称,他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美学。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历史美学》(莫斯科,1974年)、《科学时代的艺术》(莫斯科,1978年)、《历史艺术》(莫斯科,1980年)。他的新著《美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化 美学家 艺术性 具体性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艺术作品 形象显现 莫斯科 艺术形象
原文传递
沉思后的觉醒──读《第三自然界概说》感言
18
作者 赵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沉思后的觉醒──读《第三自然界概说》感言赵明公木是人们熟悉的诗人、文学理论家、学者。从三十年代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作“战士诗人”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逐日之夸父”,在大半个世纪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弯弯曲曲的历史道路上,他始终... 沉思后的觉醒──读《第三自然界概说》感言赵明公木是人们熟悉的诗人、文学理论家、学者。从三十年代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作“战士诗人”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逐日之夸父”,在大半个世纪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弯弯曲曲的历史道路上,他始终作为一位对光明和真理的执着追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自然 “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自然 科学思维 艺术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神话思维 精神产品 形象显现
原文传递
金世润的保罗基督论评介
19
作者 柳东仙 《金陵神学志》 2007年第3期174-201,共28页
在保罗书信中,保罗对耶稣的称呼有主、基督、上帝的儿子。金世润认为保罗在大马色路上遇见复活基督的显现这一事件。
关键词 基督论 上帝 保罗 耶稣基督 形象显现 异象 智慧文学 亚当 启示 犹太教
原文传递
席勒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光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1期3-16,共14页
席勒(Schiller,1759—1805)在德国文坛出現,約比歌德迟十年。像歌德一样,他也經历了由狂飈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傾向(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强盜》,1781;剧本《阴謀与爱情》,1783)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8... 席勒(Schiller,1759—1805)在德国文坛出現,約比歌德迟十年。像歌德一样,他也經历了由狂飈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傾向(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强盜》,1781;剧本《阴謀与爱情》,1783)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8—99;剧本《威廉·退尔》,1804)的轉变。他的作品始終表現出反封建的强烈情緒和对民族独立自由的热烈願望,但也同时暴露出他在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改良主义。自从1794年起一直到他死,他和歌德进行了亲密的合作。这两位詩人在文艺創作中主观与客观关系問題以及一般与特殊关系問題上虽有分歧,但是在合作之中他們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美学思想 康德 互相影响 理性功能 形象显现 感性与理性 美学史 美学著作 德国古典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