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上的凿空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作品中张骞形象衍变研究
1
作者 苗学慧 金鑫 毛楷文 《新闻知识》 2022年第5期16-20,共5页
中国古代汉朝的张骞自古以来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凿空者”,其在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中曾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张骞为主人公或者主要角色的丝绸之路题材影视作品陆续出现,徘徊探索时期的张骞呈现出传统英雄形象。... 中国古代汉朝的张骞自古以来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凿空者”,其在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中曾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张骞为主人公或者主要角色的丝绸之路题材影视作品陆续出现,徘徊探索时期的张骞呈现出传统英雄形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张骞形象则表现出符合主流融合期的多面凿空形象。在全新解构的当今时代,张骞形象传达出更多的世俗自我内容,对丝路影视中张骞形象的塑造与展示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承,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张骞 形象衍变
下载PDF
汉传佛教中的鬼子母形象衍变考述
2
作者 夏广兴 鲍静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8,共7页
鬼子母作为佛教护法神之一,拥有独立的神格与宗教功能,以"爱子"、"护子"的形象特征频繁出现于佛教典籍中,"鬼母揭钵"的佛教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宗教文艺创作的母题之一。同时,随着隋唐时期密教兴起,鬼... 鬼子母作为佛教护法神之一,拥有独立的神格与宗教功能,以"爱子"、"护子"的形象特征频繁出现于佛教典籍中,"鬼母揭钵"的佛教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宗教文艺创作的母题之一。同时,随着隋唐时期密教兴起,鬼子母逐渐出现于普通文学作品之中,相较于佛经,其形象更为多元化,甚至有部分内容与传统佛经记载截然不同。通过对鬼子母相关文献材料的系统性梳理与归纳,论证其形象在佛教典籍所展现的固定不变的母性与神性,又在文学作品中逐步发展产生出的情色、暴力等世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子母 密教 汉传佛教 形象衍变 神性 世俗性
下载PDF
在西方文化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以戏剧《寂静的房子》为例
3
作者 庞庆 《艺海》 2020年第6期14-16,共3页
在西方文化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包括三个相关问题:一、被极端美化的"理想国",是西方现代化初期用以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助力器;二、以《寂静的房子》中的常富等东方恶棍形象为代表的"黄祸",是西方建立起世界霸权... 在西方文化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包括三个相关问题:一、被极端美化的"理想国",是西方现代化初期用以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助力器;二、以《寂静的房子》中的常富等东方恶棍形象为代表的"黄祸",是西方建立起世界霸权后用以肯定自我、强化自我的文化"他者";三、在西方用权力操控的话语体系之下不断衍变的中国形象,很难客观地展现中国现实,而只能帮助西方社会完成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西方文化想象 形象衍变 《寂静的房子》 戏剧
下载PDF
白娘子形象的衍变
4
作者 秦华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3,共3页
神话剧《雷峰塔》集蛇女文化之大成,使蛇女终于从神话与童话中步入人间,衍变成为善良勇敢、忠于爱情的白娘子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龙蛇崇拜 蛇女形象衍变 文化影响
原文传递
“女性画像”:为纷繁的时代(1980-2010)留下印记
5
作者 姚玳玫 《中国美术》 2022年第2期59-68,共10页
1978年之后,新的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破土而生,中国画坛呈现出一派春天降临的景象。美术创作从主题、形象到构图均发生显著变化,绘画图式在社会现实变迁中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从转型、思想内容探索到艺术形式实验的几个阶段。在新时期的中... 1978年之后,新的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破土而生,中国画坛呈现出一派春天降临的景象。美术创作从主题、形象到构图均发生显著变化,绘画图式在社会现实变迁中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从转型、思想内容探索到艺术形式实验的几个阶段。在新时期的中国美术创作中,女性形象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不同时期的美术叙事中被不断借用,成为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符号。本文所谓“女性画像”指由绘画和雕塑等方式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画像” 绘画图式 形象衍变 雕塑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