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高度场修正的零件表面形貌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裘辿 刘振宇 +3 位作者 周思杭 程丰备 谭建荣 唐宏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31-1639,共9页
针对目前产品设计阶段建立的零件表面模型局限于单一尺度,难以研究零件原始轮廓下的表面形貌对产品质量与性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高度场修正的零件表面形貌建模方法.首先提出包含加工参数的归一化分数维特征函数来模拟零件... 针对目前产品设计阶段建立的零件表面模型局限于单一尺度,难以研究零件原始轮廓下的表面形貌对产品质量与性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高度场修正的零件表面形貌建模方法.首先提出包含加工参数的归一化分数维特征函数来模拟零件表面微观结构,再通过小波分析将零件表面高度场分解到不同的尺度下,并分别进行多尺度基准面评定和结构参数评定.然后提出基于多尺度参数驱动的零件表面形貌修正与合成方法,生成满足粗糙度、波纹度和等效平面度技术要求并叠加了形状的零件表面形貌模型.最后给出了在机床导轨设计分析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建模 表面结构参数 表面高度场 多尺度修正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多轴铣削加工表面形貌建模与仿真研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静 郭靖 杨杨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考虑刀具偏心的情况下,建立多轴铣削加工形貌仿真模型,推导出多轴铣削情况下球头铣刀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被加工工件的轨迹方程,建立仿真算法求解被加工工件表面残留高度,并对平面铣削加工以及圆弧面铣削加工分别进行铣削仿真研究,... 在考虑刀具偏心的情况下,建立多轴铣削加工形貌仿真模型,推导出多轴铣削情况下球头铣刀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被加工工件的轨迹方程,建立仿真算法求解被加工工件表面残留高度,并对平面铣削加工以及圆弧面铣削加工分别进行铣削仿真研究,研究刀具轴线角、进给倾角分别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提高铣削过程中被加工工件表面质量,为开发实用的铣削加工过程物理仿真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和指导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铣削 形貌建模 仿真
下载PDF
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晶粒形貌建模与仿真算法
3
作者 王仁芳 陈家新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晶粒形貌建模与仿真算法。首先根据微观组织模拟的连续形核模型和晶粒的细胞生长法 ,对多晶体凝固过程中晶粒组织进行了三维建模 ,同时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 ,构造多晶体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然后采用CSG/B... 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晶粒形貌建模与仿真算法。首先根据微观组织模拟的连续形核模型和晶粒的细胞生长法 ,对多晶体凝固过程中晶粒组织进行了三维建模 ,同时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 ,构造多晶体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然后采用CSG/B -rep混合表示方法建立多晶体仿真模型。该算法在PC机上实验表明 ,所建模型较好地仿真了三维多晶体组织 ,因此该算法为多晶体晶粒三维形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三维晶粒形貌建模 材料 显微组织 计算机仿真 算法
下载PDF
改进的球头铣刀加工表面形貌建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仁伟 张松 +3 位作者 葛人杰 栾晓娜 王家昌 鲁韶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3-980,共8页
为解决传统时间步形貌模型存在的刀刃微元尺寸和切削时间离散步长对工件网格尺寸依赖性强、计算效率低、计算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时间步形貌模型。首先,基于5轴铣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运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建... 为解决传统时间步形貌模型存在的刀刃微元尺寸和切削时间离散步长对工件网格尺寸依赖性强、计算效率低、计算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时间步形貌模型。首先,基于5轴铣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运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建立刀刃扫掠面方程。其次,基于刀具不同倾斜角时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建立了切入刀刃模型。然后,根据刀刃微元端点在切削时间离散步的开始及结束时刻的空间位置,对刀刃扫掠面进行三角形网格划分,并提出了面向三角形与线段相交的刀具与工件布尔运算模型。最终,利用AISI P20模具钢球头铣刀5轴加工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与传统时间步形貌模型相比,改进的时间步形貌模型不但突破了传统模型中工件网格尺寸对刀刃微元尺寸及切削时间离散步长的限制,而且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及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时间步算法 三角形网格划分 铣削表面形貌建模 预测精度 计算效率
下载PDF
CO_(2)气体保护焊的焊缝形貌建模及虚拟化仿真系统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罡 欧敏 +3 位作者 李时春 万可谦 周妃四 杨钦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3,共7页
建立了CO_(2)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与焊缝几何尺寸(熔宽、熔深)之间的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基于焊接试验数据训练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数学解析式;通过分析焊缝截面和表面形貌特征,建立焊缝形貌的虚拟化仿真模型;通过python编程开... 建立了CO_(2)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与焊缝几何尺寸(熔宽、熔深)之间的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基于焊接试验数据训练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数学解析式;通过分析焊缝截面和表面形貌特征,建立焊缝形貌的虚拟化仿真模型;通过python编程开发了焊缝形貌预测与虚拟化仿真系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熔宽预测的最大偏差为0.097 mm,模型拟合优度为0.999269,对熔深预测的最大偏差为0.051 mm,模型拟合优度为0.999567;建立了以焊缝熔深和熔宽为输入变量的焊缝截面形貌数学模型和以焊缝熔宽为输入变量的表面形貌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体保护焊 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 焊缝形貌建模 虚拟化仿真系统
下载PDF
砂轮三维形貌建模及磨削破碎机理研究
6
作者 赵小雨 吴云霞 +2 位作者 曾珍 李威 施青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6期154-154,共1页
当下在生产磨削工件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砂轮三维形貌建模的研究。大多数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破碎的现象。对此,文章进行了砂轮三维形貌建模及磨削破碎机理的研究。对砂轮三维形貌建模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磨粒平均间隔距离... 当下在生产磨削工件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砂轮三维形貌建模的研究。大多数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容易产生表面破碎的现象。对此,文章进行了砂轮三维形貌建模及磨削破碎机理的研究。对砂轮三维形貌建模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磨粒平均间隔距离模型,用于计算磨粒的随机移动量。并以陶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磨削破碎的指标,得出了表面破碎率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分析了砂轮速度与磨削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三维形貌建模 磨削破碎机理 平均间隔距离
下载PDF
激光抛光中金属表面的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涛 王杰 +2 位作者 姚涛 沈永辉 邢奔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8-1074,共7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激光抛光的作用机理,基于高斯热源对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对表面形貌模型进行了理论表述,使用三种模型的二维投影进行曲线积分的方法拟合材料表面轮廓,提出利用计算过渡表面的方法,将建模对象由单... 为了更好地研究激光抛光的作用机理,基于高斯热源对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对表面形貌模型进行了理论表述,使用三种模型的二维投影进行曲线积分的方法拟合材料表面轮廓,提出利用计算过渡表面的方法,将建模对象由单峰扩大到了整个光斑范围,利用外法线方向受定向激光辐照后升温去材的方法拟合表面的z轴向变化,通过z轴的变化来预测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最后使用ANSYS对不同形貌的材料表面进行激光辐照仿真,得出各种表面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不同的材料表面形貌对抛光效果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抛光 表面形貌建模 计算过渡表面 仿真
下载PDF
自由曲面零件表面形貌结构分析
8
作者 曾煜 裴圣华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1年第4期30-32,共3页
自由曲面是工业中复杂而又广泛存在的曲面,具有变曲率与不同的凹凸性,航空、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件外形,如汽车外形曲面、模具表面等均为自由曲面。常用的平面与圆柱面表面形貌模型难以适应于自由曲面。因此,文章根据自由曲... 自由曲面是工业中复杂而又广泛存在的曲面,具有变曲率与不同的凹凸性,航空、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件外形,如汽车外形曲面、模具表面等均为自由曲面。常用的平面与圆柱面表面形貌模型难以适应于自由曲面。因此,文章根据自由曲面的几何特征,研究自由曲面表面形成机理,定义了一种侧铣模式下的曲面形貌建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侧铣 曲面形貌建模技术
下载PDF
固结磨料流体动压磨削理论研究
9
作者 林彬 王波 +1 位作者 柳鹏飞 张晓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06-4012,共7页
为实现确定磨盘的磨削深度控制,减少加工中不同粒度工具的更换次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流体动压状态下的固结磨料加工工艺第一次被提出。在完成磨盘表面形貌建模的基础上,以磨盘和工件间隙中的磨削液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瞬态等温条件下的... 为实现确定磨盘的磨削深度控制,减少加工中不同粒度工具的更换次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流体动压状态下的固结磨料加工工艺第一次被提出。在完成磨盘表面形貌建模的基础上,以磨盘和工件间隙中的磨削液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瞬态等温条件下的流体润滑方程,并利用显示有限差分算法求得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动压力来控制磨削深度是可行的,因为液膜动压力随磨盘最大磨削深度的减小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布也趋于平坦;提高入口压力时,动压力明显增大,但也加剧了其分布的不均匀性;因为受制于磨盘表面形貌以及加工质量要求,转速对动压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压磨削 固结磨料 表面形貌建模 流体润滑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track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micro-plasma cladding process 被引量:1
10
作者 ZHOU Chen TIAN Wen-hua +2 位作者 ZHANG Qiao-xin LI Xue-wu TANG Ming-k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309-2319,共11页
The purpose wa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plasma cladd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geometry,microstructure and wear rate of cladding track).Self-fluxing ferrous allo... The purpose wa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plasma cladd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geometry,microstructure and wear rate of cladding track).Self-fluxing ferrous alloy powders were fabricated on Q235 substrate.Based on the uniform design,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was designed reasonably in the sample space,which greatly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costs.After a series of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all samples,but the average grain siz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wear rate.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cro-hardness,average grain size and wear rate of the track had also been investigated.Subsequently,an optimiz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with excellent wear rate under the geometric constraints.The correctness of optimization model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cladding optimization model GEOMETRY MICROSTRUCTURE wear rate uniform design
下载PDF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of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 Beneath Forest Canopies in the West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3
11
作者 LU Heng WEI Wen-shou +2 位作者 LIU Ming-zhe HAN Xi HONG W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1138-1153,共16页
Forest canopy reduces shortwave radiation and increases the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packs beneath forest canopies.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forest canopy may be changed by complex topography. In this pape... Forest canopy reduces shortwave radiation and increases the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packs beneath forest canopies.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forest canopy may be changed by complex topography. In this paper, w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the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 beneath forest at different canopy openness in the west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43°16'N, 84°24'E) during spring 2013. A sensitivit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way that terrain influenced the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 beneath forest canopies.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measurement datasets, including air temperature, incoming shortwave radiation above canopy, and longwave radiation enhanced by adjacent terrain, were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 beneath forest canop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on hourly scale and daily scale. The effect of longwave radiation enhanced by terrain was important than that of shortwave radiation above forest canopy with different openness except the 20% canopy openness. The longwave radiation enhanced due to adjacent terrain increases with the slope increase and temperature rise. When air temperature(or slope) is relatively low, thelongwave radiation enhanced by adjacent terrain is not sensitive to slope(or air temperature), but the sensitivity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snow cover area on sunny slope. The effect of longwave radiation is especially sensitive when the snow cover on sunny slope melts completely. The effect of incoming shortwave radiation reflected by adjacent terrain on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to snow beneath forest canopies is more slight than that of the enhanced longwave 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ing longwave radiation Snow beneath forest canopy Simulation model Complex topography Sensitivity stu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