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代彩色版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初探
- 1
-
-
作者
朱庆礼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喀什师范学院
-
出处
《艺海》
2014年第9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中国古代版画遗存入手,考察了彩色版画从简单的填涂套色到复杂的饾版套色的漫漫历史演进历程,试图整理出比较清晰的历史脉络,从而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创新提供可用的历史线索。
-
关键词
中国古代彩色版画
印刷技术
套印技术
-
分类号
J217
[艺术—美术]
-
-
题名薄油彩色版画技法
- 2
-
-
作者
范元和
-
出处
《美术向导》
1994年第3期1-4,26-27,共6页
-
文摘
薄油彩色版画技法范元和80年代初,我常到中国美术馆参观展览,被一些新型的版画所吸引,总觉得有一种不知是怎样搞出来的新颖感,感到兴奋、羡慕,那些众多的新技法的艺术冲击力极大地丰富了对主题、情节的观照。70年代,我在业余时间里搞过一些版画创作,那是一种普...
-
关键词
彩色版画
版画创作
中国美术馆
套色木刻
综合版画
范元
木刻刀
油画笔
野兽派
画面效果
-
分类号
J217
[艺术—美术]
-
-
题名走出迷雾——写在《贵州省首届版画大展》之后
- 3
-
-
作者
田军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92-93,97,共3页
-
文摘
贵州大多数美术家们在现今这个特定时期,还依然兢兢业业地团绕在美协麾下,热衷举办着一个个规模不等的主题画展。这些展览与画家个人经济利益无多直接联系。但其社会效益是很分明显的。1991年元旦开展的《贵州省首届版画大展》取得很好社会效益,就是明证。版画大展的开幕效果是画家们始料未及的。文化宫剧场和展厅塞得水泄不通,观者之多,来人之挤,与此盛况相似之景象,我只在八七年上海《中国油画大展》开展前见过。
-
关键词
版画创作
中国油画
黑白木刻
版画艺术
彩色版画
艺术专科学校
枕边书
热带丛林
艺术创造
前见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印刷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马五一
-
机构
荣宝斋党委
-
出处
《中国印刷》
2015年第B07期164-165,共2页
-
文摘
在荣宝斋三百多年悠久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一项业务荣宝斋继承发展了近一百二十多年,它与中国古代印刷术有着血脉的关系,这项业务就是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木版水印,史称"饾版拱花印刷术"也叫中国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是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中发展出来的,主要应用于中国书画的印刷复制,它不同于现代印刷技术中所用的各种彩色油墨印刷。木版水印这项技艺,自光绪丙申年(1896),荣宝斋在琉璃厂井院胡同二号设立了"荣宝斋贴套作"开始,木版水印业务发展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勾描、刻版、印刷等三个工艺步骤所组成。
-
关键词
木版水印
彩色版画
现代印刷技术
拱花
中国书画
印刷复制
油墨印刷
雕版印刷术
饾版
民族文化遗产
-
分类号
TS8-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荣宝斋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
- 5
-
-
-
出处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6年第6期5-6,共2页
-
文摘
为庆祝荣宝斋木版水印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更好推介和发扬这项技艺的影响力,2016年6月30日至7月10日在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届时将遴选不同时期木版水印制作精品展出,并举办讲座等系列活动。"木版水印",是"古代雕印版画印刷术"的继承和发展。古代彩色版画印刷,史称"饾版拱花术"。"木版水印"这一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
关键词
木版水印
彩色版画
拱花
制作技艺
现代印刷技术
饾版
日至
十竹斋
生产方法
雕版印刷
-
分类号
TS87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张根虎·绘画欣赏
- 6
-
-
作者
章乘
三保
-
出处
《中国商贸》
2012年第6期72-73,共2页
-
文摘
张根虎,号'石韵翁',1938年生于陕西长安县。'石韵画'创始人、陕西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自幼酷爱书画,拜著名画家秦宝山先生门下,他本人喜爱藏石,多次去青海、兰州黄河上游觅石。1988年开始研究探索石的自然机理,天籁般的趣韵,原生态的意境与中国山水画融为一体,呈现在宣纸上这一独特的绘画技法,开创了介于中国画、彩色版画、丙烯画等绘画风格之间新的画种——原生态石韵画。国内外多家电视台、刊物曾多次作了报道。石韵画被印尼、泰国、法国,上海、山东、甘肃。
-
关键词
意境
画种
绘画技法
技法(美术)
彩色版画
个人画展
艺术风格
绘画风格
手工纸
宣纸
-
分类号
F
[经济管理]
-
-
题名谈儿童版画教学
- 7
-
-
作者
杨景芝
李永永
-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
-
出处
《当代小书画家》
2004年第6期34-34,共1页
-
文摘
儿童版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儿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是其他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一、表现题材源于生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
-
关键词
儿童版画
走进大自然
培养儿童
版画创作
彩色版画
文化情景
可行性研究
特色学校
人文风情
套色版
-
分类号
G623.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版画语言的概括性之我见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陈九如
-
出处
《美苑》
CSSCI
1993年第Z1期17-18,40-41,共4页
-
文摘
概括、精炼之美是版画表现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大概由于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基于发展和成熟较早的黑白木刻表现特点之上,它似乎是版画与生俱来的,故而特色独具。对于其它画种(包括摄影)作品画面层次分明、简洁规整的处理以“版画效果”作为褒意形容,对于版画作品,概括则成为审美品评的重要准则,乃至有时强调到概括性强为艺术性高,是“以少胜多”;反之则为差,是“费力不讨好”。在当今版画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版画艺术表现以往从未涉及的领域,以期找到全新的表现语言之时,从新的文化层面上审视我们已习惯的对版画语言概括性的感觉、认识、经验、趣味,有益于产生新的理解,进而使其得到拓展。
-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黑白木刻
版画作品
色彩语言
审美意识
审美特征
创作版画
彩色版画
套色版画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版画发展的商业机制
- 9
-
-
作者
李忠翔
郝平
-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15,共1页
-
文摘
目前,谈到版画创作,我们不能回避版画的出路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版画展览不算少,但观众却不多;版画出版物发行量很小,专业刊物的维持甚为艰难;大量作品仅有一年或几年一度的展出,以若干报刊为数甚少的发表为出路,也实在狭小得可怜。版画艺术的发展,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回顾新兴版画运动发展的历程,在政治大革命的年代,它曾以传单和宣传品的形式,投入为国家民族的自由与尊严而战斗的行列,与广大民众相结合。今天,面对另一场更为深刻的经济大革命,版画又将何以处之?目前这个态势于版画艺术的发展是有利或是不利呢?
-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专业刊物
木口木刻
彩色版画
版画展
创作观念
艺术事业
审美视野
审美价值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笺谱溯源
- 10
-
-
作者
天穹
-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11期98-103,共6页
-
文摘
水流云在轩主人邓云乡先生在《北平笺谱旧事》中记载:"鲁迅先生编印此书时,曾与西谛先生在一封信中说:‘至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其实远远用不了这么长久,迄今虽然短短半个世纪,这《北平笺谱》早已是稀世之珍了。用鲁迅先生编印此书时的说法,是制造‘新古董’。‘新’而叫‘古董’;‘古董’而又名‘新’,其说法多么有意思呢?"
-
关键词
笺谱
书画扇面
一封信
拱花
萝轩变古笺
薛涛笺
邓云
程氏墨苑
彩色版画
邛池渔父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三)
- 11
-
-
作者
无敌星
-
出处
《少年读者》
2008年第11期47-47,共1页
-
文摘
前两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画"的笔和墨,有了笔墨就可以画画了。不过,若想画一幅名符其实的"中国画",却不是画在哪上都行的,而是需要一种专门的纸,这种纸叫做宣纸。宣纸是我国独有的用于"中国画"和书法的纸。这种纸既薄又软且很有韧性,是用很特殊的方法而且完全手工制造的。宣纸按性质一般分为两种:能渗化水墨的叫生宣,用于写意画;不渗化水墨的叫熟宣,用于工笔画。另外,还有皮纸、高丽纸和毛边纸等,这些纸的性质与生宣类似,并且结实便宜,初学者可从先用这些纸进行练习。
-
关键词
生宣
熟宣
写意画
周水子小学
手工制造
可从
大连市中山区
中心小学
彩色版画
指导教师
-
分类号
G624.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 12
-
-
作者
魏立中
-
机构
十竹斋艺术馆
-
出处
《世界遗产》
2015年第8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十竹斋是全世界最早的彩色印刷出版社,400年前创始人胡正言发明了饾版、拱花技术,是彩色版画印刷术的巅峰技艺。鲁迅先生收藏有《十竹斋笺谱》,盛赞其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后来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商议,重新翻刻《十竹斋笺谱》。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翻刻成绩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我曾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
关键词
十竹斋笺谱
木版水印
胡正言
彩色版画
拱花
饾版
浙江美术学院
潘天寿
中国美院
物质文化遗产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我的艺术探索
- 13
-
-
作者
沈柔坚
-
出处
《新美术》
1980年第2期19-24,共6页
-
文摘
一个画家所走的艺术道路以及画风的形成,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休戚相关,我所画与我所见所想的,也是紧相联系着。如果问我怎样爱起绘画的,在我脑子里即时会浮现出儿童时代为家乡(福建诏安)丰富多采的民间艺术所沉醉的情景。元宵佳节那五光十色的戏文和飞禽走兽的灯彩,端午节日那五彩缤纷的龙舟,以及庙堂里千姿百态的木雕、泥塑、壁画和建筑装饰等等,都曾使我看得入迷。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美,象股魔力吸住了我。回到家里,便情不自禁地凭着印象乱画着。
-
关键词
艺术探索
艺术道路
印象画派
版画艺术
诏安
彩色版画
木板画
对景写生
后期印象派
黑白木刻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