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4,共9页
四川蒲江县长秋山系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中的主簿山治,以太清观为中心的道教圣地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并且仍旧吸引着来自蒲江、眉山等地的香客。古老的主簿山治在清代成为了蒲江“八景”之一:“长秋仙迹”。从此,长秋山便是文人墨客向...
四川蒲江县长秋山系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中的主簿山治,以太清观为中心的道教圣地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并且仍旧吸引着来自蒲江、眉山等地的香客。古老的主簿山治在清代成为了蒲江“八景”之一:“长秋仙迹”。从此,长秋山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当地文人为长秋山和太清观写了不少诗词。然而,对这些文人而言,长秋山上的庙宇不但是游玩、吟诗的景点,同时也是他们朝圣的宗教归宿之地。由当地文人修建于1857年的凌虚阁(三圣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山上保存的碑文,凌虚阁的修建是儒家学者兼戏曲大师彭体元(1769—1857)的遗愿。这座庙宇是道教宫观、风水地标及读书空间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凌虚阁为例,探讨清代文人与道教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史
碑铭
长秋山
彭体元
长秋山建修凌虚阁碑序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机构
柏林洪堡大学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4,共9页
文摘
四川蒲江县长秋山系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中的主簿山治,以太清观为中心的道教圣地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并且仍旧吸引着来自蒲江、眉山等地的香客。古老的主簿山治在清代成为了蒲江“八景”之一:“长秋仙迹”。从此,长秋山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当地文人为长秋山和太清观写了不少诗词。然而,对这些文人而言,长秋山上的庙宇不但是游玩、吟诗的景点,同时也是他们朝圣的宗教归宿之地。由当地文人修建于1857年的凌虚阁(三圣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山上保存的碑文,凌虚阁的修建是儒家学者兼戏曲大师彭体元(1769—1857)的遗愿。这座庙宇是道教宫观、风水地标及读书空间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凌虚阁为例,探讨清代文人与道教的互动。
关键词
道教史
碑铭
长秋山
彭体元
长秋山建修凌虚阁碑序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