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燧石石制品的技术、功能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意愿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1,共10页
对彭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燧石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表明石器技术属典型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与北方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特征相近。微痕分析显示石制品使用率较高,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对象以动物软性物质居多,推测其主要用于... 对彭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燧石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表明石器技术属典型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与北方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特征相近。微痕分析显示石制品使用率较高,运动方式以切割和刮为主,加工对象以动物软性物质居多,推测其主要用于食物资源的处理。"细小石器"个体形态普遍较小的特点主要是受石料性能影响的结果,也反映了这一区域先民在原料开发利用策略上的变化。它作为一个文化因素共存于澧阳平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应是打制石器传统的延续,这种现象也见于华南、华北的很多同时期文化遗存中,因此以往过分强调"细小石器"作为文化纽带的认识可能有必要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头山遗址 细小石器 技术类型学 微痕分析
原文传递
对彭头山遗址社会性质的一点思考——与《彭头山遗址生活单位性质蠡测》的商榷
2
作者 徐自强 《长江文明》 2014年第3期92-96,共5页
本文以我国考古材料为证据的古史发展系列为视角,通过对彭头山遗址社会性质的一系列讨论,认为《彭头山遗址生活单位性质蠡测》一文中提出的彭头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遗址的提法是靠不住的,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彭头山遗址 社会性质 氏族社会 商榷
原文传递
彭头山稻作农业非贾湖传播论──对曹柯平《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的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安强 《农业考古》 2000年第3期73-76,8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稻作农业 农业起源 彭头山遗址 贾湖遗址
下载PDF
彭头山、贾湖应该有“水田”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一 《农业考古》 2000年第3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彭头山遗址 贾湖遗址 水田考证 农田水利设施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稻谷遗迹和城市遗址在常德发现
5
作者 龙子 《武陵学刊》 1995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稻谷壳 古城遗址 城市建筑 农业文明 遗迹 洞庭湖区 彭头山遗址 历史丰碑 中国文字 一夫一妻
下载PDF
彭头山文化史前精神文化简述
6
作者 洪国玲 刘俊男(指导)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0期56-57,共2页
本文以彭头山文化中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的精神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考古发掘中的遗迹遗存,在葬俗、原始宗教崇拜、哲学思维、艺术题材和技术工艺五个方面,探索其各自的特点和相互的联系。
关键词 彭头山文化 彭头山遗址 八十垱遗址 精神文化
下载PDF
株洲原始稻作与炎帝文化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登高 刘志一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炎帝文化 稻作农业 药用野生稻 丘陵地区 株洲地区 彭头山遗址 古栽培稻 原始先民 农业考古 洪水泛滥
下载PDF
大米的历史、生产、消费及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声俭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共2页
1大米的历史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址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大约有12000~14000年;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8000多年;最早的炭化大米实物在河南省舞... 1大米的历史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址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大约有12000~14000年;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8000多年;最早的炭化大米实物在河南省舞阳市贾湖文化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7000-8000年;最早的稻田在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6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大米 历史 彭头山遗址 生产 消费 湖南省 玉蟾岩
下载PDF
在北纬30°线两侧——长江流域人类早期文明前景透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正明 《长江论坛》 1996年第6期62-63,共2页
我曾经说,人类的早期文明带在北纬15°至45°之间。这个判断有史实作依据,比前人所讲的“北温带”要准确一些。须知,旧大陆的文化摇篮和文明古国,没有一个不在这条纬度带里面。 这条纬度带的中轴线,显而易见,是北纬30°线... 我曾经说,人类的早期文明带在北纬15°至45°之间。这个判断有史实作依据,比前人所讲的“北温带”要准确一些。须知,旧大陆的文化摇篮和文明古国,没有一个不在这条纬度带里面。 这条纬度带的中轴线,显而易见,是北纬30°线。 我们不妨做一次假想的“早期文明之旅”:以尼罗河三角洲为起点,用现代的交通工具,从西向东,横贯旧大陆,去看看在北纬30°线两侧有哪些早期文明的遗存。 启程不久,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在东经约31°,几乎紧贴着北纬30°线,有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是金字塔之王,原高146米,今高136米。它的东南面有古王国时期的埃及都城孟菲斯,它的东北面是现在的开罗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北纬30° 早期文明 人工栽培 纬度带 金字塔 旧大陆 彭头山遗址 耶路撒冷 河姆渡遗址
下载PDF
古桥 流水 人家——三峡湖北库区地面文物一瞥
10
作者 汤羽扬 《中国三峡建设》 2006年第2期37-43,共7页
长江与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下游有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游有9500年前的江西仙人洞遗址、8500年的的湖南彭头山遗址,上游的三峡有著名的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和巫山猿人遗址。长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 长江与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下游有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游有9500年前的江西仙人洞遗址、8500年的的湖南彭头山遗址,上游的三峡有著名的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和巫山猿人遗址。长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文明走向,峡江的山水间的石刻、古桥、寺庙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而沿江而建的古民居,则向我们诉说着峡江先民的山水情结和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文物 湖北库区 三峡 古桥 河姆渡遗址 流水 长江下游 中华民族 彭头山遗址 猿人遗址
下载PDF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向安强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47,共10页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向安强学界周知,在以往的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研究中,学者们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云贵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近年来,由于长江中游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开始注意到长江中游在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研究中的...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向安强学界周知,在以往的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研究中,学者们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云贵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近年来,由于长江中游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开始注意到长江中游在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研究中的应有地位,甚至有新观点认为长江中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稻作农业 稻作遗存 稻作起源 农业考古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遗存 稻谷壳 彭头山遗址
下载PDF
日本农耕民俗文化与湖湘农耕文化之比较
12
作者 蒋静 朱乐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1-263,共3页
一、引言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随着一九八八年,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九千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二千多年。一九九三年,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 一、引言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随着一九八八年,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九千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二千多年。一九九三年,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一万四千至一万八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 日本 彭头山遗址 湖南省 古栽培稻 玉蟾岩 世界
下载PDF
关于稻作起源与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云峰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246-254,共9页
关于稻作起源与传播的思考浙江衢州市徐云峰目前,有关中国稻作起源说,不下十一种之多[1],可谓百花开放。一、关于最早年代的探讨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以显赫地位,报导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哈蟆洞、又称玉蟾洞,出... 关于稻作起源与传播的思考浙江衢州市徐云峰目前,有关中国稻作起源说,不下十一种之多[1],可谓百花开放。一、关于最早年代的探讨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以显赫地位,报导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哈蟆洞、又称玉蟾洞,出土1万众年前古稻谷。曾有文章认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细石器 稻作起源地 贾湖遗址 彭头山遗址 马陵山 裴李岗文化 野生稻 文物考古工作 中国栽培稻
下载PDF
湖南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的特点
14
作者 雷建军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湖南版 活动课 贴近生活 山顶洞 长江流域 长沙走马楼 彭头山遗址 文景之治 开发江南
下载PDF
彭头山文化的来源与澧阳平原的旧新石器过渡
15
作者 李文成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到本地更新世末期狩猎采集人群文化的延续和创新,也同样可以看到来自潕水文化群的狩猎采集者、南岭—武夷山一线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洞穴人群的文化汇入。这一现象表... 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到本地更新世末期狩猎采集人群文化的延续和创新,也同样可以看到来自潕水文化群的狩猎采集者、南岭—武夷山一线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洞穴人群的文化汇入。这一现象表明了彭头山文化人群与文化的多元性,也反映出澧阳平原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头山遗址 澧阳平原 旧新过渡 多元性
原文传递
洞庭湖区的早期农业文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介钧 《华夏考古》 1997年第1期25-29,24-113,共7页
A great deal of rice remians have been unearthed from 8000 to 9000 years old site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It indicates that, this paper believes, this area had already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 A great deal of rice remians have been unearthed from 8000 to 9000 years old site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It indicates that, this paper believes, this area had already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us the earliest cultivation of rice should be earlier and may have been in the area of lower 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稻作农业 栽培稻 硅酸体 普通野生稻 新石器时代早期 彭头山遗址 稻谷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辉 《寻根》 1996年第2期36-38,共3页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赵辉素来被封建史家视力苗蛮之域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在今天的考古学家看来,却是人杰地灵、史前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西起西陵峡口,北至桐柏山脉南麓,南抵洞庭湖滨,是一十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赵辉素来被封建史家视力苗蛮之域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在今天的考古学家看来,却是人杰地灵、史前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西起西陵峡口,北至桐柏山脉南麓,南抵洞庭湖滨,是一十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个地区内成长发展起来的史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史前文化 屈家岭文化 大溪文化 文明化 石家河文化 城垣建筑 文化面貌 彭头山遗址 田野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