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的脑结构影像学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汤艳清 谢光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但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解剖环路(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本文将...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但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解剖环路(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本文将综述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以及抑郁症在这—神经解剖环路的变化,其中主要闸述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的变化,还将探讨早期、反复发作抑郁症脑结构变化的可能的机制以及抑郁症是脑结构异常的原因还是结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结构影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以线性、面积、体积、容积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的结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5117-5121,共5页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神经结构影像学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睿 刘扬 +1 位作者 陈伟红 吕佩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3-777,共5页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的患病人数、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通过神经结构影像学方法探讨认知障碍更为直接客观的形态学改变,这对早期诊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并推迟甚至阻止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的患病人数、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通过神经结构影像学方法探讨认知障碍更为直接客观的形态学改变,这对早期诊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并推迟甚至阻止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脑萎缩、血管损伤、皮质下核变性及脑室增宽等神经结构影像学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结构影像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路易体痴呆 额颞叶变性 轻度认知障碍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的结构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 秦鼎 顾启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的结构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16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分组,分为A组(无认知功能障碍,85例)与B组(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的结构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16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分组,分为A组(无认知功能障碍,85例)与B组(认知功能障碍,7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结构影像学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2型糖尿病、脑白质病变(WM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A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所占比例高于A组,腔隙性脑梗死(LI)病灶计数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LDL-CH是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LDL-CH是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LI病灶计数可作为脑小血管病的预测标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从而预防脑小血管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结构影像特征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弱视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可(综述) 赵莲萍(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9-1312,共4页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期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其神经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应用神经影像技术对弱视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探索,可望为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因此,本文就当前神经影像学技术在弱视中的研...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期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其神经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应用神经影像技术对弱视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探索,可望为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因此,本文就当前神经影像学技术在弱视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磁共振成像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结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美妮 李梓浩 +1 位作者 郭永明 尹昌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25-328,共4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及混合性痴呆这一过程^([1])。神经影像学是VCI研究和诊断的基...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及混合性痴呆这一过程^([1])。神经影像学是VCI研究和诊断的基础,常应用于评估血管病变的程度、位置以及类型^([2]),能更直观地观察VCIND的生物学特征及脑结构改变,可能对于VCIND的早期诊断、VaD发展进程的干预以及避免不良预后具有极大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结构影像学方法在VCIND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结构影像 混合性痴呆 结构 血管性痴呆 神经影像 早期诊断 血管病变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翠松 李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变的风险很高。神经影像学在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评价、早期诊断、预测病程及监测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慢性失眠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菊 张轩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5期9-12,共4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失眠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常见的社会健康问题。失眠障碍的颅脑结构影像并无明显异常,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脑的研究进入一个可视化的时代,神经功能影像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失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失眠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常见的社会健康问题。失眠障碍的颅脑结构影像并无明显异常,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脑的研究进入一个可视化的时代,神经功能影像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失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利用神经影像技术针对慢性失眠的发病机制、认知损害和情感异常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影像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汪青山 毛江洪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8期104-108,111,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常隐匿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最终死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城 李文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轻度认知障碍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它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很高。神经影像学在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评价、早期诊断、预测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及检测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失眠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燕燕 赵莲萍 黄刚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期62-65,共4页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慢性I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亦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及情感障碍。研究表明ID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异常。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ID的研究,能客观、...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慢性I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亦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及情感障碍。研究表明ID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异常。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ID的研究,能客观、间接地反映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异常,可为阐明ID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为I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因此,该文就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在ID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了解其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应行 陈自谦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2033-2036,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对其早期诊断及病理生理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多模态影像学在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代谢影像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舒瑜 罗泽斌 +1 位作者 罗树存 陈晓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3期447-452,共6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神经发育障碍,具有复杂的遗传病因,结构和功能影像学明显提高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另外,纹理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及有关精神分裂症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神经发育障碍,具有复杂的遗传病因,结构和功能影像学明显提高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另外,纹理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及有关精神分裂症纹理分析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纹理分析
下载PDF
强迫症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甜美 王国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4-96,100,共4页
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存在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并提出了强迫症眶额叶-纹状体“情感”环路和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执行”环路异常。本文对近年来这两个环路各个脑区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为研究强迫症神经... 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存在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并提出了强迫症眶额叶-纹状体“情感”环路和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执行”环路异常。本文对近年来这两个环路各个脑区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为研究强迫症神经解剖结构的病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 形态测量 结构影像
下载PDF
抑郁症脑结构影像学和基因组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婧 姚志剑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5,共2页
抑郁症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常见精神疾病,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严重者甚至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一直为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晰,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 抑郁症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常见精神疾病,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严重者甚至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一直为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晰,一般认为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非侵入性神经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基因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得到较多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抑郁症研究中脑结构影像学、部分重要候选基因两方面的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影像 抑郁症 基因组 神经影像技术 反复发作性 精神疾病 自伤行为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卒中后抑郁的结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学勇 尚志越 王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2期2423-2426,共4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后遗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功能恢复。对PSD病因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无一致结论。PSD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包括卒中损伤部位、卒中侧别、脑白质病变等方...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后遗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功能恢复。对PSD病因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无一致结论。PSD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包括卒中损伤部位、卒中侧别、脑白质病变等方面,有望为PSD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本文对近年来PSD的结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结构影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功能和结构影像学评价: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娄宝辉 崔亚东 陈敏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682-2687,共6页
目的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的影像学meta分析。方法纳入PubMed, 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截至2018年8月)发表相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的影像学技术为经胸超声(TT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目的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的影像学meta分析。方法纳入PubMed, 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截至2018年8月)发表相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的影像学技术为经胸超声(TT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术(MRI)。临床研究终点主要含心脏功能和结构两大部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面积(IS),危险区(AAR)和心肌拯救指数(MSI);心肌水肿(ME);微血管阻塞(MVO)及其发生率。由于存在潜在的临床异质性所有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采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9篇RCTs共计920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IPC并不明显改善LVEF [加权均差(WMD)=1.47, P=0.20, I^2=82.0%)和MSI(WMD=0.09, P=0.16,I^2=94.0%),亦无法降低IS(WMD=-2.03, P=0.11, I^2=72.0%)和AAR(WMD=2.00, P=0.65, I^2=95.0%);尽管RIPC不能减少MVO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84,P=0.25, I^2=55.0%],但其可以减轻MVO的程度(WMD=-0.28, P <0.00001)。RIPC对ME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WMD=-5.52, P=0.002,I^2=0.0%)。结论本Meta分析的研究有关影像学评价的结果显示,RIPC不能明显改善术后LVEF和MSI,及降低IS和AAR;但其在MVO和ME方面其可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 功能和结构影像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强 康永军 王新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284-1287,共4页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介于痴呆和正常健康老龄之间的以偶然发生的记忆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功能损害状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结构磁共振影像学和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旨在对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介于痴呆和正常健康老龄之间的以偶然发生的记忆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功能损害状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结构磁共振影像学和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旨在对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继而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向老年性痴呆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婷婷 刘鹏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常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逐年增加。影像学方法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技术,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脑成像研究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淀粉样蛋白成像
原文传递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老年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国良 王芒 +1 位作者 王林钦 关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67-69,72,共4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老年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固定治疗的50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中青年组(...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老年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固定治疗的50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中青年组(男性≤50岁,女性≤45岁,n=22)和老年组(男性>50岁,女性>45岁,n=28)。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影像学结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青年组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低于老年组,术后1、6、12个月的NDI评分低于老年组,术后1、6、12个月的JOA评分高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术后6、12个月的C2~C7 Cobb角、上邻近节段ROM大于老年组(P<0.05)。术后12个月,中青年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老年组,Cage沉降率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治疗中青年单节段颈椎病相对老年群体更为有效,可有效缓解早期术后疼痛,改善术后影像学结构,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单节段 中青年 颈前路减压 零切迹自锁融合器 影像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