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青春影像小说中词语超常搭配现象——以《校服的裙摆》、《月亮的孩子》为例
1
作者 李琰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2-38,共7页
青春影像小说是当代流行于青少年之中的一种特别的文学现象。本文以青春影像小说中的词语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青春影像小说中的词语超常搭配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述补结构这四种句法结构中的分布及表现,并进一步... 青春影像小说是当代流行于青少年之中的一种特别的文学现象。本文以青春影像小说中的词语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青春影像小说中的词语超常搭配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述补结构这四种句法结构中的分布及表现,并进一步从语用修辞效果、语用心理和语用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同时,探讨青春影像小说透过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所折射出来的当代青少年无奈与顽强、叛逆与孤独和不懈追求梦想的心理特征和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影像小说 超常搭配 语法形式 语用分析
下载PDF
关于“家庭,住宅,家”的一次实验性探索--以影像化小说为研究方式
2
作者 程婧如 布兰登·卡林 玛丽亚·派斯·冈萨雷斯 《新建筑》 2016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立足于"家庭,住宅,家"这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Tropicality访问学校的研究实践为例,介绍了基于"影像化小说"的一种实验性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一访谈一制作图解一影像记录一论题设... 立足于"家庭,住宅,家"这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Tropicality访问学校的研究实践为例,介绍了基于"影像化小说"的一种实验性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一访谈一制作图解一影像记录一论题设定一讨论"这一过程,建构一种局外人的视角,探索一种有效的方式,以解读与家的观念和家的物理空间相联系的背景中的趋势、社会经济结构和居住者对自身身份的认知。最后以哥斯达黎加的文化和社会为背景,探讨了家庭的概念和实体空间里的性别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住宅 影像小说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经典小说影像化的伦理诉求——以《道林·格雷》为例
3
作者 郑少敏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1期81-82,共2页
消费社会衍生消费文化,针对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众多影片片面地迎合大众消费需求,导致伦理缺失所引发的诟病现象,本文以导演奥利弗·帕克对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经典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改编的影片《道林·... 消费社会衍生消费文化,针对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众多影片片面地迎合大众消费需求,导致伦理缺失所引发的诟病现象,本文以导演奥利弗·帕克对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经典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改编的影片《道林·格雷》为例,剖析影片在消费文化及伦理诉求上的双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小说影像 伦理诉求
下载PDF
文字叙事与影像叙事——以《可爱的骨头》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万惠蓉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叙事方式,但二者也有相通的审美意义和叙事效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叙事不一定高于或者低于小说本身的文字叙事。成功的改编往往使二者各显神通又相得益彰。通过对小说《可爱的...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叙事方式,但二者也有相通的审美意义和叙事效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叙事不一定高于或者低于小说本身的文字叙事。成功的改编往往使二者各显神通又相得益彰。通过对小说《可爱的骨头》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与电影所显示的不同的叙事魅力,阐明电影改编是对文学原著的再创造,既和原著呈现多重交叉的互文性关系,又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影像 小说 电影 叙事
下载PDF
论李碧华的轮回叙事 被引量:3
5
作者 凌逾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7,共11页
作家的影像思维和编剧身份能给小说叙事带来创意。李碧华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时空快速切换法,正好与其善写的轮回穿越叙事契合,中西时空符号呼应。其善于向中国传统戏曲取经,善于将经典元素转世,化为当世新意,开辟出剧中剧叙事法。其让经... 作家的影像思维和编剧身份能给小说叙事带来创意。李碧华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时空快速切换法,正好与其善写的轮回穿越叙事契合,中西时空符号呼应。其善于向中国传统戏曲取经,善于将经典元素转世,化为当世新意,开辟出剧中剧叙事法。其让经典女性形象转世再生;然而女作家建构女性意识,总被男导演不经意解构,导致理念建构和叙事方式的差异。显然,轮回叙事能开拓出多元的新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回叙事 穿越时空 剧中剧 性别转世 影像小说
下载PDF
“语言”和“影像”,或“文学”和“电影”——费穆、布莱松、朗西埃 被引量:4
6
作者 应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7,共10页
从所谓的"电影语言"的观念来看,我们常常被教导的是,已经用影像传达出来的东西,就不需要用文字、用旁白来再传达一遍。可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也好,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扒手》也好,旁白所传达的信息跟影像所提示的信... 从所谓的"电影语言"的观念来看,我们常常被教导的是,已经用影像传达出来的东西,就不需要用文字、用旁白来再传达一遍。可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也好,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扒手》也好,旁白所传达的信息跟影像所提示的信息完全重复的场面屡屡出现,而且常常正是这样的描写,构成了影片最富有魅力的时刻。本文追踪安德烈·巴赞对布莱松的评述,解读雅克·朗西埃的相关论述,对"语言"/"影像"以及"文学"/"电影"之间的复杂多重关系的一个侧面做出素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 乔治·贝尔纳诺斯 “演员”/“模特儿” “狩猎” 小说影像性/电影的文学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