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俞丽婷 徐哲丰 +4 位作者 栾涛 于永涛 徐胜利 洪翔 张启辉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72-1074,1078,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像学尿动力检查(VUD)在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UD对126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致病原因及VUD影像学特点,指导进一步治疗。结果 126例患者检查结果:(1)膀胱出口梗阻95例,其... 目的 探讨影像学尿动力检查(VUD)在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UD对126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致病原因及VUD影像学特点,指导进一步治疗。结果 126例患者检查结果:(1)膀胱出口梗阻95例,其中膀胱颈梗阻28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 6例;尿道远端狭窄61例;(2)膀胱外肿块压迫3例;(3)膀胱脱垂18例;(4)尿道憩室10例,憩室伴结石1例。结论 VUD通过尿动力数据与同步影像结合分析,为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提供准确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复杂性下尿路感染 诊断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U形缝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昊 徐卫丽 +3 位作者 张凯 王俊勇 魏金星 文建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0,共1页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较好地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及对上尿路的影响。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尿动力学检查的基础上可以提供更详实、客观的数据和临床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较好地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及对上尿路的影响。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尿动力学检查的基础上可以提供更详实、客观的数据和临床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16例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共37例行U形缝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新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膀胱术后 U形缝合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价值 应用 郑州大学
原文传递
超声影像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小卿 马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64-65,68,共3页
关键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诊断 女性 尿失禁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影像尿动力学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宁武静 黄邦高 +1 位作者 王超英 缪锦芬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06-407,共2页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检查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技术,可在测定膀胱压力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同时显示与摄录下尿路X线动态变化图形。通过同时显示和记录膀胱尿道形态的动态变化。...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检查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技术,可在测定膀胱压力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同时显示与摄录下尿路X线动态变化图形。通过同时显示和记录膀胱尿道形态的动态变化。将能更准确了解下尿路潜在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能更准确地揭示膀胱尿道功能和其形态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尿路梗阻 尿功能障碍 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参数 病理生理改变
下载PDF
非完全同步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的配合与护理
5
作者 王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2439-2440,共2页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用于检查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技术。它将膀胱、尿道的解剖形态通过透视、拍片记录下来,与尿动力学检查记录的膀胱内压力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更准确形象地反映患者下尿路的功...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用于检查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技术。它将膀胱、尿道的解剖形态通过透视、拍片记录下来,与尿动力学检查记录的膀胱内压力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更准确形象地反映患者下尿路的功能状态。由于该检查技术条件要求高,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又很多,如尿量、性别、年龄、体位、尿管及各器械物品的插入与连接等正确与否、测定环境和心理等,因此检查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检查结果是否满意,做好检查前、中、后的配合与护理是关键。我院自2005年3月-2008年11月共行450例非完全同步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现将检查时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配合 护理
原文传递
多系统萎缩的泌尿生殖系功能障碍5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洋 廖利民 +2 位作者 鞠彦合 付光 吴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认识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泌尿生殖系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方法报告5例多系统萎缩病例。结果多系统萎缩在泌尿生殖功能障碍上表现为排尿困难、夜间尿频、尿急阳痿等。特征性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是残余尿大于100 ml,逼尿... 目的认识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泌尿生殖系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方法报告5例多系统萎缩病例。结果多系统萎缩在泌尿生殖功能障碍上表现为排尿困难、夜间尿频、尿急阳痿等。特征性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是残余尿大于100 ml,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测压早期出现膀胱颈开放,括约肌肌电图改变有出现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s)持续时间超过13 ms,多相波大于60%,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桥小脑呈"十"字退变。结论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所致的临床病变,而其中一些萎缩部位在控制泌尿生殖系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泌尿生殖系改变与膀胱出口梗阻病变相似,如进行合理的辅助检查,可提高早期多系统萎缩诊断,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尿生殖系功能障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影像尿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蔡腾 彭强 +2 位作者 王冰一 刘涛 张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患者影像尿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其与损伤程度、损伤水平及治疗方案制订的关系。方法103例TSCI患者均行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损伤水平为颈髓损伤31例,胸腰髓损伤26例,骶髓下损伤46... 目的观察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患者影像尿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其与损伤程度、损伤水平及治疗方案制订的关系。方法103例TSCI患者均行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损伤水平为颈髓损伤31例,胸腰髓损伤26例,骶髓下损伤46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标准进行分类,损伤程度为完全性脊髓损伤39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64例。103例患者均行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sphincter dyssynergia,DSD)、逼尿肌无反射、逼尿肌有收缩、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感觉缺失、肾积水发生情况及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比较不同损伤程度和损伤水平TSCI患者影像尿流动力学特征,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1年后复查影像尿流动力学,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尿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03例TSCI患者中,DO/DSD 48例(46.6%),逼尿肌无反射51例(49.5%),逼尿肌有收缩4例(3.9%),低顺应性膀胱40例(38.8%),膀胱感觉缺失58例(56.3%),肾积水7例(6.8%),最大逼尿肌压力为(39.6±23.2)cm H_(2)O,最大膀胱容量为(316.4±101.7)mL。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76.9%)高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3.8%)(χ^(2)=10.840,P=0.001),DO/DSD(51.3%)、逼尿肌无反射(48.7%)发生率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3.8%、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髓损伤和胸腰髓损伤患者DO/DSD发生率(71.0%、61.5%)、最大逼尿肌压力[(47.4±26.1)、(49.5±28.2)cm H_(2)O]均高于骶髓下损伤患者[21.7%、(25.2±13.5)cm H_(2)O](P<0.05),逼尿肌无反射发生率(19.4%、38.5%)、最大膀胱容量[(281.7±118.3)、(279.1±117.4)mL]均低于骶髓下损伤患者[76.1%、(362.8±70.3)mL](P<0.05);胸腰髓损伤患者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57.7%)高于骶髓下损伤患者(26.1%)(P<0.05);颈髓损伤患者DO/DSD、逼尿肌无反射、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及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与胸腰髓损伤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患者随访至2021年6月,随访完成97例,失访6例。抗胆碱能药物联合间歇性清洁导尿39例,其中1例因治疗效果不佳改为骶神经调节术联合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壁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间歇性清洁导尿2例;骶神经调节术联合间歇性清洁导尿4例;单纯间歇性清洁导尿27例;手法辅助排尿或叩击排尿14例;留置导尿11例。36例患者治疗1年后复查影像尿流动力学,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33.3%)低于治疗前(58.3%)(χ^(2)=4.531,P=0.033),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63.9%)高于治疗前(38.9%)(χ^(2)=4.503,P=0.034)。结论骶髓上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DO/DSD,膀胱顺应性降低,最大逼尿肌压力增高和最大膀胱容量减小,依据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保护上尿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膀胱顺应性
原文传递
应用α受体阻断剂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东 廖利民 +4 位作者 胡洋 鞠彦合 付光 吴娟 梁文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在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患者中应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夫唑嗪,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9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口服阿夫唑嗪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服药方法是口服阿夫唑嗪每日1次,每次10mg,睡前服用,共治疗12周。其中同... 目的在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患者中应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夫唑嗪,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9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口服阿夫唑嗪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服药方法是口服阿夫唑嗪每日1次,每次10mg,睡前服用,共治疗12周。其中同时服用肌松药如巴氯芬和/或地西泮有44例。通过对治疗前后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获得的平均最大尿道压力(MUP),平均残余尿量(MRUV),平均膀胱颈开放程度(MBNO)—后尿道直径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阿夫唑嗪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空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服药12周后,109例患者有8例(7%)因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不能耐受退出观察;其余101例患者最大尿道压力从(69.20±22.97)cmH2O下降到(57.18±19.41)cmH2O,膀胱颈开放程度从(6±5)mm增加到(7.67±4.89)mm、残余尿量从(120±30)ml降低到(96.0±25.5)ml,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单独服药与联合用药2组间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夫唑嗪可以降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尿道压力,减少残余尿量,改善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阿夫唑嗪 神经源性膀胱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其他
9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8年第3期281-282,共2页
脊髓发育不良患儿尿路功能的早期评价和处理;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尿路功能障碍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男性性功能障碍 脊髓发育不良 高泌乳素血症 腹膜后间隙 诊断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东 王佳文 +5 位作者 孟令峰 赵爽怿 周云鹤 褚欣 伍建业 张耀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的17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的17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es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form-20,PFDI-20)评分、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form-7,PFIQ-7)评分变化。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254.1±54.6)min,术中出血量20(20,25)mL。术前8例患者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逼尿肌过度活动消失或大幅减少。术后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急迫尿意容量、膀胱最大测压容量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患者术后盆底结构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患者PFDI-20评分、PFIQ-7评分较术前降低【13(8,26)分vs.107.0(70.5,130.5)分;11.0(5.5,15.0)分vs.106.0(87.5,149.0)分,P<0.001】。术后随访3~36个月,期间1例患者出现阴道前壁脱垂,后于全麻下行补片植入术,术后恢复顺利;其余患者未出现脱垂复发。术后评估POP-Q分度均降为0~I度。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视野和操作上具有优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作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