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幕观影背后的受众接受:影像的想象共同体与文化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梓 王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弹幕观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它作为融媒体时代产物通过文本增殖改变了传统观影的静态体验,让观众可以实时参与到视频内容的讨论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使得电影观赏变得更加社交化;通过... 弹幕观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它作为融媒体时代产物通过文本增殖改变了传统观影的静态体验,让观众可以实时参与到视频内容的讨论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使得电影观赏变得更加社交化;通过想象形成的共同体也令弹幕观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享性与开放性的弹幕文化。参与性的仪式性特征也使弹幕观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观影 受众接受 共同体想象 仪式行为
下载PDF
论影像的“想象共同体”:感性、理性和神性——互联网时代下的影像文化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冬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9-192,共4页
影像以及网络,正在构成另一种不同于印刷时代的"想象共同体"——这是跨越民族和国家的边界、一种基于虚构的、非地理学意义上的疆域重构,是在影像的感性、理性和神性(spirit)意义上重新组合而成的"共同体",承载着... 影像以及网络,正在构成另一种不同于印刷时代的"想象共同体"——这是跨越民族和国家的边界、一种基于虚构的、非地理学意义上的疆域重构,是在影像的感性、理性和神性(spirit)意义上重新组合而成的"共同体",承载着伦理、哲学和美学价值。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感性、理性审美经验,以及伦理、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观众成为不同的影像的"想象共同体"成员,即"想象的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欲望 影像的“想象共同体” “想象的族群”
原文传递
构建“反景观化”的“想象共同体”——关于东北的非虚构写作
3
作者 于文秀 徐宏任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在东北全面振兴和“东北文艺复兴”的时代文化语境下,众多优秀的作家倾注了自我情感集中书写东北。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铁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东北文艺复兴”的进程。值得重视的是,还有一批作者以自己... 在东北全面振兴和“东北文艺复兴”的时代文化语境下,众多优秀的作家倾注了自我情感集中书写东北。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铁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东北文艺复兴”的进程。值得重视的是,还有一批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生活观察为对象,以非虚构的姿态创作出一批有别于上述内容的有关东北的作品,如贾行家的《尘土》、孙且的《有一个地方叫“偏脸子”》、张瑞的《圣地工人村》、小杜的《人间漂流》、梅英东①的《东北游记》、伊险峰和杨樱的《张医生与王医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自我情感 文艺复兴 想象共同体 三剑客 景观化 文化语境 游记
下载PDF
智媒时代国家认同图式的挑战与再塑——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4
作者 汪永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国家认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需要国家共同体与民众个体的双向互动。增进民族情感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核心要义,以时空维度建构“想象的共同体”是实现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延续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历史逻辑,... 国家认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需要国家共同体与民众个体的双向互动。增进民族情感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核心要义,以时空维度建构“想象的共同体”是实现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延续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历史逻辑,重构认同图式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时代诉求。从打破传统桎梏到发挥新时代新技术优势,互联网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一个载体和工具,更是国家认同图式的时代创新,同时也助力“想象的共同体”的重构与再塑。在数字场域下,信息化、碎片化也带来一定的挑战,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如何利用智媒技术凝聚共同体价值共识并强化国家认同感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实现命运共同体。唤醒网络空间中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推动对国家共同体的群体认同,不仅有利于达成集体价值共识,更能激发广大民众共通一体的想象,共享历经时代升华后的共同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想象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智媒时代
下载PDF
民族主义者叶芝的共同体影像
5
作者 宋建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276-285,共10页
叶芝主张,在现有的社会制度框架下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在此前提下,挖掘与弘扬爱尔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英雄主义的照耀下,建立一个田园式的共同体。为长远计,叶芝主张挖掘并丰富民族的哲学体系,以此为基础,面向同胞广施教育,提高... 叶芝主张,在现有的社会制度框架下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在此前提下,挖掘与弘扬爱尔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英雄主义的照耀下,建立一个田园式的共同体。为长远计,叶芝主张挖掘并丰富民族的哲学体系,以此为基础,面向同胞广施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确保爱尔兰民族兴盛成为永世大业。叶芝的民族文化运动目标没有实现,但其影响极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民族主义者 共同体影像
下载PDF
从“媒介可供性”视角看电视传媒在“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6
作者 张志君 张涵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构建和谐世界,有必要推进“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设。妈祖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其“想象共同体”建构过程中还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构建和谐世界,有必要推进“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设。妈祖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其“想象共同体”建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时间”“理论”等方面如何进一步拓展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分别从“议程设置可供性”“舆论引导可供性”以及“平台可供性”三个维度探析了电视传媒在服务“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乃至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 电视 传媒
下载PDF
影像民族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7
作者 熊迅 萧颖霖 《现代视听》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影像民族志是一种特殊的影像文本和视听文献,基于人类学学术视角和民族志规范进行制作。本文以中国影像民族志的制作和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像民族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功能和意义。影像民族志首先以社会历史科学的样态参与... 影像民族志是一种特殊的影像文本和视听文献,基于人类学学术视角和民族志规范进行制作。本文以中国影像民族志的制作和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像民族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功能和意义。影像民族志首先以社会历史科学的样态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表征建构,其次通过与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而发展出丰富的语态谱系,最后在当下的跨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中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影像民族志 视觉人类学 认同建构
下载PDF
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与视觉景观想象——文化空间视阈下的长城影像叙事与文化传播 被引量:2
8
作者 巩杰 李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127,共9页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文化空间见证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影像的形象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也试图探寻符号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长城,在全球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文化艺术生态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长城影像 民族精神共同体 纪念碑性 视觉景观
下载PDF
游戏、科幻与元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影像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孔令顺 彭婷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表现为游戏、科幻或影游的融合,进而可以建构出一种“超真实”的影像元宇宙世界。虚拟形态的共同体表现出极强的“脱域”,从而获得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精神自由,同时也带来国家安全观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命运共同体 影像 影游融合 传媒艺术
下载PDF
广播与“听觉共同体”的想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繁静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其中,他对印刷品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联论述,启发我们去思考广播对听觉共同体的想象。从“想象”到“听觉”,广播在技术驱动、文化...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其中,他对印刷品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联论述,启发我们去思考广播对听觉共同体的想象。从“想象”到“听觉”,广播在技术驱动、文化规范和价值认同上团结着民族的力量,人们通过广播创造的共时性经验,展开沟通、表达、连接,继而形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媒介 听觉共同体 想象
下载PDF
重构儒家之“诚”:庞德真诚诗学及其共同体想象
11
作者 张哲 黄晓燕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3,共8页
“真诚”在庞德诗歌、翻译及评论中高频出现,是贯穿其创作生涯的核心准则和理想追求。通过拆解和重组儒家相关先行术语,庞德勾连“诚”的意义链条各环节,将儒家之“诚”重构为以自知为内核的概念复合体,为探究其真诚诗学提供微观入口。... “真诚”在庞德诗歌、翻译及评论中高频出现,是贯穿其创作生涯的核心准则和理想追求。通过拆解和重组儒家相关先行术语,庞德勾连“诚”的意义链条各环节,将儒家之“诚”重构为以自知为内核的概念复合体,为探究其真诚诗学提供微观入口。从“技艺检验真诚”到“文本话语的诚实”,庞德的真诚命题揭示其回归自我并精确表达自我的尝试,彰显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及其诗学思想社会化倾向的加深。同时,庞德以古代中国为镜鉴,铺展共同体想象,回应现实问题与时代诉求,在中西文明交汇中追寻基于真诚的价值认同。以真诚为起点审视庞德诗学体系建构,对于厘清其诗学观嬗变及诗学革新实践、探析其中国情结与国际视野、熔铸中西共同体理念与价值共识,乃至破解当今人类面临的共生共存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兹拉·庞德 儒家之“诚” 真诚诗学 共同体想象
下载PDF
“附近”的消失:近年来东亚电影的共同体想象(2020—2024)
12
作者 鲜于文灿 王文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0,共6页
近些年,当生活的“附近”开始消失,空间上的隔阂加深,社会学界提出将“附近”作为一种方法来反思个体生活。这一思路对于电影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作为方法的“亚洲电影”在学界引起过较大讨论,而亚洲电影存有的异质性使得在该视野下关... 近些年,当生活的“附近”开始消失,空间上的隔阂加深,社会学界提出将“附近”作为一种方法来反思个体生活。这一思路对于电影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作为方法的“亚洲电影”在学界引起过较大讨论,而亚洲电影存有的异质性使得在该视野下关照中国电影的可行性有限。以中国电影的“附近”——东亚电影,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关注到新时期东亚电影的共同体想象,以内部流动为新表征,为中国电影在区域研究中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近”理论 东亚电影 共同体想象
下载PDF
城市电子影像的共同体叙事及其可见性生产
13
作者 李文甫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城市电子影像作为人类对光影关系持续探索的最大规模实践,体现了人类寻找特定事物可见性的努力,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叙事获得高可见性的理想媒介。其在色彩选择、秩序整合等共同体审美形态中,以象征生产、空间生产表述了共同体记忆... 城市电子影像作为人类对光影关系持续探索的最大规模实践,体现了人类寻找特定事物可见性的努力,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叙事获得高可见性的理想媒介。其在色彩选择、秩序整合等共同体审美形态中,以象征生产、空间生产表述了共同体记忆,进而通过情动体验、互动仪式激发为共同体情感,最终聚合为人们的共同体认同。共同体叙事的可见性得以凸显并生成可见的共同体,这是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共同体叙事对城市电子影像的征用,是对大众注意力在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使其成为露天电影之后,又一种在公共空间大规模组织集体观看的影像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子影像 共同体 可见性
下载PDF
世界主义视角下《巴别塔》中的共同体想象
14
作者 陈慧雨 胡笑瑛 《南腔北调》 2024年第10期92-96,41,共6页
《巴别塔》是当代美籍华裔科幻小说作家匡灵秀的获奖佳作。该小说深刻探讨了语言和翻译的力量,并借此对人类共同体想象进行了多维度的审视。从世界主义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类共同体想象,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狭隘民... 《巴别塔》是当代美籍华裔科幻小说作家匡灵秀的获奖佳作。该小说深刻探讨了语言和翻译的力量,并借此对人类共同体想象进行了多维度的审视。从世界主义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类共同体想象,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狭隘民族主义是族群共同体在离散语境下面临的重大危机与挑战,多元文化认同,对于跨族群共同体的构建与融合具有关键作用,而普世人文关怀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与展望的基石。匡灵秀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一个超越狭隘民族主义、主张多元文化认同、肯定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共同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塔》 超越狭隘民族主义 主张多元文化认同 肯定普世人文关怀 共同体想象
下载PDF
回到纠缠之中:现代国家的想象、反叛与辩证法——读《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
15
作者 王悦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
梁展的新著《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是一本奇特的书,其中布满了缠绕和纠结的藤蔓。所谓纠缠,此处是指两种或多种基本元素不可脱离、难分难解、相互影响、彼此缠绕的一种辩... 梁展的新著《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是一本奇特的书,其中布满了缠绕和纠结的藤蔓。所谓纠缠,此处是指两种或多种基本元素不可脱离、难分难解、相互影响、彼此缠绕的一种辩证状态。物理学上视之为诡异现象的状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流变的社会现实中倒是常以悖论式的存在方式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书店 悖论式 基本元素 物理学 辩证法 纠缠 共同体 想象
下载PDF
中华民族不是“想象的共同体”
16
作者 于春洋 周佳薇 《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在西方主流民族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家民族是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存在的,意指通过民族主义来建构的民族(国族)。美洲大陆、东南亚地区以及非洲广大地区,历史上多经历过或长或短的殖民统治,并不存在一个与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独立建国的... 在西方主流民族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家民族是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存在的,意指通过民族主义来建构的民族(国族)。美洲大陆、东南亚地区以及非洲广大地区,历史上多经历过或长或短的殖民统治,并不存在一个与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独立建国的国家相重叠的国家民族。因此,为了实现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典民族国家范式独立建国,它们就需要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进行广泛社会动员,通过“民族符号的想象”区分“我者”与“他者”,建构一个“想象的”国族共同体,从而让“一个民族”在反对殖民统治的过程中横空出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统治 美洲大陆 想象共同体 东南亚地区 民族主义 民族符号 西方主流
原文传递
黄河题材纪录片的共同体美学表达与影像书写
17
作者 冯秀彬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共同体美学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和指导,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展现黄河的壮观与美丽,关注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强调艺术和媒体的社会责任,共同体美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 共同体美学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和指导,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展现黄河的壮观与美丽,关注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强调艺术和媒体的社会责任,共同体美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共同体的意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从而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流域的故事和文化,形成对共同体美学的认同和归属感,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题材纪录片 共同体美学 影像书写
下载PDF
交往与沟通:“一带一路”新媒体影像的文化共同体建构逻辑
18
作者 孙佳琳 张一骢 《科技传播》 2024年第9期143-148,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也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10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中,新媒体影像在文化间性的思维下,起到了交往和沟通的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着沟通有效性的三个具体要求。归纳符合新媒体影像交往的创作规律和叙...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也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10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中,新媒体影像在文化间性的思维下,起到了交往和沟通的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着沟通有效性的三个具体要求。归纳符合新媒体影像交往的创作规律和叙事主题,继续讲述和传播“一带一路”的动人故事呈现各国的文化魅力,寻找共建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情感认同,是构建牢固的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媒体影像 交往行为理论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想象共同体与二语学习研究综述
19
作者 李孟丽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0期260-262,共3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想象共同体”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关联度较高的二语学习研究文献中的一些实证性研究与应用。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二语学习的启发,全面把握学生的二语学习行为,从想象共同体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二语学习... 本文简要概述了“想象共同体”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关联度较高的二语学习研究文献中的一些实证性研究与应用。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二语学习的启发,全面把握学生的二语学习行为,从想象共同体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二语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二语需求,运用到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二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共同体 二语学习 二语投资 想象身份认同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视角下民族影像的突破——以壮族电影《抢花炮》为例
20
作者 李文鑫 《歌海》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电影《抢花炮》通过壮族传统体育运动抢花炮,展示了壮族青年的自我奋斗拼搏精神。抢花炮运动也因此从壮族地区走向世界,得到国际专家的关注。这实质是一种反西式的“他者”审美,以及建立自身民族的时代精神的过程。电影借用国族一体的... 电影《抢花炮》通过壮族传统体育运动抢花炮,展示了壮族青年的自我奋斗拼搏精神。抢花炮运动也因此从壮族地区走向世界,得到国际专家的关注。这实质是一种反西式的“他者”审美,以及建立自身民族的时代精神的过程。电影借用国族一体的叙事方式,将迷茫的壮族青年不断拼搏奋斗的精神内涵,融入“共同体美学”塑造出当代青年的群像,这也契合了当今时代在少数民族电影上通过“中华性”的文化表达,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民族影像 壮族 《抢花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