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的程式:《小城之春》视点研究补遗 被引量:6
1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7,209,共10页
有关电影视点的研究是西方电影学重要的课题,许多著名的电影学者、导演都参与了讨论,德勒兹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伴存在"(感知—影像)理论,认为电影中存在着主客不分的诗意化表现手段。运用这一理论能够较好地阐释我国电影《小... 有关电影视点的研究是西方电影学重要的课题,许多著名的电影学者、导演都参与了讨论,德勒兹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伴存在"(感知—影像)理论,认为电影中存在着主客不分的诗意化表现手段。运用这一理论能够较好地阐释我国电影《小城之春》的诗意化表现,可以从中归纳出"声画对位""主客间"和"看—非看"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从《小城之春》诗意构成的源头,可以看到中国电影美学不同于西方电影美学之处,西方电影美学的源头是二元对立的模仿说,从而讲究对于现实的"沉迷",而费穆电影中的美学却是处处试图规避这一"沉迷",形成了一种出入于主客视点之间拓扑式的、节奏化和韵律化的表现,造就了一种可以被称为"影像程式"的中国电影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费穆 德勒兹 《小城之春》 影像程式 视点
下载PDF
中国影像程式: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视点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聂欣如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西方电影美学的核心在于电影影像能够将观众引导至沉迷的状态,其主要的方法是通过第一人称视点的引导,麦茨对此进行过心理学角度的论证。中国电影则不然,在使用第一人称视点引导的同时,也使用跳轴、取景、象征等表现方式,将创作者的评... 西方电影美学的核心在于电影影像能够将观众引导至沉迷的状态,其主要的方法是通过第一人称视点的引导,麦茨对此进行过心理学角度的论证。中国电影则不然,在使用第一人称视点引导的同时,也使用跳轴、取景、象征等表现方式,将创作者的评价附加于影片的人物,从而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影像表达方式。通过对我国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第一人称视点影像的分析,可以证明中国电影中影像程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像程式《一江春水向东流》视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