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钻控影响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禄春 吴文有 +2 位作者 方艳君 王吉彬 薛睿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了在原油年度规划编制中更加准确地预测钻关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钻关影响产量的因素,如钻关前井网密度、含水、流动系数、采油强度、油水井数比、注水强度以及地层压力等进行了回归分析,采取后退法进行了变量筛... 为了在原油年度规划编制中更加准确地预测钻关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钻关影响产量的因素,如钻关前井网密度、含水、流动系数、采油强度、油水井数比、注水强度以及地层压力等进行了回归分析,采取后退法进行了变量筛选,建立了相对最优的预测方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显著性分析,钻关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钻关前的井网密度,其次为含水和流动系数,影响最小的为采油强度和油水井数比。经验证,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精度高,可以满足实际要求,在今后的油田生产中,可以利用该回归方程预测钻关对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关 影响产量 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预测
下载PDF
樱桃种植中影响产量的气候因素探究
2
作者 宋堂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7期76-76,78,共2页
樱桃别称车厘子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樱桃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全国各省,除了偏远地区,西藏及新疆等。樱桃是生活中桌面上常见的水果,人们对樱桃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樱桃属于季节性水果,并不能全年大量供应。气候的变化... 樱桃别称车厘子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樱桃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全国各省,除了偏远地区,西藏及新疆等。樱桃是生活中桌面上常见的水果,人们对樱桃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樱桃属于季节性水果,并不能全年大量供应。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如今科研人员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常常通过调节不同气候因素实现作物产量增加。增产樱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往往离不开气候的调节。如大棚种植樱桃,需要不断地调节各项气候因素,提高樱桃的结果率。又或则通过科学施肥和病虫防治等方法预防异常天气造成樱桃减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樱桃种植中影响产量的气候因素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种植 影响产量 气候因素 对策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青稞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施蒙 袁玉婷 +1 位作者 南志强 王晋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90-9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藏地区油菜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青稞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油菜秸秆资源的高效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选用‘藏青3000’作为试验作物,设置4种不同的油菜秸秆还田水平(0、1500...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藏地区油菜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青稞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油菜秸秆资源的高效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选用‘藏青3000’作为试验作物,设置4种不同的油菜秸秆还田水平(0、1500、3000、6000 kg/hm^(2))和4种施肥水平(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为0、60、120、180 kg/hm^(2)和0、75、150、225 kg/hm^(2))。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秸秆还田量处理显著影响耕层土壤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而施肥处理则主要影响土壤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对其他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显著。在青稞的基本苗数、株高、有效穗数和产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不同施肥量之间的差异显著;同时,基本苗数和产量在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相较于单独施用化肥可以有效提高青稞的产量,尤其是当秸秆还田量达到6000 kg/hm^(2)(全量还田),配合尿素、磷酸二铵各180、225 kg/hm^(2)时,青稞的产量最高,比同等施肥水平下无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增加了4.03%。综上所述,在西藏地区,油菜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提升青稞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油菜秸秆还田 土壤养分 青稞 农艺性状 产量 产量影响 化肥配施
下载PDF
食用菌生长周期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关健 商文超 +1 位作者 闫辉 王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9期166-168,共3页
食用菌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在食用菌的整个生长周期过程中,会对自身生长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只有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要素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够保证食用菌的稳定生长。因此,常规种植方式下,食用菌的产量较小,根据食用菌种... 食用菌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在食用菌的整个生长周期过程中,会对自身生长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只有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要素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够保证食用菌的稳定生长。因此,常规种植方式下,食用菌的产量较小,根据食用菌种类的不同,其亩产200~1500 kg,而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控制食用菌生长环境要素,其亩产可增长到500~3000 kg。因此,分析探究食用菌生长周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的应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综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控制食用菌生长环境,加速食用菌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影响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光照控制 通风控制
下载PDF
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聂宗岳 聂红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66-168,共3页
马铃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栽培面积近年来有所增加。但生产中存在盲目追求产量,加大成本投入,增加施肥量的现象。分析马铃薯最佳复合肥施肥量,为种植户在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节肥增产增效。
关键词 马铃薯 复合肥 施用量 产量影响
下载PDF
基于Probit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宁夏盐池滩羊产量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
6
作者 陈翔 王劲松 +3 位作者 王晓静 闫玥 李月祥 于艳丽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对滩羊养殖户户主和家庭基本特征、养殖场生产经营特征、优质化生产认知情况以及疫病防治情况进行调查,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2个滩羊养殖村滩羊肉产量的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未来5年的滩羊肉产量情况,... 通过对滩羊养殖户户主和家庭基本特征、养殖场生产经营特征、优质化生产认知情况以及疫病防治情况进行调查,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2个滩羊养殖村滩羊肉产量的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未来5年的滩羊肉产量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宁夏滩羊产量将达12.5万t,宁夏滩羊产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it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宁夏滩羊 产量影响因素 产量预测
下载PDF
不同播种密度对酿酒用小麦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万桂红 付梅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对酿酒用小麦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酿酒用小麦品种和播种密度,旨在为酿酒用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酿酒用小麦 品种 播种密度 产量影响
下载PDF
粪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8
作者 卢俊媛 单庆绕 +5 位作者 赵会玉 王劲松 蔡奇林 赵丽梅 张勤斌 敖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种植施肥和固态粪肥的利用,探讨玉米化肥减量与粪肥替代化肥的肥料施用效果。在滇东北沾益、富源、麒麟等3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粪肥替代15%化学氮肥(M1)、粪肥替代30%化学氮肥(M2... 针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种植施肥和固态粪肥的利用,探讨玉米化肥减量与粪肥替代化肥的肥料施用效果。在滇东北沾益、富源、麒麟等3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粪肥替代15%化学氮肥(M1)、粪肥替代30%化学氮肥(M2)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替代化肥可提升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秃尖度、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3个试点玉米产量粪肥替代处理均比化肥处理高,M1比CK增产79.49%~88.30%,比CF增产6.94%~17.04%;M2比CK增产72.23%~93.97%,比CF增产4.73%~15.55%,比M1增产3.01%~4.65%;但随着粪肥的施入,玉米投产比出现负增长。3个点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出M1>M2>CF>CK,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表现为CK>CF>M2>M1。3个试点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回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都随着粪肥施用量加大而上升;而氮肥生理利用率M1最低,M2与CF接近。粪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种植氮素的利用效率和氮肥的偏生产力。生产上还需针对各地实际,找出粪肥替代的最佳经济施用量;在粪肥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粪肥质量和降低粪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肥料替代 产量影响 氮肥利用率 红壤 玉米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薄丽秀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1期37-38,共2页
为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该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每亩施尿素60 kg),设置4个氮肥减量处理,分别为氮肥减量10%(处理1,每亩施尿素54 kg),氮肥减量20%(处理2,每亩施尿素48 kg),氮肥减量30%(处理3,每亩施尿素42 kg)... 为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该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每亩施尿素60 kg),设置4个氮肥减量处理,分别为氮肥减量10%(处理1,每亩施尿素54 kg),氮肥减量20%(处理2,每亩施尿素48 kg),氮肥减量30%(处理3,每亩施尿素42 kg),研究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处理2、3、4黄瓜单瓜质量、商品率和产量、以及黄瓜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随施氮量减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处理1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减氮10%以内对黄瓜以上数据无影响,可在当地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日光温室 减施氮肥 产量影响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高寒地区青稞产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拉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029-032,共4页
本文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高寒地区青稞产量影响,系统分析霜冻、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明确其对青稞不同生长阶段影响机制,揭示相关灾害导致青稞产量波动原因。采用气象数据、农户调查与青稞产量统计相结合方法,对高寒地区青稞生... 本文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高寒地区青稞产量影响,系统分析霜冻、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明确其对青稞不同生长阶段影响机制,揭示相关灾害导致青稞产量波动原因。采用气象数据、农户调查与青稞产量统计相结合方法,对高寒地区青稞生产面临挑战深入剖析。提出构建综合防御体系、制定针对性政策建议以及加强耐寒品种选育等防御对策,保障高寒地区青稞生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青稞 农业气象灾害 产量影响 防御对策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张宿文 《农业机械》 2024年第8期56-58,63,共4页
本研究通过在玉米产区实施标准垄栽培、大垄密植栽培及通透密植栽培等技术模式,并结合精准农业理念进行田间试验。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各栽培模式下玉米的最终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110cm大... 本研究通过在玉米产区实施标准垄栽培、大垄密植栽培及通透密植栽培等技术模式,并结合精准农业理念进行田间试验。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各栽培模式下玉米的最终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110cm大垄密植栽培和130/140cm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模式在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表现突出,从而实现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本文通过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分析,提出优化栽培策略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品种的需求,为我国玉米产业的高产高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方式 产量影响 种植密度 垄作模式 精准农业
下载PDF
高山茶种植技术对昭平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姚恩琪 冯彩丽 +2 位作者 江其柳 滕秋 吴肃清 《当代农机》 2024年第9期57-57,60,共2页
介绍了高山茶种植技术及昭平县茶区特点、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高山茶种植技术对昭平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高山茶种植技术 昭平茶叶 产量影响
下载PDF
不同生长激素处理下马铃薯“艾玛土豆1号”产量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吴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0062-0066,共5页
为了评估不同生长激素对马铃薯艾玛土豆1号产量的影响,综合探讨了激素处理方法与马铃薯生长特性的关系。通过设计的实验方案,本研究选用艾玛土豆1号作为实验材料,采用5种生长激素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植株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了详尽记... 为了评估不同生长激素对马铃薯艾玛土豆1号产量的影响,综合探讨了激素处理方法与马铃薯生长特性的关系。通过设计的实验方案,本研究选用艾玛土豆1号作为实验材料,采用5种生长激素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植株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了详尽记录。数据分析揭示了生长激素能促进艾玛土豆1号生长和增加产量,并就激素使用对马铃薯产量增加的可能机理进行了阐释,对优化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实验Ethylene激素的处理对艾玛土豆1号产量增加最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艾玛土豆1号 产量影响 实验设计
下载PDF
早熟栽培技术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郑丹 黄冬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0046-0049,共4页
为了营造适宜柑橘生长的良好环境,并推行早熟种植策略,必须全面落实田间管理、施肥管理、树体管理以及冬季清园等核心环节。此举旨在确保柑橘适时坐果,稳定肥料供应,并优化土壤水分条件,从而为早熟果实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实施过程中... 为了营造适宜柑橘生长的良好环境,并推行早熟种植策略,必须全面落实田间管理、施肥管理、树体管理以及冬季清园等核心环节。此举旨在确保柑橘适时坐果,稳定肥料供应,并优化土壤水分条件,从而为早熟果实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实施过程中,需结合不同柑橘品种及果品特性,制定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与优选措施。通过这些精细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确保早熟栽培技术能够为实现柑橘果实的提质增产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栽培技术 柑橘 产量和品质影响
下载PDF
棉花不同密度和株高对产量影响的最佳效应分析
15
作者 阿布力孜 木哈塔尔.满苏尔 +3 位作者 艾米肉拉 古丽斯娜依.赛买提 阿不都克力木 努尔古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7期42-43,共2页
通过不同的密度和株高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在新疆博州棉田密度和株高对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最佳效应,主要采用了两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设计随机区组排例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为(A2B2)667m2折合籽棉产量达到378... 通过不同的密度和株高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在新疆博州棉田密度和株高对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最佳效应,主要采用了两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设计随机区组排例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为(A2B2)667m2折合籽棉产量达到378.33(kg),比其他处理组合增产幅度10.59~182.55kg,增产率幅度为2.88%~93.2%,产量最低的处理为(A1B3)667m2折合籽棉产量195.78k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间和密度间差异均为达到了显著水平,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建议在667m2株数1.6万株,株高控制在65cm情况下,棉花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密度 株高 影响产量 最佳效应 分析
下载PDF
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谭裕模 江泽普 +7 位作者 刘斌 黎焕光 廖青 刘永贤 陈桂芬 何永群 韦广泼 黄玉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895-1901,共7页
结合国家甘蔗技术体系试验示范要求,采用大区互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基因型甘蔗间种大豆及甘蔗不同行距间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每公顷蔗地产出干大豆978.0~2 788.5 kg,平均为1 525.5 kg/hm2,获得产值3 ... 结合国家甘蔗技术体系试验示范要求,采用大区互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基因型甘蔗间种大豆及甘蔗不同行距间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每公顷蔗地产出干大豆978.0~2 788.5 kg,平均为1 525.5 kg/hm2,获得产值3 909.09~11 156.88元,平均产值6 128.40元/hm2,利润为1 815.97~6 975.01元,平均为3 356.29元/hm2的经济效益;不同甘蔗基因型间种相同品种的大豆,对大豆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豆荚产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在甘蔗间套种大豆合理的模式条件下,间种大豆对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少或者没明显的影响,可以取得一定的增收增效作用,但在间种不合理时也会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导致负向的影响,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分蘖有较大影响;2种作物的播种期安排是甘蔗间套种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间种 产量影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大豆不同生育期去叶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永锋 郝聪慧 +4 位作者 马赛飞 黄华 王慧霞 刘秀景 张凤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440-442,共3页
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摘除不同量叶片 ,结果表明 :随着叶面积的损失量增大 ,大豆单株有效荚数、有效粒数、籽粒增长强度及百粒重降低亦增大。在盛花期以前损失 3 0 %~ 5 0 %以内的叶面积 ,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鼓粒期稍有损失 ,减产明显。
关键词 大豆 摘叶 产量影响
下载PDF
黑土区大豆配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剑 王光华 +2 位作者 刘晓冰 张秋英 李艳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6,160,共3页
利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黑土区大豆花期配合施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 ,进行试验数据处理 ,建立产量函数模型 ,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数量化、精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 4 ... 利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黑土区大豆花期配合施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 ,进行试验数据处理 ,建立产量函数模型 ,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数量化、精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 4 ,表 2。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大豆 配合施肥 高产 函数模型 农艺措施 产量影响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蕉肥间作植株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钧铭 罗维钢 +5 位作者 王冠玉 陆秀红 李婷婷 黄忠华 何铁光 农金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5-67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间作模式下香蕉和粮肥兼用型绿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香蕉-绿肥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粮肥兼用绿豆为间作作物,分设4个播期处理(SD),SD1~SD4处理依次为4月10日、5月10日、6月10日和7月10日;4个...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间作模式下香蕉和粮肥兼用型绿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香蕉-绿肥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粮肥兼用绿豆为间作作物,分设4个播期处理(SD),SD1~SD4处理依次为4月10日、5月10日、6月10日和7月10日;4个播种密度处理(M),M1~M3处理分别为:22.5、37.5和52.5 kg/hm^2,另设不播种粮肥兼用绿豆处理作对照(CK);分别测量各处理下粮肥兼用绿豆和香蕉株高、茎粗和产量,以及粮肥兼用绿豆结荚数和地上生物部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播期和密度中,粮肥兼用绿豆株高和茎粗存在负相关性。在所有播期处理中,SD1粮肥兼用绿豆植株最矮,但茎粗最大,分枝数、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其产量达到1344 kg/hm^2;香蕉株高、茎粗和产量均在SD1处理下最高,产量达36 255 kg/hm^2。M1处理粮肥兼用绿豆植株最矮,但茎粗最大,分枝数最多,M2处理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产量分别比M1和M3处理高6.8%和17.9%;香蕉株高、茎粗和产量在M2处理最高,产量为36 776 kg/hm^2,分别比M1、M3处理和CK高0.8%、2.5%、8.2%。【结论】播期越早,越有利于粮肥兼用绿豆和香蕉的生长,提高产量;间作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粮肥兼用绿豆和香蕉生长,适宜的间作密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蕉肥间作 播期 密度 植株生长 产量影响
下载PDF
3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保护作用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房锋 纪春涛 +4 位作者 聂乐兴 吴淑华 王燕 李俊虎 姜兴印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1期38-42,共5页
采用室内沙培、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种衣剂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的安全性、病害防治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药种比为1∶100)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期株高、初生根长和分蘖较其他2个种衣剂有显著促... 采用室内沙培、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种衣剂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的安全性、病害防治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药种比为1∶100)对山农饲玉7号幼苗期株高、初生根长和分蘖较其他2个种衣剂有显著促进作用。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药种比为1∶50、1∶100)对粗缩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5%、87.1%、80.0%、71.7%。测产结果进一步证明,吡虫啉·戊唑醇5.4%种衣剂处理平均产量达6891.9kg,增产率达11.5%,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衣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饲玉7号 幼苗安全性 产量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