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林业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小虎 王晓琴 +1 位作者 欧亚非 刘天浩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分析了期刊在学科中所处位置、即时年度动态等,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突出刊物特色,制定用稿规划;更新投... 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分析了期刊在学科中所处位置、即时年度动态等,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突出刊物特色,制定用稿规划;更新投稿系统,缩短审稿周期;加强编辑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等三大对策,促进期刊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期刊 影响因子动态 编辑管理
下载PDF
吸力锚飞溅区吊装入水速度影响分析
2
作者 昝英飞 郭睿男 +3 位作者 韩端锋 黄福祥 罗超 贾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2-1109,共8页
针对吸力锚吊装作业跨越飞溅区时的动力学问题,本文基于雷诺时间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法求解多相流,对在不规则波浪中不同吊装速度下缆绳拉力与吊物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针对吸力锚吊装作业跨越飞溅区时的动力学问题,本文基于雷诺时间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法求解多相流,对在不规则波浪中不同吊装速度下缆绳拉力与吊物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研究动态影响因子、特征拉力和运动参数随傅汝德数和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际吊装速度为0.1~0.7 m/s时,即使缆绳的拉力和结构物的运动呈非线性变化,吊装作业中缆绳也不会发生松弛;随着吊装速度的增加,纵向和横向位移的均值增加,最大可达-1.204 m。结构物的横摇和纵摇加剧,而艏摇减弱,但吊装速度最大时艏摇角仍大于0.25°。研究表明:在吊装作业中应当充分考虑吸力锚的水平面非对称运动,仅对其垂向运动进行仿真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吊装作业 吊装速度 浮动动态放大因子 动态影响因子 飞溅区 吊绳拉力系数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隧道围岩变形的非线性自回归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文明 张顶立 +3 位作者 房倩 齐俊 方黄城 陈文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单一线性和忽略施工过程影响的静态局限性,提出非线性自回归(包括NARNN与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施工影响因子作为附加的外部输入,同时结合模型本身的反馈结构和延迟单元,在结构和动态... 针对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单一线性和忽略施工过程影响的静态局限性,提出非线性自回归(包括NARNN与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施工影响因子作为附加的外部输入,同时结合模型本身的反馈结构和延迟单元,在结构和动态特性上更加符合实际系统,可以非线性动态地考虑隧道施工全过程.运用该模型对史家山2号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水平收敛和地表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非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比传统的ARMA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适应性好;2)通过多次预测并对结果取平均值,可以保证非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3)通过优化动态施工影响因子的取值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时间序列模型 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 动态施工影响因子 围岩变形预测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涪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67
4
作者 谭玉敏 郭栋 +1 位作者 白冰心 许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54-1562,共9页
本文以重庆涪陵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坡向、累计汇水面积、地层岩性、水域、降雨量、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8个影响因子,提取高分一号遥感数据(2013.12.24)动态影响因子,引入信息量模型,分别计算上述影响因子对应的信息量,对该时期示范... 本文以重庆涪陵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坡向、累计汇水面积、地层岩性、水域、降雨量、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8个影响因子,提取高分一号遥感数据(2013.12.24)动态影响因子,引入信息量模型,分别计算上述影响因子对应的信息量,对该时期示范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引入ROC曲线和AUC评价指标,对得到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12月研究区内高易发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3%,该易发区内含有104个地质灾害点,占所有灾害点的52.7%,灾积比为5.42,明显大于其他易发等级类别。利用ROC评价方法,计算成功率曲线AUC为0.796,预测率曲线AUC为0.748(74.8%),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证明本文方法在该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动态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