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源区特征的印痕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春萌 蔡旭晖 宋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2-820,共9页
利用NCEP-fnl再分析气象资料和大气环境监测空气污染指数(API),运用印痕模型,对淮河流域重点城市(郑州、徐州和连云港)的大气污染物源区进行分析,内容包括2010年全年API指数大于300的重污染个例情况以及API大于100的所有污染个例的统计... 利用NCEP-fnl再分析气象资料和大气环境监测空气污染指数(API),运用印痕模型,对淮河流域重点城市(郑州、徐州和连云港)的大气污染物源区进行分析,内容包括2010年全年API指数大于300的重污染个例情况以及API大于100的所有污染个例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的出现往往伴随印痕空间分布形态与方向的极大改变,污染发展加重阶段印痕影响区域长度收缩、侧向扩展,污染最重的阶段则对应印痕影响区域和方向的急剧变化,说明重污染过程与天气系统转换期的风速减小、风向改变有密切关系。统计表明:郑州市的潜在污染影响源区主要分布在偏西和西北方向,春季西北方向的影响最显著;徐州市的潜在污染影响源区主要为西南方向,秋季最显著;连云港的潜在污染源区主要为西南和偏西方向,西南方向的影响在秋季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大气污染事件 印痕模型 影响源区 API指数
下载PDF
夏收时段农村大气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淑睿 孔少飞 +11 位作者 严沁 吴剑 朱戈昊 杨国威 吴方琪 牛真真 郑明明 郑煌 程溢 陈楠 许可 祁士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8-486,共9页
为了从源区的角度研究华北平原夏收时段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谱分布,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于2017年6月对华北平原典型农村点位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于300nm处,... 为了从源区的角度研究华北平原夏收时段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谱分布,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于2017年6月对华北平原典型农村点位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于300nm处,平均数浓度为28371cm^(-3).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差异明显,核模态(<20nm)呈线性分布,爱根核模态(20~100nm)呈多项分布,积聚模态(>100nm)呈对数分布.48h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观测点位气团受其东部的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生物质燃烧传输影响时,颗粒物总数浓度增加66.7%.潜在源贡献因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法,表明潜在源区为观测点位以东的区域,且以粒径小于100nm的颗粒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夏收时段 农村点位 气溶胶数浓度 生物质燃烧 影响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