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丹 刘蓬 +1 位作者 汪洁 赵春梅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并分析影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1.43±1.23)枚、术后3d白细胞计数(8.38±0.70)×109/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3d血红蛋白(109.02±6.22)×109/L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脉管瘤栓、>Ⅰb2期、深肌层浸润者的复发率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瘤栓、≤Ⅰb2期、浅肌层浸润者的相比明显升高,5年内生存率与其相比明显降低(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主要为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P<0.05)。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等指标,同时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等情况可能会对其预后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疗效 影响预后 临床相关因素
下载PDF
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献 陈品 赵燕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及预后,并分析其病因、诱因、持续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72例癫癎持续状态经积极治疗,治愈61例,治愈率84.72%,死亡8例,有 3例因癫癎发作持... 目的探讨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及预后,并分析其病因、诱因、持续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72例癫癎持续状态经积极治疗,治愈61例,治愈率84.72%,死亡8例,有 3例因癫癎发作持续时间在24h者控制不良自动出院。结论癫癎持续状态的抢救及预后与病因有关,迅速选用有效药物控制癫 癎发作,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处理原发病是抢救癫癎持续状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疗效 影响预后因素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的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梦天 尹建平 +2 位作者 张义成 马威 杨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6-1371,共6页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同济医院收治的47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同济医院收治的47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完全缓解率仅为51. 06%,移植后完全缓解率为65. 96%。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0. 43%,3年总生存率为48. 94%。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初治时未给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移植前PET/CT扫描提示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均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移植前PET/CT扫描提示未达完全缓解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复发难治性B细胞NHL患者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移植前PET/CT扫描提示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对患者预后较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诤 张鹏帅 +2 位作者 宋子木 刘阳 刘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并详细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36例经病理检查明确为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并详细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36例经病理检查明确为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状况(数量、水肿)、治疗方案(手术、术后放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6~77岁,其中>60岁22例、≤60岁14例;病程≤3个月者29例,>3个月者7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脑脊液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示,肿瘤位于幕上者31例、幕下者2例、幕上及幕下均累及者3例;单发者27例,多发者9例。CT平扫示病灶中密度呈稍高者26例、略等者9例、明显增高者仅1例。MRI平扫示病灶中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中强化呈显著均匀者25例、强化呈不均匀者7例、强化呈环形伴囊变或坏死者4例,14例患者病灶呈现"脐凹征""尖角征""蝶翼征"等PCNSL的影像学特征表现。DWI示病灶周围水肿轻度者31例、中度者4例,重度者仅1例。MRS示19例患者出现Lip峰、6例患者出现Lip/Lac复合峰。手术方法中23例进行开颅肿瘤切除术、13例仅行活检术;术后行联合放疗+化疗者17例、单纯放疗者9例、单纯化疗者8例、未行任何后续治疗者2例。病理检查示Ki-67>70%者15例,Ki-67≤70%者21例。术后平均随访23.7个月,死亡27例,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8.7个月。结论MRI增强扫描、DWI、MRS检查可以为PCNSL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患者的年龄、病灶的数量、治疗方案的选择及Ki-67增殖指数的高低是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MRI 弥散加权成像 KI-67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5
作者 魏东耀 耿亚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54-57,共4页
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到2019年内收诊的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病理特征治疗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诊的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分为同时性... 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到2019年内收诊的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对于患者病理特征治疗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诊的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分为同时性骨转移和异时性骨转移,分别为9例(7.50%)、111例(92.5%)。其中伴随内脏转移115例(95.83%),单独骨转移5例(4.27%)。所有患者中骨转移后行姑息性化疗75例(62.50%),双磷酸盐治疗87例(72.50%),接受放疗15例(12.5%),骨科手术治疗5例(4.27%),有42例(35.00%)没有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有62例(51.67%)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接受手术后骨转移时间为28个月,接受姑息性治疗患者骨转移时间为确诊的6个月后。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5.3个月,骨转移确诊后生存时间为5.8个月,同时性骨转移患者生存期中位数为6.2个月,异时性骨转移患者为18.1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发现。Lauren分型、TNM分期、骨转移后ECOG评分、骨转移分型、骨转移后化疗、双膦酸盐是影响胃癌骨转移患者的单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受到影响(P<0.05)。TNM分期、骨转移分型、骨转移后化疗、双膦酸盐是导致胃癌骨转移患者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因素,研究发现患者信息具有差异,这些因素影响着患者生存时间。结论:胃癌骨髓转移患者预后比较差,通过化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医生需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管理,并且要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骨髓转移患者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影响预后 因素分析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志贤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21期134-134,共1页
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急症,其发病率高,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持久性脑损害或死亡。据文献报道,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约占癫痫患者的2.6%~6.O%。我院共接受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40例,现结合病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抢救 影响预后因素
下载PDF
胸痛中心认证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
7
作者 凌如芳 罗柳青 袁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0-0093,共4页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对其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以2019年1月—2020年9月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3例(胸痛中心认证前),以2020年10月—2022年6...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对其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以2019年1月—2020年9月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3例(胸痛中心认证前),以2020年10月—2022年6月时间段分为观察组335例(胸痛中心认证后),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关键时间节点对比情况、预后的住院天数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认证前后实验室指标均为差异(P>0.05);观察组在关键时间节点各项指标内容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末内径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急性ST段太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显著缩短再灌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效果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观察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的分析
8
作者 曹广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62-006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血管内科观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探究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心血管内科观察护理。通过SF-8TM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血管内科观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探究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心血管内科观察护理。通过SF-8TM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变,同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护理后,探究组的SF-8TM评分为38.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4.8,差异性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血管内科观察护理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患者 观察护理 生活质量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王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本研究针对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后水平加以分析评估。方法 对我院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分组,其... 本研究针对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后水平加以分析评估。方法 对我院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一部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均纳入对照组;剩余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患者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具体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和膝关节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膝关节功能明显更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护理前,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少,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果 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期间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少,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从而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未来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效果 预后影响
下载PDF
50岁以上AML患者总体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刘红 李智 +3 位作者 史玉叶 陶善东 王春玲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22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总体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22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总体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患者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6.8%、28.8%,随访时间段内获得缓解的患者复发率为5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大、MLL家族融合基因、PHF6基因突变、TP53基因突变、不耐受标准的治疗方案、未获得完全缓解、复杂染色体核型、+mar染色体核型、inv(3)染色体核型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均P<0.05)。融合基因阴性、AML-ETO融合基因阳性在本研究人群中无明显生存优势。在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是否获得MRD阴性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5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总体预后差,复发率高,预后受多因素影响且有该人群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体生存 预后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Osborne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文艳 张龙 +1 位作者 王蕊 王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45-850,共6页
目的 探究Osborne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n=51)和研究组... 目的 探究Osborne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Osborne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肌电指标[患侧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患侧小指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运动电位潜伏期(MEPLP)]、疼痛程度[(VAS)评分]、现时痛强度(PPI)评分、上肢功能障碍测定量表(DASH)评分,并探究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NCV、CMAP分别为(50.77±3.98)m/s、(5.77±0.46)mV,高于对照组[(43.29±4.56)m/s、(4.12±0.39)mV];研究组MEPLP为(2.28±0.61)ms,低于对照组[(3.38±0.7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PPI评分、DASH评分均分别为(1.69±0.78)、(1.06±0.45)、(26.66±7.46)分,均低于对照组[(3.77±0.64)、(1.98±0.35)、(36.91±6.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在随访期结束时,73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29例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在肘部外伤史、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长期屈肘工作、肌肉萎缩、患病手与优势手为同侧、手部握力、是否采用Osborne韧带悬吊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肉萎缩及未采用Osborne韧带悬吊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Osborne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对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肌电图指标,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此外,肌肉萎缩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Osborne韧带悬吊 尺神经前置术 肌电指标 预后影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石胡 王莹 刘艳琴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在随访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患者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30例(33.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在随访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患者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30例(33.33%),预后良好组60例(6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NIHSS评分、T2DM病程、基底动脉梗死、HbAlc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预后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2型糖尿病 时间窗 介入治疗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影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家飞 夏百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1,共4页
多数妇科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虽然我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在45岁之前快速上升并在45~55岁达到高峰,但55岁以上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 多数妇科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虽然我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在45岁之前快速上升并在45~55岁达到高峰,但55岁以上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缓慢,且死亡率高[1]。既往研究认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预后与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且年龄越大,预后越差[2~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发达国家的老年人通常被定义为65岁以上。据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增长至29697万人,占比21.1%,这一人口特性将成为人口形势新常态。虽然年龄的增加常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晚期疾病有关,但它对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独立作用仍存在争议。老年患者常因多种心理社会原因导致延迟就诊,诊断时处于晚期、合并症增加,且很多老年患者难以接受目前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然而,仅以年龄为单一预后因素可能并不能反映老化过程的多样性。并且由于在临床试验中老年参与者的代表性不足,这方面的临床证据很少。因此,在评估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时,除了年龄外,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肿瘤类型、分期、早期诊断与治疗、合并其他健康问题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医患双方更好地了解预后情况,并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本文就主要老年妇科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证据 妇科恶性肿瘤 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情况 肿瘤大小 子宫内膜癌 医患双方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肺癌肝转移的人群分布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14
作者 柳长福 陶玉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26-31,共6页
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 目的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癌症,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偏差,在实质脏器转移中,肺癌肝转移的生存率较低。通过分析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我们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肺癌伴有肝转移病例4187例,通过分析样本中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绘出生存曲线及相应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得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肺叶、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性别、放疗、年龄、婚姻状态、种族为预后影响因素,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为原发肺叶(P=0.009,95%CI:0.766~0.963)、原发部位手术(P<0.001,95%CI:2.220~4.228)、放疗(P<0.001,95%CI:1.226~1.489)、化疗(P<0.001,95%CI:2.542~2.922)、种族(P<0.001,95%CI:1.151~1.459)、性别(P<0.001,95%CI:1.063~1.211)、年龄(P=0.010,95%CI:0.807~0.97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其1年生存率为16.48%,3年生存率为2.56%,5年生存率为0.74%,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原发肺叶、化疗、种族、放疗、性别、原发部位手术、年龄为影响肺癌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其中原发单侧肺叶、除黑色白色人种外的其他种族、女性、化疗、原发部位手术、放疗、60岁以下是预后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转移 生存时间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乳酸、ScvO_(2)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刘汝明 张健昌 +2 位作者 覃炳军 李盘石 刘绍明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收治于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52)和...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收治于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52)和超声+常规组(n=53),常规组根据常规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超声+常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重症超声检查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入科时、入科6 h、12 h、24 h、48 h氧代谢指数(血乳酸、ScvO_(2)、氧合指数)、临床结局指标(72 h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及临床结局指标达标率;统计分析两组预后情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d死亡率]。结果(1)氧代谢指数:随着患者入科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乳酸、氧合指数均逐渐降低,ScvO_(2)均逐渐上升(P<0.05);超声+常规组入科12 h血乳酸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入科6 h、12 h ScvO_(2)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血乳酸、氧合指数及Scv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结局指标:超声+常规组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超声+常规组入科72h复苏液体总入量少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结局指标达标率:超声+常规组6 h血乳酸指标达标率高于常规组(P<0.05);超声+常规组6 h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Early 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EGDT)、24 h血乳酸、48 h血乳酸、6 h ScvO_(2)、24 h ScvO_(2)、48 h ScvO_(2)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预后情况:超声+常规组MODS发生率仅13.21%(7/5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2.69%(17/52)(P<0.05);超声+常规组28 d死亡率达3.77%(2/53),低于常规组的9.62%(5/5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效果更好,对患者血乳酸及ScvO_(2)水平有改善作用,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及28d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重症超声 血乳酸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预后影响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及预后影响分析
16
作者 郑双双 肖兰娟 +1 位作者 吴云 童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有关数据分析表示,我国超过40岁的群体,发生脑卒中患者超过1000万人次,此类疾病并向年轻化发展。对于救治幸存患者,存在后遗症病患达到75%,重度残疾症状者是40%,这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围绕重症脑卒中为切入点,开展早... 有关数据分析表示,我国超过40岁的群体,发生脑卒中患者超过1000万人次,此类疾病并向年轻化发展。对于救治幸存患者,存在后遗症病患达到75%,重度残疾症状者是40%,这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围绕重症脑卒中为切入点,开展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的进行对比。方法 主要以重症脑卒中病患作为此次调研目标,选入80例病患均是2022年7月—2024年2月期间接收的病患,先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主要开展常规操作,观察组为常规加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每个组间的病例都是40例,在临床调研中评估患者语言、吞咽、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调查病患治疗后的疗程,对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分析,从多方面对比各小组的生活质量整体情况。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更显著;对患者语言、吞咽、上下肢功能情况分析,经比较显示观察组情况控制更佳;患者在干预前都有焦虑等负性心理,在护理后有减轻,其中观察组比较显著;生活质量综合分析,对照组评分稍差(P<0.05)。结论 此次主要以重症脑卒中病患的临床护理进行实践分析,经综合对比表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使得患者各功能迅速地改善,保证患者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预后影响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燕雨晴 史帝 孟庆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1-233,共3页
目的:研究归纳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关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症状,将存在这一症状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50例,称... 目的:研究归纳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关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症状,将存在这一症状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50例,称为感染组;将没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60例,称为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脑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与肺部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年龄、意识障碍等六项均为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作进一步探究可知,高龄、意识障碍等为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利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进行比较,感染组的评分降幅远低于非感染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方面对比,感染组的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超过70岁、意识障碍、大面积脑卒中、侵入操作、癌症以及吸烟史都是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需要加强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肺部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预后影响
下载PDF
突发性聋伴随症状对其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8
作者 侯佳宾 金玉莲 +3 位作者 陈晓栋 张蕊 李红金 查定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2-979,共8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随症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0至202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文献数量2656篇,最...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随症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0至202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文献数量2656篇,最终纳入63篇,在突发性聋中,单侧发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双侧发病患者(P<0.01),不伴眩晕患者总有效率、痊愈率均高于伴眩晕患者(P<0.01);伴耳闷患者痊愈率高于不伴耳闷患者(P<0.05);伴耳鸣患者总有效率、痊愈率高于不伴耳鸣患者(P<0.05)。结论在突发性聋患者中,单侧发病,不伴眩晕、伴耳鸣及伴耳闷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预后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伴随症状
下载PDF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改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郑雨娴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改善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改善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心理情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情绪指标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 预后影响
下载PDF
探析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余中临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以心力衰竭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4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以心力衰竭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4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超声指标、血清指标)及血清炎性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中的血清指标、心功能指标中的超声指标LVESD、LVEDD及血清炎性指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与对照组下降程度更高,而心功能指标中的超声指标LVEF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与对照组提升程度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轻炎症水平,提升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预后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