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外部冲击的视角
1
作者 林婕琪 徐少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持续涉足影子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影子银行领域的融资主体。为了进一步探究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外部冲击事件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及其风...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持续涉足影子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影子银行领域的融资主体。为了进一步探究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外部冲击事件对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及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考虑产权性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冲击会抑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对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外部冲击的影响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该研究不仅拓展了有关影子银行业务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而且对政府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承担 产权性质 外部冲击 非金融企业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2
作者 王瑶 程煜轩 黄贤环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10,共15页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会产生实业投资挤出、研发投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等效应,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采用沪深两市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其劳动收入份额具... 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会产生实业投资挤出、研发投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等效应,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采用沪深两市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其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可以通过挤出实业投资、替代研发投入、降低会计信息质量3条路径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当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媒体监督较强时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较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显著降低了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而对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没有影响。可见,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效应主要作用于普通员工,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改善可以弱化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消极影响。政府应通过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来压缩影子银行业务空间,并引导非金融企业回归实业;企业应改善内部治理,通过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实现普通员工劳动收入的稳定增长;媒体应发挥外部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劳动收入份额 实业投资 研发投入 会计信息质量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外部冲击的视角
3
作者 鲁怡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9期0130-0133,共4页
最近时期,非金融单位不断地实施影子银行业务,并慢慢变成了这一行业融资的关键。外界的冲击对各个产权性质的非金融子公司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效应并不一致。在我国的经济制度中,国有企业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业务目标涉及促进经济... 最近时期,非金融单位不断地实施影子银行业务,并慢慢变成了这一行业融资的关键。外界的冲击对各个产权性质的非金融子公司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效应并不一致。在我国的经济制度中,国有企业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业务目标涉及促进经济的提升、确保劳动力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以非金融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在不同产权属性下,外界冲击事件对公司影子银行业务和隐患承受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金融公司中,外界冲击会对其隐患承担产生负面效应;与国有公司相比,其受到的外界冲击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承担 产权性质 外部冲击 非金融企业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赫国胜 陈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考虑商业银行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八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考虑商业银行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八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主要考察上市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整体状况,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间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差异;定量分析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的商业银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起点低但发展迅速;影子银行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即影子银行业务发展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审慎发展的原则下推动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在合理水平下发展,以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盈利能力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价格竞争、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风险——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成颂 张文睿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1-58,共8页
文章运用2008—2016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价格竞争及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价格竞争增加了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且商业银行面临的贷款规模... 文章运用2008—2016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价格竞争及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价格竞争增加了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且商业银行面临的贷款规模约束越大,价格竞争对影子银行业务影响越大;影子银行业务会加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并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呈U型关系,且价格竞争在促进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同时,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价格竞争 影子银行业务 银行风险
下载PDF
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德功 赵新 韩喜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3,共12页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7—2017年间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条件在险价值CoVaR进行了测算,并基于面板VAR模型,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其受到影子银行风险传染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作为影子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非信贷科目持有的影子银行资产越多,则与影子银行具有越高的资产负债关联,将受到更高的风险传染。据此建议:应充分关注商业银行通过非信贷科目向影子银行部门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监管套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传染 条件在险价值模型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国家审计能否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家华 赖才林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共11页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国家审计通过连续监督和国家审计公告发挥抑制作用,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在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内部控制水平更高、融资约束更强以及“子强母弱”型的非金融国有企业中对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审计协同机制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非金融国有企业 影子银行业务 抑制效应 信息披露质量 融资约束 审计协同
下载PDF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套利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德发 胡晓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追逐利润、规避监管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从金融发展的过程来看,部分金融创新是从规避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目标指向监管套利,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同样如此,其监管套利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追逐利润、规避监管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从金融发展的过程来看,部分金融创新是从规避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目标指向监管套利,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同样如此,其监管套利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套利的行为、原因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套利的风险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监管套利
下载PDF
估算我国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及其影响
9
作者 张京 刘婷婷 《现代商业》 2013年第17期47-47,共1页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热点问题—影子银行出发,切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着重分析了影子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实质形式—影子银行业务,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的内涵及其风险状况。并从量化考量的角度计算了截止2012年12月底影子银行业...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热点问题—影子银行出发,切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着重分析了影子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实质形式—影子银行业务,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的内涵及其风险状况。并从量化考量的角度计算了截止2012年12月底影子银行业务在我国的规模,并进一步给出了防止其风险的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 规模
下载PDF
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监管研究
10
作者 陈宜成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第11期35-38,43,共5页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影子银行业务也得...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影子银行业务也得到不断发展。但是,这些影子银行业务将传统的表内资产转到表外,具有监管套利的性质,给影子银行的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监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 监管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内影子银行业务监管状况及建议
11
作者 黄洁 《今商圈》 2021年第2期26-30,共5页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由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受到限制,影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 但因其运行机制的多样化和规模不断扩张,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影子银行渐渐走向“监管化”。 研究着重分...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由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受到限制,影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 但因其运行机制的多样化和规模不断扩张,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影子银行渐渐走向“监管化”。 研究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现状,探究其存在的监管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微观数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世宁 傅亚平 《上海管理科学》 2018年第5期25-31,共7页
近年来,为应对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扩展影子银行业务,然而影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却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巨大挑战。利用2011—2016年中国2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 近年来,为应对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扩展影子银行业务,然而影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却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巨大挑战。利用2011—2016年中国2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影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且该效应在非国有银行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影子银行业务对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影子银行业务对宽松性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更强,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较弱。在考虑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替代效应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颜恩点 钱川阳 高思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09,共14页
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研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越高,且该结论在... 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研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越高,且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上述关系在机构持股比例低、内部控制质量低、两权分离度高和股价同步性低的企业中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会增加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提高公司业绩的波动性,进而增强分析师发布乐观盈余预测的动机。研究结论对于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私有信息获取 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公司治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恩点 高思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2-982,共11页
影子银行业务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10~2017年我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 影子银行业务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10~2017年我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量越大,分析师预测偏差越大,即预测准确度越低.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上述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低、机构持股比例低和信用等级低的企业更显著,并且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会增加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最后,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并考察了内生性问题,结果依然稳健.因此,该研究不仅丰富了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经济后果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方面的相关文献,还对分析师警惕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公司治理 分析师盈余预测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如何影响表内存贷款业务——基于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松杰 张冰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7,48,共8页
基于2012—2017年中国35家商业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研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表内存贷款业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负债端,理财市场可自主定价的利率迫使存款利率上浮,但是商业银行个体的表外理财业务规模显著减缓了上述不利... 基于2012—2017年中国35家商业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研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表内存贷款业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负债端,理财市场可自主定价的利率迫使存款利率上浮,但是商业银行个体的表外理财业务规模显著减缓了上述不利影响。在资产端,表外理财业务通过干扰表内信贷风险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增加了表内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存贷款业务 交叉销售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建辉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资金运用方的视角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始终高于利润效率,商业银行为成本控制所做的工作比利润创造更加有效;从全样本...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资金运用方的视角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始终高于利润效率,商业银行为成本控制所做的工作比利润创造更加有效;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凭借对杠杆的灵活运用,同业资产等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促使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创造了较高收益;从分类型回归结果看,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但对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几乎无显著影响。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改进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影子银行业务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差异,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更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正向作用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银行经营效率 资金运用方
下载PDF
资管新规、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稳定性风险--基于13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攀艺 张玉红 曹奥臣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14,共12页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于2018年4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有效切断了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传递路径,但也对商业银行业务开展带来挑战。文章选取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第2季度到2020年第1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于2018年4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有效切断了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传递路径,但也对商业银行业务开展带来挑战。文章选取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第2季度到2020年第1季度的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资管新规、影子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稳定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间存在中介效应,且在资管新规作用下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稳定性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通过分样本、增加控制变量以及广义矩估计法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均验证资管新规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定性风险 资管新规 影子银行业务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思考
18
作者 王莉 《知识经济》 2016年第3期46-47,共2页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是和金融监管博弈的结果。在分析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监管对策
19
作者 王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320-320,共1页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影子银行业务也得到不...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影子银行业务也得到不断发展。但是,这些影子银行业务将传统的表内资产转到表外,具有监管套利的性质,给影子银行的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本文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风险 监管
下载PDF
实体经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传染的结构转换研究
20
作者 王周伟 郭鑫惠 《金融发展》 2024年第1期21-43,共23页
实体经济企业“金融化”与资本“脱实向虚”是当前中国经济治理中急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2012—2021年的股市和财务数据,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估算出企业之间的股价崩盘传染风险,并利用门限回归... 实体经济企业“金融化”与资本“脱实向虚”是当前中国经济治理中急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2012—2021年的股市和财务数据,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估算出企业之间的股价崩盘传染风险,并利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结构转换效应,用平滑转换模型拟合出结构转换模式。研究发现,实体经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传染效应,企业间的股价崩盘风险传染现象普遍显著存在;实体经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影响股价崩盘传染风险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企业年龄、企业规模、资产周转率和个股回报率等指标对股价崩盘传染风险的作用均受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转换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股价崩盘风险传染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门限回归模型 平滑转换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