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SB、美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慧明 邹晶 《生产力研究》 201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文章分析比较了FSB和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框架,这两种框架都从机构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对于"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FSB和美国观点较为一致,主要对与短期融资相关的风险进行监管。对于影子银行机构的监管,FS... 文章分析比较了FSB和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框架,这两种框架都从机构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对于"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FSB和美国观点较为一致,主要对与短期融资相关的风险进行监管。对于影子银行机构的监管,FSB提出根据影子银行的部门进行监管,而美国注重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文章分析了两种框架的特点,并提出了对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监管 影子银行机构 影子银行活动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柳洋 《浙江金融》 2019年第6期3-12,共10页
基于59家影子银行机构200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以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确存在,即宽松(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提高(降低)... 基于59家影子银行机构200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以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确存在,即宽松(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提高(降低)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影子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性会提高;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激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周期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影子银行机构 风险承担
下载PDF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强度分析--基于机构与系统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玉立 胡浩智 《金融发展评论》 2019年第5期122-135,共14页
本文以2008年1月-2018年8月间21家上市金融机构数据为样本,同时利用穆迪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报告数据,构建GARCH-CO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对商业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影子银行系统对各类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 本文以2008年1月-2018年8月间21家上市金融机构数据为样本,同时利用穆迪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报告数据,构建GARCH-CO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对商业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影子银行系统对各类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并对上述两种风险溢出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显示:仅从单一机构视角看,民间借贷类影子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最大;从风险溢出视角看,风险来源方的溢出效应大小及波动强度依次为信托类机构、证券类机构、民间借贷类机构,风险承受方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承受的冲击较大,波动强度也大。据此,本文认为单一机构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机构自身受到的监管程度及运营的规范性;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强弱主要取决于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度;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更多地受银行自身规模、风险管理等银行经营因素决定,因此建议民间借贷类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重点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风险冲击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机构 影子银行系统 商业银行机构GARCH-COVAR 风险溢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