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声电影与音乐影像志的形成与发展
1
作者 朱靖江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6期85-92,共8页
影视人类学自其萌生之初,便致力于将田野调查中的影像与声音素材结合为一,从而使它们成为了彼此支撑的民族志资料,这也是同一时期民族音乐家们的研究诉求。有声电影,尤其是同期声电影技术出现之后,影音同构的民族志电影成为人类学家与... 影视人类学自其萌生之初,便致力于将田野调查中的影像与声音素材结合为一,从而使它们成为了彼此支撑的民族志资料,这也是同一时期民族音乐家们的研究诉求。有声电影,尤其是同期声电影技术出现之后,影音同构的民族志电影成为人类学家与民族音乐家开展音乐文化调查的重要工具。同期声提供了音乐影像志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在以史诗、唱诵为记忆传承方式的非文字社会里,以人类学理论方法为依托的音乐影像志能够强化社会语境,深描音乐文化细节,提供主体表达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整体性的音乐文化叙事,促进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影像志 同期声电影 地方性知识 影音民族音乐
下载PDF
留声机与摄影机——蜡筒时代的人类学音乐影像志考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靖江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于1877年发明蜡筒留声机之后,很快就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蜡筒留声机在录音领域独领风骚的半个多世纪里,诸多人类学界的先驱人物,如阿尔弗雷德·C.哈登、鲍德温·斯宾塞、弗朗...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于1877年发明蜡筒留声机之后,很快就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蜡筒留声机在录音领域独领风骚的半个多世纪里,诸多人类学界的先驱人物,如阿尔弗雷德·C.哈登、鲍德温·斯宾塞、弗朗茨·博厄斯、鲁道夫·波赫、爱德华·柯蒂斯等人,都在他们的学术考察中使用蜡筒记录语言、音乐、歌曲等民族志资料。作为富有远见的学术先行者,他们往往也会在考察行程中使用另一种新发明—电影摄影机,以期同时获得田野中的动态影像资料。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他们的开拓性工作不仅为人类文明保存了许多不可多得的文化样本,同样也为人类学音乐影像志的学术建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影像志 影视人类 影音民族音乐 地方性知识
原文传递
声影洞见——音乐影像志在当代
3
作者 萧梅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Mantle Hood在1971年曾指出“对于民族音乐学者而言,影像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或最重要的可用文献”。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影音民族音乐学(Audiovisual Ethnomusicology)从开始关注异国情调的采集或附着于人类学及民族志...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Mantle Hood在1971年曾指出“对于民族音乐学者而言,影像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或最重要的可用文献”。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影音民族音乐学(Audiovisual Ethnomusicology)从开始关注异国情调的采集或附着于人类学及民族志学者的田野影像,逐渐发展为一个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新型学术方向,影像也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辅助手段逐步形成具有独立表达与风格的音乐影像志。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影像设备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音乐影像志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首开音乐影像志学硕士学位点,同年首创“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活动,随后再以“双年展”方式推动该方向在学科意义上的发展。作为亲历者,本文将简短回顾该方向的学术积累,并以两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参展作品为例证,讨论多样性音乐影像志的当代意义与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影像志 影音民族音乐(audiovisual Ethnomusicology) 视觉人类 “华语音乐影像志” 田野深度 文化阐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