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形象书写
1
作者 张慧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13-115,150,共4页
彼得·海斯勒在其“非虚构”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形象。海斯勒按照本国社会的模式,使用本社会话语对体制内的一些中国人形象进行描述;以令人不甚愉悦的语言概括中国小城形象,有以偏概全之嫌。海斯勒笔下还频繁出现“廉价”“围... 彼得·海斯勒在其“非虚构”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形象。海斯勒按照本国社会的模式,使用本社会话语对体制内的一些中国人形象进行描述;以令人不甚愉悦的语言概括中国小城形象,有以偏概全之嫌。海斯勒笔下还频繁出现“廉价”“围观”之类的词汇,中国的人和物都成为其俯视和审判的对象。海斯勒以亲善的态度对中国形象进行书写,既基于中国现实,又非对中国形象的全然复现,所塑造的是他这个异国人共同参与、融入和解释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中国形象 他者书写
下载PDF
论彼得·海斯勒《江城》中的中国人形象
2
作者 孙策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期16-18,共3页
《江城》是彼得·海斯勒根据自己在中国涪陵两年支教见闻写成的书,该书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书中塑造的众多中国人形象,打破传统“东方主义”视野下的“他者”形象,显现出原本真实的特征。作者借助“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方式凸显真实,... 《江城》是彼得·海斯勒根据自己在中国涪陵两年支教见闻写成的书,该书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书中塑造的众多中国人形象,打破传统“东方主义”视野下的“他者”形象,显现出原本真实的特征。作者借助“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方式凸显真实,具有表征当代中国人、重塑“他者”可能的现实意义。但“他者”真实背后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江城》 非虚构 真实
下载PDF
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叙事
3
作者 张慧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0-12,52,共4页
彼得·海斯勒以"非虚构"的写作手法,在《江城》《寻路中国》《奇石》等几部作品中对中国进行了实录。作为一个"行动者"和"在场者",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他眼中的中国城镇、村庄,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 彼得·海斯勒以"非虚构"的写作手法,在《江城》《寻路中国》《奇石》等几部作品中对中国进行了实录。作为一个"行动者"和"在场者",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他眼中的中国城镇、村庄,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有扎根于历史文献基础上的史料收集。他的非虚构作品由此既具有了现实的广度,也不乏历史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江城》 《寻路中国》 非虚构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叙事话语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娟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3-48,144,共6页
以《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的中国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叙事学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彼此的"他者"、文化适应与异国乡愁、"传统范"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三个层次展... 以《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的中国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叙事学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彼此的"他者"、文化适应与异国乡愁、"传统范"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三个层次展开,探讨其建构中国形象的话语方式、文化价值与跨文化意义。海斯勒建构的"中国形象"不再是某种西方标准之下的参照物,也非宏大叙事中冷冰冰的"国家形象",而是从现实的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融入了海斯勒作为"外来者"的体验与思考,包含了生活复杂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现代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中国形象 叙事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中国故事”的叙述策略与传播认同机制——基于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小说“中国三部曲”的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英 明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71,共6页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在中外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其获得广泛认同的深层机制值得探析。从读者评论出发,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故事文本中有很多引发认同的机制设置:首先,作为外国人,其题材选取和视角呈现上的组合,恰...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在中外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其获得广泛认同的深层机制值得探析。从读者评论出发,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故事文本中有很多引发认同的机制设置:首先,作为外国人,其题材选取和视角呈现上的组合,恰好对国内外不同的读者构成了一种认知差,使得讲述的共通话题"既熟悉又陌生";其次,叙述方式上采取的"第一人称叙述"普通人生活所带来的浸入式体验,能够更加贴近中国日常生活;最后,作者对讲述事件探究式的评价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之上,由此故事得以冲破文化的藩篱最终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同。这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传播 非虚构小说 中国故事 彼得·海斯勒 认同机制
下载PDF
《江城》中彼得·海斯勒的多重身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颖聪 《科技资讯》 2017年第17期202-203,共2页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美国密苏里州人,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海斯勒跟随美国"和平队"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当时还隶属于四川的涪陵,在涪陵师专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间长达...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美国密苏里州人,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海斯勒跟随美国"和平队"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当时还隶属于四川的涪陵,在涪陵师专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间长达两年。在结束志愿工作回到美国后,海斯勒根据自己在涪陵期间的亲身经历写作《江城》一书,作品一经出版,便大受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 彼得·海斯勒 多重身份
下载PDF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中国形象建构
7
作者 尹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彼得·海斯勒在中国生活的十余年间,正值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他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见闻先后创作了纪实文学《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海斯勒作品中建构的"中国形象"的话语方式是从自身体验现实出发,倾注了作... 彼得·海斯勒在中国生活的十余年间,正值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他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见闻先后创作了纪实文学《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海斯勒作品中建构的"中国形象"的话语方式是从自身体验现实出发,倾注了作为体验者的"外来者"的思考,包含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彼此带来的误读和伤害在不断的摩擦中感受生活的复杂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现代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中国形象” 话语
下载PDF
“艺术化”的多模态中国——论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叙事艺术
8
作者 张卫东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51-58,共8页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叙事艺术是独特的。作为描写文本的“非虚构类”作品,其文本构筑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意指文本。三部曲的写作修辞体现在去中心化、细节至上与身份表演、非线性叙事与“古文物”字母的巧妙排列,以及文化空...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叙事艺术是独特的。作为描写文本的“非虚构类”作品,其文本构筑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意指文本。三部曲的写作修辞体现在去中心化、细节至上与身份表演、非线性叙事与“古文物”字母的巧妙排列,以及文化空间和场域的切换等艺术手法上。作者的意识形态自由驰骋在看似松散的各种“事件”之中,更隐秘地构筑了一个神话集合,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艺术化”的多模态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三部曲” 彼得·海斯勒 叙事艺术
原文传递
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叙事”模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黎 《作家》 2015年第6X期67-68,共2页
综观西方近几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中国"日渐成为热门题材。21世纪后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有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在人文类杂志驻华记者笔下最为明显,关于"中国"的报道无论主题还是写作模式均带有以往不曾有过的特点,彼... 综观西方近几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中国"日渐成为热门题材。21世纪后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有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在人文类杂志驻华记者笔下最为明显,关于"中国"的报道无论主题还是写作模式均带有以往不曾有过的特点,彼得·海斯勒的中国纪实系列写作就是典型代表,他笔下的"中国叙事"模式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发展状态。本文主要立足彼得·海斯勒中国系列作品,对其笔下的"中国叙事"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作品 中国叙事 模式 探讨
原文传递
《江城》的文学伦理学分析
10
作者 薛鹏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文学《江城》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多重伦理书写.通过伦理书写,海斯勒展 现了处于世纪之交这一关键时期的中国生动的生活百态.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切入,研究作品中的中国人与自然、 社会以及政治之间... 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文学《江城》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多重伦理书写.通过伦理书写,海斯勒展 现了处于世纪之交这一关键时期的中国生动的生活百态.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切入,研究作品中的中国人与自然、 社会以及政治之间的关系,发现他们处于一种难以言状的情境之中,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作者旨在客观展现特定时期下中国社会的现状,给出其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江城》 文学伦理学
下载PDF
21世纪初美国非虚构作家笔下的中国社会巨变
11
作者 杨巍 孙小孟 刘新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6期219-220,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囯社会迎来了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以彼得·海斯勒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非虚构作家在21世纪之初来到中国,聚焦于宏大历史潮流中微观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波折,在旅居的同时创作了大量非虚构作品。作为“新新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囯社会迎来了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以彼得·海斯勒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非虚构作家在21世纪之初来到中国,聚焦于宏大历史潮流中微观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波折,在旅居的同时创作了大量非虚构作品。作为“新新闻报道”的延伸,“非虚构写作”要求兼具新闻的真实性与文本的艺术性。非虚构文本中既有这批作者的真实所见.同时又有其以在场介人者的角度所抒发的感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彼得·海斯勒 社会巨变 微观个体 历史潮流 生命体验 城镇化 艺术性
原文传递
解体与救赎--读乔治·帕克《下沉年代》
12
作者 文敏 《书城》 2021年第4期86-94,共9页
好几位朋友向我推荐《下沉年代》(The Unwinding),豆瓣读书评论对它一片赞扬,有人认为此书相当于美国当代史的《万历十五年》。我的看法是,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叙事能力确实不错,但作为一种美国断代叙事,它还是缺少早先威廉... 好几位朋友向我推荐《下沉年代》(The Unwinding),豆瓣读书评论对它一片赞扬,有人认为此书相当于美国当代史的《万历十五年》。我的看法是,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叙事能力确实不错,但作为一种美国断代叙事,它还是缺少早先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那种灵动风采,论到对观察对象的平视白描以及纤秾合度的叙述表达,我觉得彼得·海斯勒似乎更胜一筹。为什么大家评价如此之高?粗略看了下留言,大体认为此书在展示各路人物及其生活轨迹的同时,"诚实地谱写了一曲美国挽歌"……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所以,中文书名将"unwinding"(解开、松开)译作"下沉"(这样翻译真的好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十五年》 彼得·海斯勒 叙事能力 帕克 当代史 观察对象 曼彻斯特 纤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