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义图模型理论下“来往”的词义演变 |
林松
王新蕾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孤本《津督院往来电》考述 |
吉辰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弹幕语言失范探析与青少年网络文明话语构建——以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为例 |
郑莉娟
|
《现代语文》
|
2023 |
0 |
|
4
|
“往+O+VP”和“V+往+O” |
曾传禄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9 |
5
|
|
5
|
古汉语“往+NP+VP”与“VP+往+NP”的差异 |
马梅玉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0 |
1
|
|
6
|
“单音动词+往”里“往”的语法化 |
刘光明
储泽祥
陈青松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7
|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
邵宜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8
|
介词“向”、“往”、“朝”的功能差异及解释 |
刘培玉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9
|
“往”的语法化进程及相关问题 |
刘芳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0
|
书面语体“V+向/往+NP”的构成机制及句法特征分析 |
王永娜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11 |
7
|
|
11
|
状位“往/向”差异性考察 |
李向农
余敏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NP把O往LVP”与“NP把OV往L”的句法、语义差异 |
刘培玉
赵敬华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3
|
“常常”和“往往” |
沈桂丽
|
《湘南学院学报》
|
2006 |
7
|
|
14
|
表示方向的“向、朝、往” |
赵新
|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5
|
近代汉语“往+NP+VP”、“V+往+NP”的语义类型及其认知分析 |
马梅玉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1 |
0 |
|
16
|
构式“往死里X”的结构层级和形成机制 |
聂彦平
|
《现代语文》
|
2019 |
0 |
|
17
|
“往”的虚化进程及词类归属 |
李小倩
|
《现代语文》
|
2018 |
1
|
|
18
|
频数、相对频数、频率与概率——“常常/往往/总(是)/老(是)”辨析 |
杨旭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2 |
1
|
|
19
|
前后位“往”字构式的功能差异 |
李延波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0
|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
侯瑞华
|
《汉字汉语研究》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