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除法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算法的镜头径向失真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佳丽 霍智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2-36,43,共6页
针对镜头径向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除法模型(DM,division model)和核密度估计算法的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同一场景两个不同视点的失真图像对建立DM模型。首先对失真图像对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然后根据基本方程式联立方程组,... 针对镜头径向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除法模型(DM,division model)和核密度估计算法的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同一场景两个不同视点的失真图像对建立DM模型。首先对失真图像对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然后根据基本方程式联立方程组,采用核密度估计算法求出最优解即为校正参数。最后根据求得的校正参数对两幅失真图像进行校正。仿真表明,核密度估计算法提高了失真校正的鲁棒性和图像校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失真 除法模型 核密度估计算法 基本方程式 失真校正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的文档图像径向校正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常骏 苗立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0-952,共3页
手持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存在不同程度的镜头失真。根据文档图像的文本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镜头校正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阈值方法分割文档图像,并通过形态学闭运算把连通体聚类为文本行。然后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文本... 手持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存在不同程度的镜头失真。根据文档图像的文本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镜头校正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阈值方法分割文档图像,并通过形态学闭运算把连通体聚类为文本行。然后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文本行的中心线,并建立径向失真校正的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把中心线对应的曲线映射为直线,从而求出文档图像的镜头失真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校正算法可以有效地校正文档图像各种程度的径向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图像 径向失真 数学形态学 闭运算
下载PDF
图像畸变校正算法在测量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宾武 张燕 郑开放 《电子世界》 201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工业用镜头对物体进行取像时,物体会产生畸变失真。畸变对物体参数的后续测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对畸变图像进行校正。本文通过对已有图像畸变校正算法的介绍比较,采用了一种不拘泥于具体镜头,适用性强的校正算法。此算法首先根据畸变图... 工业用镜头对物体进行取像时,物体会产生畸变失真。畸变对物体参数的后续测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对畸变图像进行校正。本文通过对已有图像畸变校正算法的介绍比较,采用了一种不拘泥于具体镜头,适用性强的校正算法。此算法首先根据畸变图像产生的原理对径向畸变建立模型,算法第一步使用亚像素边缘算法对失真图像定位边缘、提取边缘点;第二部用最小二乘法对提取的边缘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所有点与标准点的总平方和;第三步使用LM算法对第二步得到的总平方和进行优化参数处理,得到最优参数;第四步将最优参数带入反校正模型,最终还原图像。还原后的图像与标准图像相比,校正结果的精度可以达到1个像素的最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镜头 径向失真 亚像素 LM算法
下载PDF
岩心图像采集中的失真研究与校正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科旭 吴晓红 +2 位作者 符耀庆 吴小强 刘金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7-521,共5页
建立了岩心图像采集系统中摄像头成像的几何模型,并分析了采集头失真产生的原理,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两种主要的几何失真提出了基于几何变换和线性补偿的校正方法,并推导出了坐标变换公式.实验表明:该校正方法能够对采集得到的岩心图像进... 建立了岩心图像采集系统中摄像头成像的几何模型,并分析了采集头失真产生的原理,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两种主要的几何失真提出了基于几何变换和线性补偿的校正方法,并推导出了坐标变换公式.实验表明:该校正方法能够对采集得到的岩心图像进行有效校正,满足后期处理分析对图像的要求,在工程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图像采集系统 倾斜失真 径向失真
原文传递
基于交比不变性的广角成像系统几何失真校正 被引量:3
5
作者 艾赛江 王翔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广角成像系统在近距离倾斜摄像获取大场景平面信息时,图像会存在透视变形与径向失真综合的非线性几何失真。利用网格模板成像,结合透视投影下的共线点列的交比不变性原理,通过非线性优化获得径向失真模型参数,实现径向失真的校正;通过... 广角成像系统在近距离倾斜摄像获取大场景平面信息时,图像会存在透视变形与径向失真综合的非线性几何失真。利用网格模板成像,结合透视投影下的共线点列的交比不变性原理,通过非线性优化获得径向失真模型参数,实现径向失真的校正;通过透视变换方法构建变换矩阵求得变换系数,进而实现线性梯形失真的校正。对广角镜头焦距为14mm,相机倾斜角为43.34°,边长1200mm正方形模板成像的几何失真进行了校正实验,经对不同位置分布点的精度分析,得到各位置点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表明校正算法适用于非线性几何失真的处理,且具有较高的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几何失真 交比不变性 径向失真 图像校正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n Centrifugal Impeller in an Axial-radial Combined Compressor with Inlet Distortion 被引量:3
6
作者 Du Li Ce Yang +3 位作者 Ben Zhao Mi Zhou Mingxu Qi Jizhong Zh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86-494,共9页
Assembling an axial rotor and a stator at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pstream to build an axial-radial combined compressor could achieve high pressure ratio and efficiency by appropriate size augment.Then upstream potenti... Assembling an axial rotor and a stator at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pstream to build an axial-radial combined compressor could achieve high pressure ratio and efficiency by appropriate size augment.Then upstream potential flow and wake effect appear at centrifugal impeller inlet.In this paper,the axial-radial compressor is unsteadily simul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uniform and circumferential distorted total pressure inlet condition to investigate upstream effect on radial rotor.The results show that spanwise nonuniform tot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generated and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combined distortion is formed at centrifugal rotor inlet.The upstream stator wake deflects to rotor rotation direction and decreases with blade span increases.Circumferential distortion causes different separated flow formations at different pitch positions.The tip leakage vortex is suppressed in centrifugal blade passages.Under distorted inlet condition,flow direction of centrifugal impeller leading edge upstream varies evidently near hub and shroud but varies slightly at mid-span.In addition,compressor stage inlet distortion produces remarkable effect on blade loading of centrifugal blade both along chordwise and pitchw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radial combined compressor centrifugal impeller WAKE inlet distor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