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径流输入性氮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转化与归趋
- 1
-
-
作者
陈垚
朱嘉运
余雪花
刘臻
袁绍春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9-13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9024)
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项目(CY200701)
+2 种基金
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S0029)
重庆市留创计划项目(cx2017065)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城科字2020第5-7)。
-
文摘
为探究径流输入性氮在生物滞留系统多介质中的即时转化规律与归趋特性,以水、植物、土壤、微生物等多介质中的氮素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考察场次径流输入性氮在多介质中的即时赋存形态与含量,分析不同前期干旱天数(ADD)形成的干湿交替条件下氮的转化特性与多介质归趋。结果表明,径流输入性NO_(3)^(-)-N可同时发生反硝化与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作用,且两者存在协同性。适当的干旱可促进气态氮排放,使其成为NO_(3)^(-)-N的主要归趋路径。但干旱也增加了淋洗排放风险,尤其是长期干旱(ADD=22 d)会抑制反硝化与DNRA作用,显著增加淋洗排放归趋分配比例(高达32.30%)。土壤对NO_(3)^(-)-N的非生物固定和微生物固持作用随ADD的增加而减弱,但长期干旱条件下根际耐干旱微生物成优势菌后可强化土壤的归趋作用,并通过协同竞争作用促进植物对NO_(3)^(-)-N的直接吸收。径流输入性NH_(4)^(+)-N在干旱条件下易以NO-3-N形式发生淋洗排放,但淋洗排放比例最大仅为0.34%。土壤对NH_(4)^(+)-N的归趋以微生物固持作用为主,且归趋分配比例显著高于NO_(3)^(-)-N。干旱期土壤含水率可调控微生物固持和非生物固定作用发生的空间与强度。植物对NH_(4)^(+)-N的吸收主要与植物生物量有关,且营养和水分双重胁迫作用会促进植物根系对NH_(4)^(+)-N的吸收。以上结果证实,不同形态氮在多介质中的即时转化路径和分配比例受ADD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且长时间干旱易发生NO_(3)^(-)-N淋洗排放。
-
关键词
生物滞留系统
海绵城市
径流输入性氮
^(15)N同位素示踪
前期干旱天数
即时转化
多介质归趋
-
Keywords
bioretention system
sponge city
incoming nitrogen associated with runoff
isotopic tracing of 15N
antecedent dry day
immediate transformation
multi-media fate
-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