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大屯中心区地面沉降机理分析与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孟磊 冯启言 +2 位作者 张海荣 吴晴晴 路云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过量抽取地下水是地面沉降主要的诱发因素。徐州大屯中心区从1976年开始观测地面沉降,1988年建立了地面沉降观测系统,观测数据显示2006年累积沉降量达到873mm。本文以该地区20多年的地下水位观... 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过量抽取地下水是地面沉降主要的诱发因素。徐州大屯中心区从1976年开始观测地面沉降,1988年建立了地面沉降观测系统,观测数据显示2006年累积沉降量达到873mm。本文以该地区20多年的地下水位观测、地面沉降观测资料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支持下,分析了该地区地面沉降发展演化及沉降机理,并根据累积沉降量进行了危险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机理分析 危险性评价 徐州大屯中心区
下载PDF
利用D-InSAR二轨法监测徐州大屯中心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敏 陆晓燕 何秀凤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5期3-5,163,共3页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是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介绍了D-InSAR二轨法提取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徐州大屯中心区为实验区域,获取了徐州大屯中心区2007年到2009年地面沉降结果,并与水准测量获取的沉降结果进...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是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介绍了D-InSAR二轨法提取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徐州大屯中心区为实验区域,获取了徐州大屯中心区2007年到2009年地面沉降结果,并与水准测量获取的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到2009年大屯中心区平均沉降量为3mm,年平均最大沉降累积量达到33.5mm,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相一致,说明用D-InSAR二轨法获得的形变结果能很好地反应监测区域的沉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二轨法 地表形变 徐州大屯中心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