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得一录》得见斋本与宝善堂本目次差异浅论
1
作者
郭超颖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4期38-42,共5页
《得一录》是清人余治在其半生行善过程中,辑录古今各种善举章程汇编而成的一部著作。此书首刊于同治八年(1869)苏州得见斋,全书共分十六卷,乃余治亲手勘定。光绪十一年(1885)长沙宝善堂重刊时编订成八卷本。得见斋十六卷本和宝...
《得一录》是清人余治在其半生行善过程中,辑录古今各种善举章程汇编而成的一部著作。此书首刊于同治八年(1869)苏州得见斋,全书共分十六卷,乃余治亲手勘定。光绪十一年(1885)长沙宝善堂重刊时编订成八卷本。得见斋十六卷本和宝善堂的八卷本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八卷本对十六本目次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这种修改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而是内在逻辑的改弦更张,它使全书在整体上的结构框架被打破。两种不同的编排方式实际上是编撰者编撰理念和所期目标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通过两版本目次的互相参照,对它们各自面貌进行较为深入的体察,并以此找寻到关于修改原因的蛛丝马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治
《得一录》
得见斋本
宝善堂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得一录》得见斋本与宝善堂本目次差异浅论
1
作者
郭超颖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4期38-42,共5页
文摘
《得一录》是清人余治在其半生行善过程中,辑录古今各种善举章程汇编而成的一部著作。此书首刊于同治八年(1869)苏州得见斋,全书共分十六卷,乃余治亲手勘定。光绪十一年(1885)长沙宝善堂重刊时编订成八卷本。得见斋十六卷本和宝善堂的八卷本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八卷本对十六本目次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这种修改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而是内在逻辑的改弦更张,它使全书在整体上的结构框架被打破。两种不同的编排方式实际上是编撰者编撰理念和所期目标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通过两版本目次的互相参照,对它们各自面貌进行较为深入的体察,并以此找寻到关于修改原因的蛛丝马迹。
关键词
余治
《得一录》
得见斋本
宝善堂本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得一录》得见斋本与宝善堂本目次差异浅论
郭超颖
《文教资料》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