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酸切割酶与脱氧核酶的荧光循环放大系统检测铅(Ⅱ)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永席 齐林 +2 位作者 杨卫军 魏帅 王亚玲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6-1240,共5页
利用核酸切割酶(Nicking endonuclease)识别特定DNA双链并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构建了基于8-17E脱氧核酶(8-17E DNAzyme)的Pb2+荧光循环放大检测方法。Pb2+可激活8-17E脱氧核酶水解RNA底物,产生并释放出的单链与分子信标探针(Molecul... 利用核酸切割酶(Nicking endonuclease)识别特定DNA双链并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构建了基于8-17E脱氧核酶(8-17E DNAzyme)的Pb2+荧光循环放大检测方法。Pb2+可激活8-17E脱氧核酶水解RNA底物,产生并释放出的单链与分子信标探针(Molecular beacon,MB)杂交,导致其茎环结构被破坏,荧光信号恢复;同时形成含有核酸切割酶Nt.BbvCΙ识别位点的双链区域。在核酸切割酶Nt.BbvCΙ的作用下,分子信标探针被切割释放,游离出来的单链可与其它分子信标重新杂交,从而触发下一轮酶切,引起荧光检测信号的循环放大。本方法避免了8-17E脱氧核酶与底物链的修饰,最低可以检测出水溶液中1.0×10-10mol/L Pb2+,并在2倍浓度的Zn2+,以及5倍浓度的其它干扰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Pb2+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本方法对环境水样中Pb2+的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6.1%~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脱氧核酶 核酸切割酶 荧光循环放大检测
下载PDF
茎环结构DNA循环放大技术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银离子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6-671,共6页
利用茎环结构DNA的循环杂交放大作用和碱基C与Ag^+之间的稳定结构,设计了一种高灵敏性的表面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用于水样中Ag^+的检测。首先制备了携带有大量拉曼信号分子的纳米金生物条码作为拉曼信号探针。然后通过酰胺键将捕获DNA固... 利用茎环结构DNA的循环杂交放大作用和碱基C与Ag^+之间的稳定结构,设计了一种高灵敏性的表面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用于水样中Ag^+的检测。首先制备了携带有大量拉曼信号分子的纳米金生物条码作为拉曼信号探针。然后通过酰胺键将捕获DNA固载在磁珠表面上,利用C-Ag^+-C形成的稳定结构和链式循环杂交反应放大技术,将含有大量拉曼信号DNA分子的纳米金颗粒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到磁珠上,最后通过SERS技术实现了溶液中Ag^+的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下,当固定磁珠捕获DNA浓度为1.0×10^(-7)M,Tris-HCl缓冲溶液为pH7.4,37℃下杂交反应2.5 h后,Ag^+的浓度与拉曼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12)M,检测限1.0×10^(-12)M(S/N=3)。该传感器用于海产品中Ag^+的测定,测定值与ICP-AES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环结构DNA 杂交循环放大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AG^+
下载PDF
基于时间透镜的光脉宽循环放大研究
3
作者 郭淑琴 林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利用时间透镜将超短光脉冲进行展宽后,在接收端使用低成本的示波器就可以实现光脉冲的精密测量,这是实现高精度超短脉冲实时测量与诊断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现有的四波混频原理实现时间透镜成像系统基础上,将光耦合器与时间透镜结... 利用时间透镜将超短光脉冲进行展宽后,在接收端使用低成本的示波器就可以实现光脉冲的精密测量,这是实现高精度超短脉冲实时测量与诊断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现有的四波混频原理实现时间透镜成像系统基础上,将光耦合器与时间透镜结合,使得2倍放大的时域成像系统可以实现脉宽指数倍放大,实现时间透镜成像系统的循环利用,降低系统放大倍数较大时的成像系统复杂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光脉宽循环放大的可行性,实现光脉宽的5次循环放大,光脉冲宽度从5 ps增大到160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原理 时间透镜 光耦合器 循环放大
下载PDF
循环放大器原理分析
4
作者 彭福英 陈国瑞 《石油仪器》 1991年第3期162-166,171,共6页
循环放大器CA是SN368遥测数字地震仪采集站SU中的关键电路;它比其它同类型仪器中的浮点放大器FPA具有电路简单,能对地震信号以增益每阶变化4倍进行循环放大,而其总误差电压保持不变,各采集站易于实现一致性和互换性,可与双极性检测器构... 循环放大器CA是SN368遥测数字地震仪采集站SU中的关键电路;它比其它同类型仪器中的浮点放大器FPA具有电路简单,能对地震信号以增益每阶变化4倍进行循环放大,而其总误差电压保持不变,各采集站易于实现一致性和互换性,可与双极性检测器构成A/D转换器等优点。本文对CA的信号循环原理与误差对消过程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较详细的数学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放大 数字地震仪
下载PDF
电化学循环放大法检测腺嘌呤甲基转移酶的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兆花 姜雯雯 李志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8,共5页
DNA甲基转移酶(Dnmt)可以催化DNA的甲基化反应的发生。生物体内DNA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演进。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Dnmt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分子靶标。本文以DNA腺嘌呤甲基转移酶(Dam)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含-GATC-特定序... DNA甲基转移酶(Dnmt)可以催化DNA的甲基化反应的发生。生物体内DNA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演进。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Dnmt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分子靶标。本文以DNA腺嘌呤甲基转移酶(Dam)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含-GATC-特定序列的双链DNA和巯基标记及二茂铁基团的两条互补DNA链作为阴阳探针,从Dam和核酸内切酶DpnI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出发,利用核酸链之间的竞争性杂交实现对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并利用λ核酸外切酶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电化学循环放大检测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新方法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A腺嘌呤甲基转移酶(Dam) 电化学技术 循环放大
下载PDF
基于酶循环放大的DNA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标志物蛋白PDGF-BB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霄凡 齐晨 +1 位作者 王维才 李雪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2-638,共7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发病早期由于体内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少且含量低,难以在患病早期发现疾病从而快速反应并有效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对其进行快速高效检测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在恶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发病早期由于体内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少且含量低,难以在患病早期发现疾病从而快速反应并有效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对其进行快速高效检测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文基于酶循环放大荧光光谱设计了一种用于PDGF-BB检测的DNA生物传感器,利用特定位点剪切酶,实现了信号放大,检出限由1 fmol/L降至1 amol/L,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PDGF-BB浓度,从而实现对ESCC的简单、快速、高效诊断,在生物化学和医学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DNA生物传感器 循环放大 荧光检测
下载PDF
miRNA-21的循环放大检测及成像
7
作者 孙鑫鑫 李家家 丁彩凤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16-25,34,共11页
报道了一种miRNA循环放大检测系统,该系统涉及红色发射碳量子点(CDs)以及聚多巴胺纳米球(PDANSs)。通过纳米材料与DNA的自组装,在激发光源410、542 nm的照射下,产生650、585 nm的荧光信号,通过荧光信号的关-开,可以实现对靶标miRNA-21... 报道了一种miRNA循环放大检测系统,该系统涉及红色发射碳量子点(CDs)以及聚多巴胺纳米球(PDANSs)。通过纳米材料与DNA的自组装,在激发光源410、542 nm的照射下,产生650、585 nm的荧光信号,通过荧光信号的关-开,可以实现对靶标miRNA-21循环放大的双荧光检测与细胞成像,极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聚多巴胺纳米球 MIRNA-21 循环放大检测 细胞成像
下载PDF
基于靶标循环放大策略的双色荧光传感体系探索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不同蒸制次数对肾细胞的减毒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涵 刘史佳 +2 位作者 庞会明 田蒋为 戚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83-2389,共7页
目的通过采用所建立的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测定肾细胞分泌的miR-21和miR-200c表达,观察经“九蒸九晒”炮制后的制首乌对肾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生首乌和不同炮制次数制首乌的水提物与肾细胞孵育后,利用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 目的通过采用所建立的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测定肾细胞分泌的miR-21和miR-200c表达,观察经“九蒸九晒”炮制后的制首乌对肾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生首乌和不同炮制次数制首乌的水提物与肾细胞孵育后,利用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对给药前后细胞培养基中的miR-21和miR-200c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次数的何首乌水提物的毒性,发现伴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双色荧光传感体系的荧光恢复强度在不断减弱,制首乌水提物处理后的细胞培养基中miR-21和miR-200c的表达在不断减少,说明在炮制过程中毒性逐渐减弱,炮制至第9次时毒性明显减弱,对肾细胞未产生明显毒性,表明制首乌水提物对肾细胞的毒性随炮制次数增加在不断降低。结论生首乌毒性很强,而经炮制后的制首乌毒性逐渐减弱,在炮制次数超过9次后基本无毒,表明通过“九蒸九晒”在细胞水平可以达到减毒的作用,为制首乌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肾损伤 微小RNA 靶标循环放大策略 何首乌 炮制减毒 九蒸九晒
原文传递
自补偿微信号放大及A/D转换编码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成龙 王煜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23-26,共4页
介绍一种直接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与 A/D转换编码的电路原理 ,着重分析循环放大器误差自补偿及 A/D转换编码原理 ,并探讨了该电路的局限性及与 80 31单片机的接口应用。
关键词 误差补偿 微弱信号 放大 循环放大 A/D转换编码
下载PDF
滚环复制放大SPR检测凝血酶
10
作者 崔入文 姜鉴 +3 位作者 韩文豪 杨晓妍 张迪 何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S1期13-16,共4页
利用滚环复制技术及纳米金生物条码技术进行信号放大,可实现对低浓度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利用共价结合将凝血酶抗体吸附在芯片表面作为捕获基底,同时构建包括滚环复制及生物条码的放大体系,以纳米金生物条码探针作为信号标记,通过带有... 利用滚环复制技术及纳米金生物条码技术进行信号放大,可实现对低浓度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利用共价结合将凝血酶抗体吸附在芯片表面作为捕获基底,同时构建包括滚环复制及生物条码的放大体系,以纳米金生物条码探针作为信号标记,通过带有凝血酶适体序列及引物序列的DNA进行滚环复制反应,将信号探针与带有大量重复序列的滚环复制的产物相结合,得到负载纳米金探针的长链DNA,利用凝血酶与适体的特异性结合将这个体系与凝血酶结合,放大反应信号,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仪对整个放大体系进行在线检测。得到了检测限为1×10^(-16) mol·L-1的高灵敏性,其线性范围从1×10^(-16) mol·L-1到1×10^(-11) mol·L-1,该方法新颖,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条码 循环放大 核酸适体 凝血酶
下载PDF
基于工具酶信号放大技术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凝血酶
11
作者 朱化雨 张利 +1 位作者 陈怀成 闫圣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49-1554,共6页
利用巯基乙胺将合成的金纳米粒子氨基化;基于纳米粒子负载羧基化的联吡啶钌和巯基DNA制得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采用酶循环信号放大技术,获得大量含新增DNA的溶液来捕获信号探针;以金电极为载体,将巯基DNA自组装到电极表面,依次杂交互补DN... 利用巯基乙胺将合成的金纳米粒子氨基化;基于纳米粒子负载羧基化的联吡啶钌和巯基DNA制得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采用酶循环信号放大技术,获得大量含新增DNA的溶液来捕获信号探针;以金电极为载体,将巯基DNA自组装到电极表面,依次杂交互补DNA和信号探针,构建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在优化的条件下,此传感器对凝血酶具有良好的响应,在3.0×10"13~6.0×10"11 mol/L范围内,凝血酶的浓度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13 mol/L(3σ)。采用酶切循环放大技术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良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循环信号放大技术 电化学发光 凝血酶
下载PDF
基于Au NPs@g-C_(3)N_(4)及目标物循环扩增构建miRNA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2
作者 吴莹 安思雨 李孟洁 《化学传感器》 CAS 2021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实现对microRNA-141(miRNA-141)的准确灵敏检测,该文利用纳米金修饰的氮化碳(Au NPs@g-C_(3)N_(4))作为基底修饰性材料结合T7核酸外切酶参与的目标物循环扩增过程构建高灵敏的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具有优异光稳定性和光电... 为实现对microRNA-141(miRNA-141)的准确灵敏检测,该文利用纳米金修饰的氮化碳(Au NPs@g-C_(3)N_(4))作为基底修饰性材料结合T7核酸外切酶参与的目标物循环扩增过程构建高灵敏的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具有优异光稳定性和光电特性的Au NPs@g-C_(3)N_(4)修饰在电极表面。通过Au-N键固定S1-S2后,孵育封闭剂己硫醇(HT)。当加入miRNA-141和T7核酸外切酶之后,目标物循环扩增过程被启动,导致电极表面暴露出大量单链S1。最终,通过DNA杂交引入S3-SiO_(2)复合材料,从而产生空间位阻效应,阻断外部电子供应和光捕获途径,进而导致PEC信号显著猝灭。由此构建了准确、灵敏检测miRNA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光电流与miRNA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 fmol/L~1 nmol/L,检出限为0.3 f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修饰的氮化碳 二氧化硅 T7外切酶 循环放大
下载PDF
基于四面体DNA框架的循环信号放大策略用于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
13
作者 黄静 戴志龙 +5 位作者 陈观宇 饶盼详 杨宁 许丽兰 陈敬华 章溪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基于四面体DNA框架和G-四链体(G4)结构,利用靶标介导的无酶链置换循环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策略,用于microRNA-21的高灵敏检测。根据靶标(microRNA-21)序列设计四面体DNA框架发夹探针,当靶标存在时,其与四面体DNA框架上的... 基于四面体DNA框架和G-四链体(G4)结构,利用靶标介导的无酶链置换循环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策略,用于microRNA-21的高灵敏检测。根据靶标(microRNA-21)序列设计四面体DNA框架发夹探针,当靶标存在时,其与四面体DNA框架上的发夹探针互补配对杂交,进而启动3条发夹DNA的链置换循环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大量的“Y”型DNA。每个“Y”型DNA结构中的2个末端均有G4结构,可与血红素(hemin)形成一种具有类辣根过氧化物酶特性的G4/hemin DNAzyme,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并产生较强的电流信号,从而用于microRNA-21的检测。当靶标不存在时,链置换反应无法启动,因而电化学信号较弱。结果显示,在1.00 fmol/L~1.00 n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差值(各浓度电流值-空白组电流值)与microRNA-21浓度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45.04lgc+756.1,线性相关系数R^(2)=0.9987,检测限为17.92 amol/L。该方法有望用于与miRNA-21相关的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四面体DNA框架 循环信号放大 DNAZYME 电化学传感
原文传递
宽动态范围瞬变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成龙 马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
针对宽动态范围瞬变信号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放大电路的瞬时浮点放大器,论述了循环放大与自动校零算法、浮点ADC的原理。电路可实现失调误差自动补偿、μV/V范围信号高精度放大、增益快速自适应控制以及浮点模数转换等,其... 针对宽动态范围瞬变信号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放大电路的瞬时浮点放大器,论述了循环放大与自动校零算法、浮点ADC的原理。电路可实现失调误差自动补偿、μV/V范围信号高精度放大、增益快速自适应控制以及浮点模数转换等,其全局和瞬时动态范围分别达到150dB,90dB,采样速率达80-130kS/s,有效精度达25bit,可满足地震监测及基桩动测等应用系统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动态瞬变信号 自动校零 循环放大 浮点ADC
下载PDF
一体化瞬时浮点ADC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研究
15
作者 马超 龚成龙 《电气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提出一种瞬时浮点 ADC 电路,论述循环放大与自动校零算法、浮点 ADC 的原理。电路可实现失调误差自动补偿、快速增益自适应控制以及浮点模数转换等,其全局和瞬时动态范围分别达到150db、90db,采样速率达80~130kSPS,有效精度达25bit。
关键词 宽动态瞬变信号 IFP 自动校零 循环放大 浮点ADC
下载PDF
一种瞬时浮点ADC电路的设计
16
作者 龚成龙 马超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瞬时浮点ADC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循环放大与自动校零算法、浮点ADC原理及其实现方法。该电路可实现失调误差自动补偿、快速增益自适应控制以及浮点模数转换等,其全局和瞬时动态范围分别达到150dB、90dB,采样速率达80-13... 提出了一种瞬时浮点ADC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循环放大与自动校零算法、浮点ADC原理及其实现方法。该电路可实现失调误差自动补偿、快速增益自适应控制以及浮点模数转换等,其全局和瞬时动态范围分别达到150dB、90dB,采样速率达80-130ks/s,有效精度达25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动态瞬变信号 瞬时浮点前置放大 自动校零 循环放大 浮点ADC
下载PDF
基于发卡型DNA循环杂交放大技术检测海产品中的Hg^(2+)含量
17
作者 杜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8-242,共5页
利用发卡型DNA的循环杂交放大作用和碱基T与Hg^(2+)之间的稳定结构,设计了一种高灵敏性的表面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用于海产品中痕量汞的检测。首先制备了携带有大量拉曼信号分子的纳米金生物条码作为拉曼信号探针。然后通过酰胺键将捕获... 利用发卡型DNA的循环杂交放大作用和碱基T与Hg^(2+)之间的稳定结构,设计了一种高灵敏性的表面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用于海产品中痕量汞的检测。首先制备了携带有大量拉曼信号分子的纳米金生物条码作为拉曼信号探针。然后通过酰胺键将捕获DNA固载在磁珠表面上,利用T-Hg^(2+)-T形成的稳定结构和链式循环杂交反应放大技术,将含有大量拉曼信号DNA分子的纳米金颗粒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到磁珠上,最后通过SERS技术实现了溶液中Hg^(2+)的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下,当固定磁珠捕获DNA浓度为1.0×10^(-7) mol/L,Tris-HCl缓冲溶液为p H 7.4,37℃下杂交反应3 h后,Hg^(2+)的浓度与拉曼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13) mol/L,检测限1.0×10^(-13) mol/L(S/N=3)。该传感器用于海产品中Hg^(2+)的测定,测定值与ICP-AES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卡DNA 循环杂交放大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HG^2+
原文传递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performances of juvenil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贤 刘鹰 Jean-Paul BLANCHETO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14-522,共9页
Limited inform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loading density on the performances of Scophthalmus maximus, especially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RAS). In this study, turbot (13.84±2.... Limited inform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loading density on the performances of Scophthalmus maximus, especially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RAS). In this study, turbot (13.84±2.74 g; average weigh±SD) were reared at four different initial densities (low 0.66, medium 1.26, sub-high 2.56, high 4.00 kg/m^2) for 10 weeks in RAS at 23±1℃ Final densities were 4.67, 7.25, 14.16, and 17.47 kg/m^2, respectively, which translate to 82, 108, 214, and 282 percent coverage of the tank bottom. Density had both negative and independent impacts on growth. The final mean weight,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and voluntary feed intak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final body weight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tocking density. The medium and sub-high density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SGR, mean weight, CV, food conversion rate (FCR), feed intake, blood parameters, and digestive enzymes. The protease activitie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t pH 7, 8.5, 9, and 1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the highest density group, but tended to be lower (not significantly) at pH 4 and 8.5 for the lowest density group. The intensity of protease activity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feed intake at the different densities. Catalase activity was higher (but not significantly) at the highest density, perhaps because high density started to induce an oxidative effect in turbot. In conclusion, turbot can be cultured in RAS at a density of less than 17.47 kg/m^2. With good water quality and no feed limitation, initial density between 1.26 and 2.56 kg/m^2 (final: 7.25 and 14.16 kg/m^2) would not negatively affect the turbot cultured in RAS. For culture at higher density, multi-level feeding devices are suggested to ease feeding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T stocking density GROWTH protease act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