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杨群 吉小静 +2 位作者 钱磊 邓竹溪 郭素萍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10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遵循自愿原则将接受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5... 目的探讨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10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遵循自愿原则将接受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5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纤维蛋白原(FI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肌酐(Scr)、D二聚体(D-D)、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ARS)、血钙(Ca)、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MTAS-ESRD)、血小板(PLT)、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D、FIB、PSQI、P、D-D、AHSMARS、Scr、Ca、iPTH、MTAS-ESRD、PLT、各项K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HAD、FIB、PSQI、P、Scr、Ca、D-D、iPTH、PL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AHSMARS、MTAS-ESRD、各项KDQ评分(躯体症状、挫折、疲劳、与他人关系)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lark护理联合循环管路小组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血液代谢产物清除效率与管路安全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健康管理能力与依从性,降低体外循环凝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循环管路小组 Clark护理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含防聚剂水合物浆液在循环管路中的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文志 陈光进 +3 位作者 孙长宇 穆亮 陈俊 杨云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采用高压循环管路对含防聚剂的油-水-气体系形成的水合物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时间的延长,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逐渐下降至趋于稳定,表观黏度不断增大至趋于基本不变,未出现堵塞管路的现象;生成的水... 采用高压循环管路对含防聚剂的油-水-气体系形成的水合物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时间的延长,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逐渐下降至趋于稳定,表观黏度不断增大至趋于基本不变,未出现堵塞管路的现象;生成的水合物以小颗粒形态均匀分散在乳液中,水合物浆液停工前、后的形貌相同,稳定性较好;油-水-气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流量下降程度越显著,表观黏度越大;与分别含Span20和Zjj1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相比,含Zjj2防聚剂的水合物浆液的表观黏度最低、流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管路 防聚剂 水合物 表观黏度
下载PDF
水力机械多功能模型试验台循环管路系统水力设计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源 李平 +1 位作者 陈新方 王超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1期16-18,25,共4页
介绍了河海大学水力机械多功能模型试验台循环管路系统的水力设计 ,着重介绍了模型试验台的水力计算和试验台的多功能性。
关键词 多功能模型试验台 循环管路系统 水泵 水轮机 水力设计 水力机械
下载PDF
不同预冲方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管路中气泡和微粒污染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向晶 马志芳 +1 位作者 许秋娜 曾鹂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80-681,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流速、剂量的生理盐水对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透析器的冲洗效果。方法采用500ml、800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0ml/min、300ml/min和100~300ml/min的速度冲洗管路和血液透析器,检测3种方法对管路和血液透析器中...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流速、剂量的生理盐水对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透析器的冲洗效果。方法采用500ml、800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0ml/min、300ml/min和100~300ml/min的速度冲洗管路和血液透析器,检测3种方法对管路和血液透析器中气体和微粒的清除效果。结果 100ml/min冲洗速度对清除血液透析器和管路中的气体效果好,300ml/min的冲洗速度对微粒清除效果好,100~300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则能够同时清除血液透析器和管路中的气体和微粒。结论 100~300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是适用于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冲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冲洗 不溶性微粒
下载PDF
密闭式双联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龙玲玲 马志芳 +2 位作者 王沙沙 任琴琴 李银霞 《转化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双联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每例均行10次治疗,... 目的探讨密闭式双联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每例均行10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单根直管管路连接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灌流器,试验组采用密闭式双联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连接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灌流器。对比分析管路预冲、结束治疗的操作时间、管路凝血、管口暴露、血液滴洒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管路预冲、结束治疗的操作时间、血液灌流器及透析器凝血发生率等明显较少,管口暴露及血液滴洒等发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双联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优于常规管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下载PDF
船用锅炉给水再循环管路上的节流孔板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元龙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3,共5页
船舶给水管路上节流孔板的过度限流,会引起管路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极大地影响船用给水系统管路的安全运行。针对某大型船舶蒸汽动力系统试验中给水再循环管路上单级节流孔板汽蚀诱发管路剧烈振动和噪声的故障事例,根据管路汽蚀的理... 船舶给水管路上节流孔板的过度限流,会引起管路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极大地影响船用给水系统管路的安全运行。针对某大型船舶蒸汽动力系统试验中给水再循环管路上单级节流孔板汽蚀诱发管路剧烈振动和噪声的故障事例,根据管路汽蚀的理论评估方法,分析孔板汽蚀诱发管路振动的机理。采用CFD数值模拟手段研究给水再循环管路节流孔板流域的压降特性、湍流结构及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并明晰给水再循环管路单级节流孔板下游发生的汽蚀现象。为规避孔板发生汽蚀现象,提出多级孔板减压限流的方法,基于阻塞压差的理论设计方法,结合多级节流孔板几何级数递减的设计原则,计算节流孔板的孔径、级数和厚度。该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船舶大压降给水系统管路多级节流孔板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孔板 汽蚀 给水再循环管路
下载PDF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长度及容积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颖慧 王栋栋 刘静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4期33-35,51,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长度和容积,比较不同管路在结构、长度和容量上的差异。方法选择2种通用管路A、B和1种专用管路C为研究对象,描述各管路的结构和某对应型号的透析机体外循环组件的安装固定位置;使用软尺和注射... 目的了解不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长度和容积,比较不同管路在结构、长度和容量上的差异。方法选择2种通用管路A、B和1种专用管路C为研究对象,描述各管路的结构和某对应型号的透析机体外循环组件的安装固定位置;使用软尺和注射器测量各体外循环管路的长度和容积;比较通用管路与专用管路在长度和容积上的差异。结果通用管路与专用管路的结构相似,但专用管路的动脉端-泵管段内径较通用管路细。2种通用管路泵管-动脉壶段长度过长,分别是专用管路的4.8倍和5.2倍。2种通用管路的动脉段容积均比专用管路多约30 mL。结论通用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可针对透析机进行适配性改良,以减少患者体外循环血量及血液与管路的接触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透析机 长度 容积
下载PDF
爆炸性颅脑冲击伤脑循环管路变化实验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狄凤桐 狄宁 +4 位作者 苏志梅 李秀霞 武新友 关柏峰 刘强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实验选用日本大白兔10只,自制“爆竹”100枚,在近似野战条件下,对10只兔模拟爆炸后冲击波第一效应致颅脑损伤,解剖发现兔脑肿胀,脑腹侧以桥脑为主,有小的出血,镜下发现脑细胞和脊髓细胞肿胀,血管内膜细胞有病理改变。
关键词 冲击波 颅脑损伤 循环管路
下载PDF
体外循环管路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立峰 柯军 +1 位作者 李伟松 林美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年第11期69-70,74,共3页
体外循环管路主要用于心肺手术和血液透析,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本文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热原试验、致敏试验、皮内反应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对某体外循环管路产品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体外循环管路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不同剂型预冲液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珺 章海芬 凌惠宁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7期120-12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预冲液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在预冲效果和护士人力支出中的差别,从而择优选用。方法:使用同种机型血液透析机5台,遴选本研究项目观察员1名。选择符合要求的操作护士10名,采用SOP标准预冲流程。每名护士...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预冲液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在预冲效果和护士人力支出中的差别,从而择优选用。方法:使用同种机型血液透析机5台,遴选本研究项目观察员1名。选择符合要求的操作护士10名,采用SOP标准预冲流程。每名护士先后选用生理盐水500 ml 2瓶和1 L软袋预冲液1袋,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各5次,每人完成10次。10名护士共计100次。由观察员检测不溶性微粒数值,包括>10μm、>25μm的微粒数量,并记录预冲过程中气泡等级、盐水滴落等级及护士所用总时间、总步数。结果:两组不同剂型预冲液经过标准预冲流程后,气泡等级使用1 L软袋预冲液组效果更佳(P<0.05);护士在完成5个预冲操作所用时间上1 L软袋预冲液所花时间更少短(P<0.05),步数更少(P<0.05)。结论:采用1 L软袋预冲液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能减少气泡进入管路,有利于排尽管路中的气泡,确保预冲效果。同时优化护士完成预冲操作的时间、步数,起到节力作用,节省时间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1 L软袋预冲液更宜被选用,也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预冲 微粒
下载PDF
体外循环管路冲洗护理管理对CRRT患者容量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丽华 谭娟 朱艳丽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管路冲洗护理管理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CRRT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免冲洗法,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对比两组患者所用机器压力值的变化,并对比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管路冲洗护理管理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CRRT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免冲洗法,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对比两组患者所用机器压力值的变化,并对比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滤器前压值(PBE)随上机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时点、组间·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跨膜压值(TMP)及滤器压力下降值(PFD)随上机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趋势,且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两组时点、组间·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心率(HR)随着上机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两组组间、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机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未见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患者T_1、T_2、T_3、T_4点的SBP、DBP及MAP较T_0点逐渐降低,T_7点回升;观察组患者T_1、T_2、T_3、T_4点的SBP、DBP及MAP较T_0点时逐渐升高,T_7点下降;两组患者DBP、MAP组间·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结合护理管理,能明显减缓机器压力值的上升,有助于预防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发生,但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体外循环管路冲洗 护理管理 容量状况
下载PDF
生物制药工艺用水的循环管路及分配系统的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鸣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1期41-41,共1页
生物制药工艺用水分为注射用水和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纯化水作为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二者的质量与药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物制药工艺用水循环管路及分配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确保生物制药工艺用水为前提,从这个角... 生物制药工艺用水分为注射用水和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纯化水作为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二者的质量与药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物制药工艺用水循环管路及分配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确保生物制药工艺用水为前提,从这个角度出发,该文简要介绍了生物制药工艺用水的循环管道和分配系统技术基本要求,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工艺用水 循环管路 分配系统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凡煊 刘玲玲 +1 位作者 接艳青 陈静 《上海护理》 2022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固定体外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针平均移位例次、压痕平均例次、患者舒适度和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内穿刺针移位平均例次及皮肤压痕的平均例次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能有效降低患者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护患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固定带 穿刺针
下载PDF
LiCl液体除湿空调机组溶液循环管路的优化设计
14
作者 潘诚 王凌杰 余华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第5期160-163,共4页
对溶液循环管路状况的分析,找出管路损失的组成项目及其流量特性,结合泵的性能曲线来确定管路流量的方法,对原设计的循环管路进行了优化,溶液换热器也进行了减阻处理,在采用原泵的情况下,实现了增大溶液循环流量的目的,为液体除湿空调... 对溶液循环管路状况的分析,找出管路损失的组成项目及其流量特性,结合泵的性能曲线来确定管路流量的方法,对原设计的循环管路进行了优化,溶液换热器也进行了减阻处理,在采用原泵的情况下,实现了增大溶液循环流量的目的,为液体除湿空调机组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Cl溶液 循环管路 流量 优化
下载PDF
便携式体外循环管路性能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松 王甘英 +2 位作者 王一涵 彭玲 郑金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针对目前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性能测试,存在的效率低、计量不准确、测试不便等现状,设计了一种测试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性能的便携式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以STM32F407单片机为核心,对滚压泵驱动... 针对目前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性能测试,存在的效率低、计量不准确、测试不便等现状,设计了一种测试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性能的便携式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以STM32F407单片机为核心,对滚压泵驱动控制进行设计;软件系统采用C++实时操作系统,流量检测数据通过RS485通信传送到上位机并显示。实验显示:系统对流率准确性及流速稳定性进行检测,具有稳定性强、精度高等特点,实验测量相对误差在±10%范围之内,整机重量2 kg,与传统检测方式对比,效率提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STM32 流量检测
下载PDF
感应淬火机床冷却介质循环管路的设计
16
作者 陈明龙 《机械工人(冷加工)》 2000年第10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感应淬火机床 冷却介质 循环管路 设计
下载PDF
补水处理再循环管路改进探讨
17
作者 杨学丰 《电站辅机》 1992年第2期62-63,共2页
本文叙述了补水系统再循环管路经改接后不但可提高补给水质,而且降低了除盐水成本。
关键词 发电厂 水处理系统 循环管路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18
作者 徐冷楠 李玉龙 +2 位作者 王振兴 李传保 毛永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建立影响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月1日至2022年1月30日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进行4 h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196例,入组患者均采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包括普... 目的建立影响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月1日至2022年1月30日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进行4 h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196例,入组患者均采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凝血分级≥1为凝血组14例(7.1%),非凝血组182例(92.9%)。收集人口学资料,透析前静息状态下坐位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得出预测模型后,在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首次完成4 h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凝血组和非凝血组患者心率[(82.6±12.3)次/min比(74.4±11.1)次/min]和总胆固醇[(4.3±1.2)mmol/L比(3.2±1.2)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1、2.01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率(OR=0.930,95%CI:0.871~0.993,P<0.05)和胆固醇(OR=0.623,95%CI:0.391~0.992,P<0.05)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有影响。心率预测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最佳截断点值为71次/min),总胆固醇预测凝血的AUC为0.708(最佳截断点值:4.275 mmol/L),将心率和总胆固醇联合预测时效能更高(AUC值为0.735)。对模型在98例患者中进行验证,效果较好(AUC值为0.895)。结论根据列线图可初步判断初始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列线图 体外循环管路凝血
原文传递
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丽华 钟瑜 +3 位作者 张琼芳 谢攀 张湖海 吴亿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医护研究小组,基于德尔菲专家法(Delphi)构建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初步评估两轮专家... 目的探索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医护研究小组,基于德尔菲专家法(Delphi)构建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初步评估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与协调系数情况,以及三级指标规范体系的重要程度。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第1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29,协调系数为0.237(P<0.05);第2轮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19,协调系数为0.567(P<0.05),专家函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的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其中,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分别为(4.89±0.31)分、(4.81±0.47)分、(4.81±0.48)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09、0.09,专家函询对一、二、三级指标规范体系的重要性相当(P>0.05),专家函询结果集中程度较佳。结论基于Delphi指导下构建的ECMO联合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三级指标规范体系专家函询结果集中程度较佳,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管路 三级指标规范 DELPHI法
下载PDF
体外循环管路中新型增塑剂的常规物性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玺芸 黄敏菊 +1 位作者 汤智 程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4期11-13,共3页
选用了三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改性的医用PVC原料,测试其热稳定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并基于其对应的医用产品-体外循环管路,比较其外观、... 选用了三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改性的医用PVC原料,测试其热稳定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并基于其对应的医用产品-体外循环管路,比较其外观、断裂力、耐温、耐压、疲劳测试的差别,确认从材料角度新型增塑剂替代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管路 增塑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