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少阳经循经痛治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光耀 赵肖华 《新疆中医药》 2002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足少阳经循经痛 刘欢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循经痛证治初探
2
作者 王裕贤 《针灸临床杂志》 1997年第10期11-12,共2页
循经痛证治初探830000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王裕贤笔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疼痛是针灸的一大适应症,尤循经疼痛,针灸效果更佳,应作系统整理及探讨,在此基础上,完善各种痛证的针灸治疗。循经痛的表现:本文特指沿经络体表线上... 循经痛证治初探830000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王裕贤笔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疼痛是针灸的一大适应症,尤循经疼痛,针灸效果更佳,应作系统整理及探讨,在此基础上,完善各种痛证的针灸治疗。循经痛的表现:本文特指沿经络体表线上的疼痛(一组证候),即患者指出的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痛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循经疼痛病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永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2-5,72,共5页
通过大量循经疼痛病例观察,认为循经疼痛与经循线上的损伤、大脑皮层机能、植物神经机能状态、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特殊联系有关。提出探求循经疼痛的病因对研究牵涉痛与经络的关系、防止手术损伤经络、治疗某些顽固性疼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络 循经痛 病因学
下载PDF
腧穴体表面积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肖永俭 肖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1-17,共7页
研究至今,尚未发现腧穴有特殊的独立结构,其立体范围不易确定,体表面积也难定论。关于腧穴的体表面积,古籍《小品方》谓艾炷底面积应三分,减此则不覆孔穴,不中经脉。此三分如按当时尺制约合0.6~0.8cm。现代研究发现穴位... 研究至今,尚未发现腧穴有特殊的独立结构,其立体范围不易确定,体表面积也难定论。关于腧穴的体表面积,古籍《小品方》谓艾炷底面积应三分,减此则不覆孔穴,不中经脉。此三分如按当时尺制约合0.6~0.8cm。现代研究发现穴位的电阻、电位变化区直径多数为几毫米,少数达1cm。刺激穴位后,循经痛阈改变带窄处0.5cm,宽处10cm以上,但有中心线。体表红外成像的研究,发现循经体表高温带较宽。循经冷光带的研究,表明带宽约1cm。穴位电解影像的研究,发现穴位直径约0.1~1.0cm。沿经发生的皮疹,多数宽约0.7~1cm,个别宽达3.5cm。触及的沿经皮下结节小如谷粒,大如梅核。现代穴位解剖定为直径1cm。产生针感的结构切片多取几毫米范围,但临床实际针刺刺激范围跨度略超过1cm。据此,提出腧穴的体表面积可暂定为0.1~1cm2,应有同身寸变化。中等体型者指趾端腧穴为0.1cm×0.1cm,其他宽阔部位最大为1cm×1cm。这是由经络、腧穴诸现象推断和从临床实用角度拟定的,可作为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体表面积 艾炷 电阻电位 循经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