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平 张忠英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9-300,363-364,共12页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以三度空间状态保存于燧石中。这一微体植物群由球状体、椭球体和丝状体化石组成,共计27分类群,其中1新属新种(Tylophycus minglingense gen.et sp.nov.),1新组合种和1新修订种,该植...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以三度空间状态保存于燧石中。这一微体植物群由球状体、椭球体和丝状体化石组成,共计27分类群,其中1新属新种(Tylophycus minglingense gen.et sp.nov.),1新组合种和1新修订种,该植物群比较接近于河北宣化庞家堡高于庄组和加拿大迪斯马尔湖区群的微体植物群,与蓟县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有一定差异。根据白云岩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分析,CaO、MgO含量测定),雾迷山组以潮间—湖上带正常海相沉积环境为主,局部暴露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植物 沉积环境 雾迷山组
下载PDF
豫西太华群微体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莲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9-464,T001,共7页
豫西太华群一名已沿用了30余年,在这套中深变质岩系中,过去从未发现生物化石,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及构造格架一直将其归入太古宇。笔者对小秦岭地区这套中深变质岩系的石墨片麻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及大理岩,采用浸解法、切片法研究,发... 豫西太华群一名已沿用了30余年,在这套中深变质岩系中,过去从未发现生物化石,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及构造格架一直将其归入太古宇。笔者对小秦岭地区这套中深变质岩系的石墨片麻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及大理岩,采用浸解法、切片法研究,发现了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文中介绍了微体化石的赋存层位及岩性。在参考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鞍山等地国内外已有资料后,笔者认为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上亚群的时代应归属早元古代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华群 化石 早元古代 微体植物 植物
下载PDF
湖南界岭邵东段微体植物群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礼昌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7-216,共30页
湖南界岭微体植物群由56属145种(含13新种)小孢子及很少量的疑源类与虫牙组成,并以Spelaeotrileteshunanensis的百分含量最高(26.8%)和同时含泥盆纪与石炭纪双重时代色彩的分子Retisp... 湖南界岭微体植物群由56属145种(含13新种)小孢子及很少量的疑源类与虫牙组成,并以Spelaeotrileteshunanensis的百分含量最高(26.8%)和同时含泥盆纪与石炭纪双重时代色彩的分子Retisporalepidophyta,R.crasicula与Cordylosporitespapilatus,Spelaeotriletesprotiosus为特征,但其地质时代属晚泥盆世晚期或晚法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东段 微体植物 晚泥盆世 湖南
下载PDF
湖北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忠英 赵银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4-89,共6页
湖北北部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是一套浅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阳寺组、韩家洼组、罗汉岭组、陈家冲组、李家咀组和珰铺岭组。本文首次报道打鼓石群的微体植物化石,包括疑源类Leiosphaeridia spp.和Leiofusa sp.,分类位置不明的Clonophyc... 湖北北部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是一套浅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阳寺组、韩家洼组、罗汉岭组、陈家冲组、李家咀组和珰铺岭组。本文首次报道打鼓石群的微体植物化石,包括疑源类Leiosphaeridia spp.和Leiofusa sp.,分类位置不明的Clonophycus biattina D.z.Oehler,及一些炭质膜化石。这些化石保存在李家咀组中部黄绿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的岩石薄片中,沿层面分布,均已遭压扁。就已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来说,李家咀组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晚元古代。大洪山地区李家咀组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打鼓石群这类生物化石的空白,而且指明在前寒武纪浅变质地层的碎屑岩中有可能找到微体植物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鼓石群 微体植物化石 地层化石
下载PDF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落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平 《江苏地质》 1990年第3期27-32,共6页
作者研究了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认为这些微体植物均具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构成不同的生物群落,包括藻席群落和非藻席群落。两种群落的份子保存为化石时有时相互混合,共同构成一个微化石组合。识别和区分... 作者研究了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认为这些微体植物均具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构成不同的生物群落,包括藻席群落和非藻席群落。两种群落的份子保存为化石时有时相互混合,共同构成一个微化石组合。识别和区分同一组合不同群落份子对恢复其生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植物 群落 澡席 迷山组 十三陵
下载PDF
湖北房县梅花山志留系微体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地层意义
6
作者 夏竹 殷继成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章报道了在湖北房县梅花山一带出露的一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较多的微体植物化石,据其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大致确定了它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这些发现不但丰富了该区志留纪古生物资料。
关键词 房县 梅花山 志留系 微体植物 化石 地层
下载PDF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汝霖 李凤臣 +4 位作者 李培菊 梁新 刘敏 胡华滨 刘志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4-189,T001,共7页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层 微体植物化石
下载PDF
鲁西上元古界佟家庄组的微体植物化石 被引量:8
8
作者 尹磊明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3-269,354-357,共17页
鲁西安丘地区停家庄组含保存很好的微体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14属11种(含1新种),1相似种和6个未定种。这一微体植物化石组合以球形疑源类最多,另有少数Micrhystridium,?Ceratophyton conicum以及丝状微体化石的标本。根据佟家庄组微体... 鲁西安丘地区停家庄组含保存很好的微体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14属11种(含1新种),1相似种和6个未定种。这一微体植物化石组合以球形疑源类最多,另有少数Micrhystridium,?Ceratophyton conicum以及丝状微体化石的标本。根据佟家庄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与国内外已知组合的比较,并参考从上覆浮莱山组获得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笔者认为鲁西佟家庄组与安徽淮南地区的刘老碑组是同时的,皆为800—700Ma前沉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化石 山东
下载PDF
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
9
作者 Shampa CHAKRABORTY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共9页
Mahanadi河盆地的冈瓦纳型诸盆地位于印度的近中心地区,呈北西-东南走向分布。Mahanadi主要盆地内的几个重要煤田为Korda煤田,Mand-Raigarh煤田和Ib河煤田。Korda煤田的冈瓦纳系沉积向南东向延伸,经Mand-Raigarh煤田延续至Ib河煤田。Ko... Mahanadi河盆地的冈瓦纳型诸盆地位于印度的近中心地区,呈北西-东南走向分布。Mahanadi主要盆地内的几个重要煤田为Korda煤田,Mand-Raigarh煤田和Ib河煤田。Korda煤田的冈瓦纳系沉积向南东向延伸,经Mand-Raigarh煤田延续至Ib河煤田。Korda和Ib河两个煤田储量巨大,且长期来有小构造活动;而Mand-Raigarh煤田至今很少受到重视,勘探开发晚得多。 文中首次对Mand-Raigarh煤田5个钻孔样品作了孢粉研究,以初现面、相对丰度等为特征,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时代从三叠纪最早期(Talchir组)至二叠纪末期(Raniganj组)。填补了东西两个煤田之间的生物地展研究空白。7个孢粉组合带为: i)Parasaccites-Plicatipollen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Talchir组), ii)Sulcatisporites-Brevitrile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下Barakar组), iii)Sulcatisporites-Rhizomaspora assemblage zone(少量Densipollenites存在说明其相当于上Barakar组), iv)Densipollenites-Striatopodocarp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Barren Measures组), v)Striatopodocarpites-Densipollen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下Raniganj组), vi)Striatopodocarpites-Densipollenites-Sulcatispor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上Raniganj组) v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anadi河盆地 二叠纪 冈瓦纳岩层 微体植物化石 孢粉组合
下载PDF
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 被引量:20
10
作者 尹磊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9-307,共9页
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地层在扬子地台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并有包括微体植物群、海藻、瓶形原生物、具硬体动物及‘澄江动物群’等化石的发现。因而,扬子地台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生物地层的代表地区之一。基于对扬子地台前寒... 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地层在扬子地台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并有包括微体植物群、海藻、瓶形原生物、具硬体动物及‘澄江动物群’等化石的发现。因而,扬子地台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生物地层的代表地区之一。基于对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已知微体植物化石记录的回顾和论定,总结概括了下寒武统微体植物化石组合:寒武系最底部硅质磷块岩中的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和较高层位页岩的Skiagia-Annulum-Archaeodiscina组合。它们分别与Anabarites-Circotheca-Protohertzina小壳动物化石带和Parabadiella及Eoredlichia三叶虫带相对应。与东欧地台疑源类生物地层相对照,扬子地台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的纵向分布大体和东欧地台Asteridiumtornatum-Comasphaeridiumvelvetum组合带相一致,而以上两地台的化石组合产出层位可能都略高于纽芬兰东部剖面,依据Phycodespedum所厘定的寒武系底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 前寒武纪 寒武纪 界线 微体植物化石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瑞祺 乔秀云 何承全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126,235-238,共16页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松辽盆地 浮游植物
下载PDF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承全 高瑞祺 乔秀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3-196,253-254,共14页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新属一新种 松辽盆地 浮动植物
下载PDF
论我国新元古代微体浮游植物化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尹磊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由于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构造复杂、地层不整合、古生物的不同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差别,两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长期未能解决。近年来,对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如安徽准南、东秦岭北坡等一些新元古代地层典型剖面的详细研究,新的... 由于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构造复杂、地层不整合、古生物的不同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差别,两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长期未能解决。近年来,对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如安徽准南、东秦岭北坡等一些新元古代地层典型剖面的详细研究,新的和更加充实的古生物证据、同位素年龄、碳稳定同位素等资料表明,研究地区的中、晚元古代地层与扬子地台震旦系或燕山地区青白口系都不能对比。基于已发表的微体植物化石资料,概要总结我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许多已知早、中元古代的疑源类类型,如Germinosphaeraunispinosa,Ostianamicrocystis,Pterospermopsimorphainsolita,P.pileiformis,Satkacolonialica,S.squamifera,Simiaannulare,S.simica,Spumosinarubiginosa,Trachyhystrichosphaeraparva,Valeriachagrinata,V.glanulata,V.lophostriata,V.verucata,Arctacelulariaelipsoidea,Polythrichoides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浮游植物 化石 生物地层
下载PDF
四川綦江观音桥志留纪微体古植物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晓思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1-310,340-343,共10页
本文所研究的微古植物产于四川綦江观音桥志留纪剖面中的龙马溪组、桥沟组,石牛栏组、韩家店组,共有26属79种。本文只描述其中1个新种Unellium hanjiadianense。通过对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分析,揭示出该剖面各组所含藻类繁衍的特点,并根... 本文所研究的微古植物产于四川綦江观音桥志留纪剖面中的龙马溪组、桥沟组,石牛栏组、韩家店组,共有26属79种。本文只描述其中1个新种Unellium hanjiadianense。通过对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分析,揭示出该剖面各组所含藻类繁衍的特点,并根据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将龙马溪组、桥沟组、石牛栏组划归Llandoverian(兰多维列阶),韩家店组定为Wenlockian(温洛克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植物 綦江观音桥
下载PDF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部页岩相微体古植物群及其与邻区的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阎玉忠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9-373,453-456,共25页
本文报道了宽城长城系页岩层位中微体古植物群的新资料,在所见35属85种中有5新属、15新种和1新组合,对不同层位微古植物组合特征进行了论述和比较,也进一步与邻区已知资料进行了对比,其中试用了相似系数换算和聚类分析微机... 本文报道了宽城长城系页岩层位中微体古植物群的新资料,在所见35属85种中有5新属、15新种和1新组合,对不同层位微古植物组合特征进行了论述和比较,也进一步与邻区已知资料进行了对比,其中试用了相似系数换算和聚类分析微机处理等方法。计算结果定量地显示了宽城与邻区在横向与纵向上对比的亲疏关系,宽城长城系微体古植物群新资料可作为我国北方中元古代早期微古植物组合内容的补充,宽城剖面本身也应视为我国中元古代重要化石产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植物 长城系 河北
下载PDF
国际古生代微体植物学会2010年会(CIMP,2010)简介
16
作者 燕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国际古生代微体植物学会2010年会(CI MP,2010)于2010年9月13-1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0个国家40余名代表,与会代表主要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我国有3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他们是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王文卉,... 国际古生代微体植物学会2010年会(CI MP,2010)于2010年9月13-1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0个国家40余名代表,与会代表主要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我国有3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他们是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王文卉,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李军和燕夔。中国代表提交了会议论文摘要并在会上做了口头报告与展板。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为波兰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波兰国家地质研究所和弗罗茨瓦夫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植物 古生代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年会 学会 国际 中国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原文传递
植物微体遗存分析在第四纪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继效 徐海 《地球环境学报》 2016年第3期238-253,共16页
以孢粉、植硅体等为代表的植物微体遗存由于其分布广泛,容易保存,可反映母体植物类型的优点,在第四纪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植物微体遗存的概念、常见类型,以及它们的提取方法和原理,综述了利用植物微体遗存重建古环境... 以孢粉、植硅体等为代表的植物微体遗存由于其分布广泛,容易保存,可反映母体植物类型的优点,在第四纪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植物微体遗存的概念、常见类型,以及它们的提取方法和原理,综述了利用植物微体遗存重建古环境的传统方法和近年来发展的几种古植被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最后简述了植物微体遗存在年代测定、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上的应用进展与实例。文末指出了现有研究方法的问题与不足,并对今后的多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遗存 孢粉 植硅 提取方法 定量气候重建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西伯利亚西部侏罗纪植物微体化石的热变质作用(英文)
18
作者 Lidiya V.ROVNINA Tatiana N.SAVIKINA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了西伯利亚西部几个地点钻孔侏罗纪岩芯样中的植物微体化石。在有关组合中,Lycopodium sp.,Coniopteris spp.和Gleicheniidites sp.的孢子少,Klukiasporites sp.极少;代表性花粉有Pinus exilioides,P.disulgatus,Sciadopites sp.和C... 研究了西伯利亚西部几个地点钻孔侏罗纪岩芯样中的植物微体化石。在有关组合中,Lycopodium sp.,Coniopteris spp.和Gleicheniidites sp.的孢子少,Klukiasporites sp.极少;代表性花粉有Pinus exilioides,P.disulgatus,Sciadopites sp.和Classopollis;微体浮游植物占优势,例如Crassisphaera sp.,Tasmanites sp.,Pterospermopsis eurypteris,P.harti和Cymatiosphaera sp.颇丰富,有时出现Pareodinia sp.用Trichodinium sp.。虽然各个组合中孢子、花粉、微体浮游植物在含量上有变化,但总的组成在西伯利亚西部不同地区尚稳定。此等微化石的颜色或有变化,它们(特别是微体浮游植物)可用来检测沉积有机质受热变质的成熟度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粉 热变质指数 诛罗纪 西伯利亚 植物化石
下载PDF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植物 变沉积岩组 晨旦系 沉积岩 地层
下载PDF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特征及意义
20
作者 陈会鑫 丁莲芳 秦洪宾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扬子地台 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