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岛东部表层沉积物中的微体生物化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振波 石学法 +2 位作者 刘东升 陈志华 鞠小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通过对台湾岛以东(角点坐标为22°N,122°E;22°N,124°30′E;24°N,125°25′E;24°N,122°E)海域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微体生物化石的研究,鉴定放射虫2目34科101属,178种(含21个未定种),其中泡沫虫... 通过对台湾岛以东(角点坐标为22°N,122°E;22°N,124°30′E;24°N,125°25′E;24°N,122°E)海域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微体生物化石的研究,鉴定放射虫2目34科101属,178种(含21个未定种),其中泡沫虫目19科70属134种,罩笼虫目15科31属44种。对样品中保存的有孔虫化石亦进行了分析,并初步认为:影响该区微体生物化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盐度、海水深度、海底沉积物、海底地形以及海流、水团等。对上述诸因素与微体生物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东部地区 微体生物化石 分布 表层沉积物
下载PDF
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燧石中微体生物化石新资料 被引量:12
2
作者 代珍 严贤勤 +1 位作者 袁训来 尹磊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55,共30页
我国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产出丰富的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其中保存了大量微体生物化石。本研究通过岩石切片法发现了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精美的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鉴定出12属16种,即有丝状蓝藻6属10种(包含2个未定种):Siphonophycus... 我国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产出丰富的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其中保存了大量微体生物化石。本研究通过岩石切片法发现了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精美的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鉴定出12属16种,即有丝状蓝藻6属10种(包含2个未定种):Siphonophycus septatum,S.robustum,S.typicum,S.kestron,Oscillatoriopsis ver-miformis,O.obtusa,Cephalophytarion grande,Salome sp.,Veteronostocale amoenum,Paleolyngbyasp.;球状蓝藻3属3种:Gloeodiniopsis suxianensis,Eoentophysalis cumulus,Nanococcus vulgaris;以及分类位置未定的3属3种(包含1个未定种):Myxococcoides minor,Leiosphaeridiasp.,Brachypleganon khandanum。其中Oscil-latoriopsis vermiformis,O.obtusa,Cephalophytarion grande,Salome sp.,Veteronostocale amoenum,Paleolyn-gbyasp.,Nanococcus vulgaris均为本地首次发现,弥补了以前在九顶山组中只找到Siphonophycus而未曾见Os-cillatoriopsis的缺憾,并对大量保存精美的Siphonophycus的来源问题给出了可能的解释。而大量无异形胞的Os-cillatoriopsis属化石的存在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海底为缺氧环境。本次新发现丰富了九顶山组的微体生物化石资料,这些微体生物化石组合有可能成为元古宙洲际生物地层对比的依据。九顶山组碳酸岩台地沉积相中普遍发育的微体生物藻席、保存精美的高分异度的蓝藻化石以及并未在底栖环境中发现真核生物,均反映冰期前的浅海底栖生态系统还是由原核生物为主体的微体生物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生物化石 九顶山组 元古宙 徐淮地区
原文传递
西湖凹陷古近系沉积环境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化石为主要依据 被引量:30
3
作者 蒋海军 胡明毅 +3 位作者 胡忠贵 柯岭 徐艳霞 吴联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74-78,共5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包括花港组﹑平湖组和宝石组,是西湖凹陷比较重要的地层,也是烃源岩较发育的层位。因此,前人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的沉积环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平湖组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文中通过对西湖凹陷BS-1,CHX-1,TW...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包括花港组﹑平湖组和宝石组,是西湖凹陷比较重要的地层,也是烃源岩较发育的层位。因此,前人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的沉积环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平湖组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文中通过对西湖凹陷BS-1,CHX-1,TWT-1,DQ-1,PH-1,NB2-1-1等井的微体古生物化石资料(孢粉﹑钙质超微化石﹑介形虫﹑有孔虫﹑盘星藻﹑海相沟鞭藻等)进行研究认为:花港组为陆相沉积,有争议的平湖组上部为陆相沉积,中下部为海相沉积,宝石组为陆相沉积,并推断古近系为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石 孢粉 沉积环境 古近系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南黄海微体古生物研究概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振波 石学法 鞠小华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1期84-88,共5页
从 2 0世纪 50年代至今 ,我国的海洋微体古生物研究从无到有 ,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超微化石等海洋微体生物壳体是海洋地质研究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部分。南黄海是我国开展微体古生物研究较早、研究基础较... 从 2 0世纪 50年代至今 ,我国的海洋微体古生物研究从无到有 ,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超微化石等海洋微体生物壳体是海洋地质研究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部分。南黄海是我国开展微体古生物研究较早、研究基础较好的海区。本文旨在回顾过去 ,立足现代 ,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生物化石 南黄海 生物 第四纪
下载PDF
赣东北浅变质岩系中微体古生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晓松 薛重生 +5 位作者 张克信 曾忠平 樊光明 李昌年 尹磊明 杨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9-412,共4页
赣东北浅变质岩系包括双桥山群、上墅群(后更名为登山群)和漆工群(现称之为蛇绿混杂岩),其时代归属于中、晚元古代。本文报道了作者最近在该区浅变质岩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微体古生物化石,并就这一发现的大地构造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 生物化石 蛇绿混杂岩 变质岩 大地构造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北翼ZKA01钻孔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6
作者 刘宪光 杨晋炜 +6 位作者 蒋仁 梁飞刚 夏斌 王钜 胡利 孙丰瑞 董军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6-868,共13页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钻孔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古地磁年代学和光释光(OSL)测年研究,对比区域钻孔资料确定了该孔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发现ZKA01钻孔完整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次海侵事件。结果表明,ZKA01孔B/M界线位置在108.00m处,M/G界线位置为300.25 m处。中、上更新统界线位于第Ⅲ海相层底部,即92.95m处。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界线置于该钻孔发现的第Ⅰ海相层底部,即16.65m处。晚更新世以来,前3次海侵发生在MIS5(128~74 ka)阶段,其中MIS5.1海侵规模较大,仅次于全新世时期的海侵规模。第4次海侵发生在MIS3阶段(60~24 ka),在深度上和年代上相当于MIS3时期的“第Ⅱ海相层”。第5次海侵发生在MIS1(12 ka至今)阶段,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的浅海环境,该次海侵规模最大。同时发现MIS5阶段初次海侵记录在该地区各钻孔埋深大致相当,该界面可作为长江三角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的标志性地层。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晚期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研究分析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年代学 地层 沉积环境 微体生物化石 MIS5 海侵
下载PDF
37.7亿年前的微体化石
7
《生物进化》 2017年第1期10-10,共1页
地球上的生命源自何时、源于何处,一直是备受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学术界一直认为,深海热泉喷口附近是最早的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之一。近期,有研究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现了距今至少有37.7亿年前的可能微体生物化石,以及42.8亿年前... 地球上的生命源自何时、源于何处,一直是备受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学术界一直认为,深海热泉喷口附近是最早的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之一。近期,有研究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现了距今至少有37.7亿年前的可能微体生物化石,以及42.8亿年前的含铁沉积岩,它们可能来自于海底与热泉有关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微体生物化石 魁北克省 生命源 沉积岩 科学家 学术界 加拿大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被引量:107
8
作者 何国琦 刘建波 +1 位作者 张越迁 徐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73-1576,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缘新发现的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带,其形成时代尚未给出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微体古生物研究,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生物化石 西准噶尔 早古生代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HK-2井中石炭统沉积环境分析
9
作者 杨霞 高平 +1 位作者 杨镇 陈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HK-2井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阿特劳州阿特劳市西北约320km处。该井钻遇的中石炭统岩石类型包括白云岩、石灰岩、硅岩、砂岩和黏土岩,但以硅岩和黏土岩为主,而且成分混杂,交互频繁,富含有机质和深水相的浮游、游泳类微体生物化石。根据岩... HK-2井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阿特劳州阿特劳市西北约320km处。该井钻遇的中石炭统岩石类型包括白云岩、石灰岩、硅岩、砂岩和黏土岩,但以硅岩和黏土岩为主,而且成分混杂,交互频繁,富含有机质和深水相的浮游、游泳类微体生物化石。根据岩石中硅质放射虫化石含量高,硅质海绵骨针个体保存完整,有机质含量高,颜色暗,组分细小,泥质、硅质成分为主及生物组合单一等特征,认为该地区中石炭统为深水沉积环境。目前正在勘探的HK-2井所在的乌拉尔区块也已发现深水类型油气藏存在的苗头,建议对该地区深水相油气藏进行调研,同时对该区块和相邻区块能够获得的地震剖面进行追踪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井 中石炭统 深水相 微体生物化石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江苏武进漕桥地区第四纪更新世海侵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松梅 《江苏地质》 1998年第4期207-212,共6页
根据漕桥地区更新世沉积物不同层位中产出的微体古生物,对该地区的更新世海侵问题作了初步研究。从有孔虫复合分异度的变化,介形虫与有孔虫化石群比值的变化等,阐明了太湖海侵旋回、湖海侵旋回的海侵与海退过程,结合微体古生物的... 根据漕桥地区更新世沉积物不同层位中产出的微体古生物,对该地区的更新世海侵问题作了初步研究。从有孔虫复合分异度的变化,介形虫与有孔虫化石群比值的变化等,阐明了太湖海侵旋回、湖海侵旋回的海侵与海退过程,结合微体古生物的生态类型及丰度,论述了古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海侵 生物化石 第四纪 地层
下载PDF
内蒙古集宁盆地阿尔布期—土伦期新地层的发现
11
作者 李艳霞 钟宁宁 +3 位作者 张枝焕 刘琴 周小惠 陶明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5,i002,共10页
在集宁盆地商都坳陷 ,首次应用丰富的孢粉、介形类和轮藻等化石资料论证并命名了一套新地层 ,自下而上为高勿素组和大囫囵组 ,在高勿素组中分别建立了孢粉 . Cyathidites- Aequitriradites- Pilosisporites-Tricolpopollenites组合 ;... 在集宁盆地商都坳陷 ,首次应用丰富的孢粉、介形类和轮藻等化石资料论证并命名了一套新地层 ,自下而上为高勿素组和大囫囵组 ,在高勿素组中分别建立了孢粉 . Cyathidites- Aequitriradites- Pilosisporites-Tricolpopollenites组合 ;介形类 . Mongolocypris infidelis- M. tera- M. longa组合 ;轮藻 . Obtusocharaniaoheensis- Atopochara alanensis- Sphaerochara datongensis组合。在大囫囵组中建立了孢粉 . Schizaeoispor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组合 ,包括 2个亚组合 ,即 1Cicatricosisporites- Classopollis亚组合 ,2 Tricolpites- Polyporites亚组合 ;介形类 . Mongolocypriscf. infidelis- M. cf. tera组合 ;轮藻 . Grambastichara yuntaishanensis- H ornicharaproductas- Raskyaechara wumengensis组合。根据上述微体古生物化石 ,认为高勿素组相当于早白垩世晚期的阿尔布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伦期 地层 盆地 内蒙古 生物化石 早白垩世晚期 介形类 化石资料 晚白垩世 组合 孢粉 轮藻 CF 坳陷
下载PDF
我国地学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浙江长兴“金钉子” 被引量:1
1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二叠系 三叠系 年代地层界线 金钉子 浙江 牙形石 生物化石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翰林 邹才能 +8 位作者 邱振 潘松圻 张文正 荆振华 郝记华 尹帅 吴松涛 李士祥 郭秋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0-1541,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延长组7段3亚段(长7_(3)亚段)沉积了一套异常高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高达35.8%,是目前中国陆上"进源找油"的重要战略性接替资源。基于全盆TOC含量统计,对异...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延长组7段3亚段(长7_(3)亚段)沉积了一套异常高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高达35.8%,是目前中国陆上"进源找油"的重要战略性接替资源。基于全盆TOC含量统计,对异常高有机质样品(TOC≥6%)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矿物岩石学以及微体(超微)生物化石的埋藏学特征,探讨了异常高有机质沉积的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7_(3)亚段异常高有机质富集段发育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淡水—微咸水环境,光照充足、水系发育、具有适量的陆源碎屑输入,草莓状黄铁矿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指示了底水以"贫氧"条件为主,营养元素含量、磷酸盐化石及金藻休眠孢囊化石埋藏特征等证据均指示沉积期湖盆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鄂尔多斯盆地长7_(3)亚段在高初级生产力水平背景下,动荡的"贫氧—氧化"底水环境和稳定的"贫氧"底水环境均可以形成异常高有机质沉积(TOC≥6%)的规模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有机质 沉积环境 草莓状黄铁矿 微体生物化石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新疆罗布泊地区中世纪暖期及前后的气候与环境 被引量:22
14
作者 马春梅 王富葆 +3 位作者 曹琼英 夏训诚 李升峰 李徐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42-1952,共11页
通过新疆罗布泊西湖湖心剖面沉积物的14C、粒度、微体古生物化石、植物种子、地球化学元素及比值等多指标分析发现,中世纪暖期及前后的沉积物粒度组成的特征反映沉积环境稳定,当时风暴作用较弱,而其上下部特别是下部沉积常出现强大的风... 通过新疆罗布泊西湖湖心剖面沉积物的14C、粒度、微体古生物化石、植物种子、地球化学元素及比值等多指标分析发现,中世纪暖期及前后的沉积物粒度组成的特征反映沉积环境稳定,当时风暴作用较弱,而其上下部特别是下部沉积常出现强大的风暴作用.该阶段产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及螺和植物种子等,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淡水至半咸水环境特征,沉积物中C,N和稳定元素含量均出现高值,Rb/Sr,Ba/Sr和Ti/Sr出现稳定低谷.此外,古文化及距今700a前该地区还有大量红柳生长也反映出良好的环境状况.综合分析认为,罗布泊及其西岸地区在距今约2200a以后环境好转,楼兰文化开始繁荣兴盛,到唐宋时期气候和环境进入最佳阶段,当时风尘暴作用减弱,降水量增多,入湖水量加大,湖水淡化为淡水至微咸水湖,因此不仅水生生物数量增多,而且种类也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罗布泊 中世纪暖期 气候变化 粒度 生物化石 地球化学 古文化 古植被
原文传递
Mechanism of variations in environmental magnetic proxies of lake sediments from Nam Co, Tibet during the Holocene 被引量:2
15
作者 SU YouLiang GAO Xing +9 位作者 LIU QingSong HU PengXiang DUAN ZongQi JIANG ZhaoXia WANG JunBo ZHU LiPing DOBERSCHüTZ Stefan MUSBACHER Roland DAUT Gerhard HABERZETTL Torst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3期1568-1578,共11页
High-resolution environmental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past glob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Magnetic minerals in lake sediments are important proxies to reconstruct envir... High-resolution environmental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past glob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Magnetic minerals in lake sediments are important proxies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Nam Co (lake) is a typical great lake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Previous studies have extensively focused on geochemistry, microfossils, sediment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alysis of Nam Co, which provides sound interpretation of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However, up to now, no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magnetic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refore, high-resolution and systematic magnetic studies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carried on lake sediments of core NC 08/01 from Nam Co for the Holocene period (11.3 cal ka BP)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sediments respond to climatic changes. Based on variations of magnetic proxies, the sequence can be separated into 3 units. Unit 1 (236-199 cm, 11.3-7.8 cal ka BP) contains dominantly coarse-grained magnetite with homogeneous grain siz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tite and Ti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se coarse-grained detrital magnetites reflect detrital input signals due to insignificant effects of postdepositional dissolution processes on these coarse-grained magnetite particles. For Unit 2 (198-102 cm, 7.8-2.1 cal ka BP), magnetic grain size is fin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te is also reduced. This is mainly due to significant dissolution of these fine-grained detrital magnetite particles, which were transported under reduced water flow cond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For Unit 3 (101-0 cm, 2.1-0 cal ka BP), the bulk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dominated by a mixture of single domain biogenic magnetite and detrital magnetite. The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Ti content. In conclusion, the preserva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lake sediment and thus the corresponding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related to the initial grain size. Combination of magnetic properties (including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and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proxies of detrital inputs (e.g. Ti) can be used to infer the variation of redox conditions in Nam Co.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viable framework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is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沉积物环境 西藏纳木错 代理机制 全新世 地球化学参数 生物化石 古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我国牙形刺研究的开拓者——王成源
16
作者 许汉奎 《生物进化》 2018年第3期56-60,共5页
牙形刺或牙形石(Conodonts)是一类微体古生物化石,大小一般为0.1—3毫米,多数化石为牙形状(见图1),它是由磷灰石族矿物组成,多产于海相的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中,且比较常见。由于化石小,肉眼常看不见,所以在野外只能把... 牙形刺或牙形石(Conodonts)是一类微体古生物化石,大小一般为0.1—3毫米,多数化石为牙形状(见图1),它是由磷灰石族矿物组成,多产于海相的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中,且比较常见。由于化石小,肉眼常看不见,所以在野外只能把样品带回实验室,把它敲成核桃大小的碎块,然后用10%的冰醋酸进行较长时期浸泡,接着把未溶解的化石等用细筛子在清水中洗净,后再用三溴甲烷和丙酮配成的重液进行分选,就可以把化石从碎碴中分选出来,然后放在双目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就会见到这些微小精致的牙形小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生物化石 开拓者 矿物组成 钙质泥岩 三溴甲烷 镜下观察 泥灰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