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互动视角下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困境及对策——基于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现象
1
作者 贺缌莉 苗春凤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分析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社交模式及其可能导致的网络社交困境。结果发现,青年将微信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反映出其社交模式产生了从自我披露到社交倦怠、力图打破“标签”、由“表演化”到“去... 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分析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社交模式及其可能导致的网络社交困境。结果发现,青年将微信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反映出其社交模式产生了从自我披露到社交倦怠、力图打破“标签”、由“表演化”到“去社会化”的转变,并产生了新的网络社交困境。具体表现为社交隔离与自我孤立并存、社交信任危机加深、自我呈现与情感认同分离、社交焦虑与“逃避自由”共生等。应通过净化网络社交空间、推进网络技术研发与升级、促进青年社会参与等措施,缓解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 青年群体 微信朋友圈 “仅天可见” 网络社交困境
下载PDF
微信“仅三天可见”与“被遗忘权”:社交时空平衡视域下的再审视
2
作者 葛在波 汪龙慧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11期65-68,共4页
媒介技术的赋权使得“个人日记”被搬上社交网络空间并永久留存的愿景得以实现,但同时暴露出社交时空失衡所导致的个人隐私以及“被遗忘权”受到侵犯的现实困境。微信推出的“仅三天可见”功能通过“呈现”与“隐匿”来维持社交时空平衡... 媒介技术的赋权使得“个人日记”被搬上社交网络空间并永久留存的愿景得以实现,但同时暴露出社交时空失衡所导致的个人隐私以及“被遗忘权”受到侵犯的现实困境。微信推出的“仅三天可见”功能通过“呈现”与“隐匿”来维持社交时空平衡,一定程度上使得遗忘被“复活”。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字化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人们对个人隐私合理流通的期待和初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仅三天可见”功能 “被遗忘权” 时空平衡 个人隐私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