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入路手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建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641-1643,共3页
关键词 微入路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尿结石 内镜治疗 外科医生 侵袭
下载PDF
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探讨
2
作者 姜军 刘晓艳 +1 位作者 由凤双 董卫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具体方法的实施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乳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例患者全部经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出院后回访,回访时间1个月~2年... 目的:探讨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具体方法的实施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乳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例患者全部经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出院后回访,回访时间1个月~2年,平均12个月,回访率100%。手术切口愈合正常18例,双侧乳腺对称17例,乳头、乳晕外观正常17例,切口有明显瘢痕1例,复发2例。结论: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是十分理想的方法,保持了乳房的外形美观,是广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愿意接受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单纯微入路手术
下载PDF
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春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椎板显微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并发症... 目的探讨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椎板显微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可有效恢复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 微入路手术 椎管内肿瘤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娄红民 孙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通过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 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通过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6.62±8.14)min、住院时间(8.53±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79.53±11.22)min、(12.68±2.01)d,术中出血量(75.12±17.58)ml少于对照组的(168.36±30.12)ml,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1±1.01)分低于对照组的(4.96±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79.27±8.71)、(78.91±7.54)、(86.83±8.33)、(68.71±7.15)、(75.19±8.24)、(85.94±7.38)、(84.37±5.38)、(72.68±4.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19±6.12)、(66.89±6.46)、(74.67±6.78)、(56.87±5.98)、(63.57±6.08)、(72.16±5.32)、(79.29±5.12)、(68.64±4.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且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不同 颅脑肿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评论:“微入路手术”与“微创”观念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莚庭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2年第4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外科临床 微入路手术 手术
原文传递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治元 王汉东 +3 位作者 史继新 杭春华 成惠林 印红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下丘脑 手术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崔鹏 魏辉 +1 位作者 廉治刚 赵永顺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 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 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例夹闭完全可靠,2例有瘤颈残留,所有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2例。可见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手术 翼点 纵裂间 锁孔
下载PDF
脑组织扩张器联合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血肿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学 陈劲草 张雪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3期272-273,共2页
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都属于高血压基底核区血肿,多位于壳核,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的局部粟粒状微型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造成[1]。一旦发现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者脑疝迹象,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手术。很多学者认为,经侧... 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都属于高血压基底核区血肿,多位于壳核,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的局部粟粒状微型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造成[1]。一旦发现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者脑疝迹象,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手术。很多学者认为,经侧裂入路手术不仅能迅速减轻脑疝症状或受压状态,还解剖清楚、视野清晰,能有效清除血肿,而且术后再出血机会少,对病情影响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扩张器 联合显手术经外侧裂 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
下载PDF
微入路手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Ara Darzi Sean Mackay 庄岩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2年第4期191-195,共5页
关键词 微入路手术 腹部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手术机器人
原文传递
微入路手术的新进展
1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第2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微入路手术 手术 医疗技术 发展前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半椎板显微手术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高发祥 《大医生》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半椎板显微手术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治疗方式... 目的观察半椎板显微手术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应用全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治疗方式。比较2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切口感染、脊柱不稳、脑脊漏液以及肌无力等)发生率、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脊柱不稳、脑脊漏液以及肌无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10.23±8.56)mL明显少于对照组(485.23±30.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13.36±5.65)min、(8.74±1.95)d、(7.62±2.28)d,明显短于对照组(220.25±10.51)min、(17.24±3.27)d、(8.72±2.09)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显微手术入路治疗方式治疗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全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显手术 全椎板显微入路手术 椎管内肿瘤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扬 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108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108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肿瘤压迫症状、视乳头水肿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44%、98.15%、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77.78%、85.19%、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活力、机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症状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外科手术不同 有效性
下载PDF
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吐尔洪江.斯地克 敬谢攀 王森岗 《新疆医学》 2018年第11期1218-1220,1217,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共计25例,23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载瘤动脉孤立夹闭术,出院时预后...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共计25例,23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载瘤动脉孤立夹闭术,出院时预后良好者19例,中残者2例,重残者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术中充分显露与阻断、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能够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手术翼点
下载PDF
经胼胝体进入第三脑室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少华 万经海 +2 位作者 赵兵 吴德俊 汪宇扬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进入第三脑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上,模拟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经室间孔入路及经脉络裂入路,观察与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随机观察50例正常人透明膈影像学资料。总结7例经胼胝体切除第三脑室肿...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进入第三脑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上,模拟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经室间孔入路及经脉络裂入路,观察与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随机观察50例正常人透明膈影像学资料。总结7例经胼胝体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①解剖结果:切开胼胝体后,直接进入透明膈间腔5例,进入右侧侧脑室4例,进入左侧1例;标本存在透明膈间腔且容易分开8例,占80%,无法分开2例;标本在穹隆缝区容易分开9例,分离较困难1例。②影像结果:透明膈位于中线41例,占82%,偏向一侧4例,第五脑室形成5例。③临床结果: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5例,经室间孔及脉络裂入路各1例。结论胼胝体切开后,首选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进入第三脑室。若透明膈间腔无法分开,可经室间孔或脉络裂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 胼胝体 手术 解剖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家瑞 宋明 余来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81-88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人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微创入路组及传统开放组,每组均31例。传统开放组病人予以开放手术即传统开...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人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微创入路组及传统开放组,每组均31例。传统开放组病人予以开放手术即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经皮微创入路组病人予以经皮经微创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沉(ESR)、D二聚体(D-D)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影像学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经皮微创入路组手术用时(65.25±13.76)分钟、切口长度(8.31±1.44)cm、术中出血量(91.37±11.09)ml、住院时间(8.59±1.35)天,均低于传统开放组(110.37±20.43)分钟、(13.17±2.02)cm、(475.38±18.36)ml、(11.93±2.9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经皮微创入路组术后1天(7.12±1.13)、术后3天(3.27±0.75)、术后7天(2.47±0.78) 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开放组(8.36±1.64、5.48±1.27、4.2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3天两组ESR、D-D水平较手术前均升高,但经皮微创入路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经皮微创入路组病人术后同一时间段椎间隙高度(92.66±5.72 vs 83.17±5.04)、后凸Cobb角(7.37±2.85 vs 9.72±3.18)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入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组(6.45%vs 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经皮微创入路术式可促进病人术后快速恢复,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手术 开放手术 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长山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宿州市立医院2008年6月~2014年2月间住院手术的17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幕上型脑膜...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宿州市立医院2008年6月~2014年2月间住院手术的17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幕上型脑膜瘤采用颞枕部入路2例,采用枕部入路4例;幕下脑膜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例,采用后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小脑幕切迹缘采用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幕上下脑膜瘤采用幕上下入路1例。结果本组患者中小脑幕脑膜瘤全切除( Simpson Ⅰ级和Ⅱ级)1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结论小脑幕脑膜瘤适宜积极的手术治疗,合适的显微手术入路以及恰当的手术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 脑膜瘤 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在巨大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曾白云 梁建峰 +1 位作者 余敦星 岑宇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3期15-17,共3页
目的介绍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经蝶显微切除18例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经验。方法18例大型垂体腺瘤,手术采用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辅助经蝶显微外科,术中应用导航或导航棒定位,指导手术操作,以内窥镜辅助处理位于显微镜盲区的病灶。... 目的介绍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经蝶显微切除18例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经验。方法18例大型垂体腺瘤,手术采用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辅助经蝶显微外科,术中应用导航或导航棒定位,指导手术操作,以内窥镜辅助处理位于显微镜盲区的病灶。结果本组全切除7例,占38.9%。结论神经导航经蝶显微手术仍是一种较为实用手术,神经导航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手术定位准确,减少显微镜盲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导航 外科手术鼻蝶 内窥镜
下载PDF
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18
作者 葛鹏飞 罗毅男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1 侧脑室脑膜瘤的一般特点 1854年,Shaw首次报道了1例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1881年,Mac Dowell报告了1例左侧三角区脑膜瘤[1];到1986年为止,报道的侧脑室脑膜瘤大约为360例[2].脑膜瘤是颅内的良性肿瘤,一般占颅内肿瘤的15%~19%,侧脑... 1 侧脑室脑膜瘤的一般特点 1854年,Shaw首次报道了1例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1881年,Mac Dowell报告了1例左侧三角区脑膜瘤[1];到1986年为止,报道的侧脑室脑膜瘤大约为360例[2].脑膜瘤是颅内的良性肿瘤,一般占颅内肿瘤的15%~19%,侧脑室脑膜瘤大约占脑膜瘤的0.5%~4.5%[1,3,5].侧脑室脑膜瘤起源于脑室内的脉络膜组织或脉络膜基质[6-7],由于三角区的脉络丛丰富,所以70%~80%的侧脑室脑膜瘤位于侧脑室的三角部[2,4,8],也可以向颞角、枕角和体部延伸.侧脑室为静区,肿瘤小时没有症状,所以来诊时肿瘤一般比较大[9].成人较儿童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1,8,18].病理类型多为纤维型,上皮型和过渡型[10].临床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常以颅高压起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头痛,恶心,头晕,癫痫等症状,当瘤体压迫内囊和基底结时会出现对侧偏身运动和感觉障碍;体征出现晚,定位困难,主要为视乳头水肿,同向偏盲,对侧肢体的偏瘫、中枢性面瘫以及失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CT表现 手术 手术方法 侧脑室脑膜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71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耿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9期715-716,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诊断 不孕症患者 临床分析 诊治 微入路手术 术后恢复 适应证
下载PDF
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结合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军 林瑞生 +6 位作者 李志强 齐建发 马顺昌 梁继军 寸恩浩 任铭 于春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3350-3352,共3页
目的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3d内)显微手术结合抗痉挛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探讨及评估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价值。方法经脑血管造影(DSA)及CT血管成像(CTA)确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共127例,行早... 目的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3d内)显微手术结合抗痉挛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探讨及评估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价值。方法经脑血管造影(DSA)及CT血管成像(CTA)确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共127例,行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合抗痉挛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早期手术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术中操作方法和技巧及药物对症治疗等综合处理后的疗效、经验和体会。结果127例病人术中探查均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破裂动脉瘤周围有机化血凝块,在分离瘤颈中有2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治愈或好转109例,其中术后有一过性偏瘫或原有偏瘫加重23例、其中出院时明显好转18例,轻度残废9例,重度残废6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手术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死亡率、减轻血管痉挛发生率及后续损害,血管痉挛发生仍是早期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抗痉挛药物术中、后的恰当使用,对预防脑血管痉挛及保护脑功能等方面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早期手术 手术 抗痉挛药物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