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旋带掩模电解织构化圆柱表面及其润湿性分析
1
作者
申继文
明平美
+3 位作者
薛宝龙
张新民
张云燕
陈月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在圆柱面工件上高效、低成本地创制功能化极端润湿性表面仍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对此提出旋带掩模电解织构技术。该技术直接选用市售带状柔性电绝缘多孔高分子编织布为活动掩模,以中性盐Na NO3溶液为电解液,基于旋带电解印制方式对金属圆...
在圆柱面工件上高效、低成本地创制功能化极端润湿性表面仍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对此提出旋带掩模电解织构技术。该技术直接选用市售带状柔性电绝缘多孔高分子编织布为活动掩模,以中性盐Na NO3溶液为电解液,基于旋带电解印制方式对金属圆柱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介绍其工作原理,分析圆柱表面微织构形貌与几何廓形的演化过程,试验探究极间电压、旋带速度、加工次数等对表面织构特征的影响,评测氟化后的不同微结构特征的织构化表面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圆柱表面织构特征显著受加工次数的影响,随加工次数的增加,圆柱表面经历“反复复制”掩模印制阵列凹凸微结构、阵列凹凸微结构叠错-细化、微纳米分级结构分级化等表面微织构化演化过程;用时仅需249 s制备的外径49 cm、长50 cm的SUS304圆柱面(氟化后)微-纳米分级结构表面对水/甘油/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60.4°、158.5°、153.6°、滚动角分别为2.1°、5.6°、8.6°;呈现优异的超双疏极端润湿性且机械耐久性好。旋带掩模电解织构技术在圆柱面工件制取机械耐久性极端润湿性功能表面方面呈现高效、低成本、便于实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带掩模电解
微凹凸结构
微
纳米分级
结构
极端润湿性表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氟低表面能修饰的超双疏涂层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静
孔庆刚
+1 位作者
张龙
钱海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2,共7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超双疏涂层材料。方法采用三种尺寸的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制成微纳米凹凸结构,在此基础上修饰低表面能的氟碳单分子层,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超双疏涂层材料。方法采用三种尺寸的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制成微纳米凹凸结构,在此基础上修饰低表面能的氟碳单分子层,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涂层表面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经过砂纸摩擦、耐化学腐蚀和耐溶剂性能测试,分别评价超双疏涂层材料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结果涂层对水、乙二醇和花生油等表面张力在34~72 mN/m范围内的液体具有超疏特性。砂纸上机械摩擦5次循环后,对花生油的接触角保持在155?以上,滚动角保持在5?以下;摩擦10次循环后,对水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均保持在154°以上,滚动角保持在2.5?以下。涂层经p H=14的碱溶液和正庚烷浸泡,168h后,对水和乙二醇仍保持超疏性能;96h后,与花生油接触角在153?以上,滚动角在10?~20?之间。结论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疏油性能及良好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纳米
凹凸
结构
SIO2
低表面能修饰
超双疏表面
耐磨损性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带掩模电解织构化圆柱表面及其润湿性分析
1
作者
申继文
明平美
薛宝龙
张新民
张云燕
陈月涛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5178)
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14200510018)
+2 种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202102210069)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计划(21A4600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2289)资助项目
文摘
在圆柱面工件上高效、低成本地创制功能化极端润湿性表面仍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对此提出旋带掩模电解织构技术。该技术直接选用市售带状柔性电绝缘多孔高分子编织布为活动掩模,以中性盐Na NO3溶液为电解液,基于旋带电解印制方式对金属圆柱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介绍其工作原理,分析圆柱表面微织构形貌与几何廓形的演化过程,试验探究极间电压、旋带速度、加工次数等对表面织构特征的影响,评测氟化后的不同微结构特征的织构化表面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圆柱表面织构特征显著受加工次数的影响,随加工次数的增加,圆柱表面经历“反复复制”掩模印制阵列凹凸微结构、阵列凹凸微结构叠错-细化、微纳米分级结构分级化等表面微织构化演化过程;用时仅需249 s制备的外径49 cm、长50 cm的SUS304圆柱面(氟化后)微-纳米分级结构表面对水/甘油/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60.4°、158.5°、153.6°、滚动角分别为2.1°、5.6°、8.6°;呈现优异的超双疏极端润湿性且机械耐久性好。旋带掩模电解织构技术在圆柱面工件制取机械耐久性极端润湿性功能表面方面呈现高效、低成本、便于实施等优势。
关键词
旋带掩模电解
微凹凸结构
微
纳米分级
结构
极端润湿性表面
Keywords
rotating through-mask electrochemical texturing
micro concave-convex microstructures
micro/nano-scal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extreme-wetting surface
分类号
TQ151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V261.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氟低表面能修饰的超双疏涂层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静
孔庆刚
张龙
钱海燕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1036)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07-01)~~
文摘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超双疏涂层材料。方法采用三种尺寸的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制成微纳米凹凸结构,在此基础上修饰低表面能的氟碳单分子层,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涂层表面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经过砂纸摩擦、耐化学腐蚀和耐溶剂性能测试,分别评价超双疏涂层材料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结果涂层对水、乙二醇和花生油等表面张力在34~72 mN/m范围内的液体具有超疏特性。砂纸上机械摩擦5次循环后,对花生油的接触角保持在155?以上,滚动角保持在5?以下;摩擦10次循环后,对水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均保持在154°以上,滚动角保持在2.5?以下。涂层经p H=14的碱溶液和正庚烷浸泡,168h后,对水和乙二醇仍保持超疏性能;96h后,与花生油接触角在153?以上,滚动角在10?~20?之间。结论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疏油性能及良好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
纳米
凹凸
结构
SIO2
低表面能修饰
超双疏表面
耐磨损性
化学稳定性
Keywords
micro-/nanometer rough structure
SiO2
low surface energy modification
superamphiphobic surface
wear ability
chemical stability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旋带掩模电解织构化圆柱表面及其润湿性分析
申继文
明平美
薛宝龙
张新民
张云燕
陈月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氟低表面能修饰的超双疏涂层制备及其性能
王静
孔庆刚
张龙
钱海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