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加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疼痛干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晓军 欧志学 +4 位作者 庞智晖 张铭杰 周广全 李勇 何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配合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ofFemoral Head,NONFH)疼痛干预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治疗围塌陷期NO... 目的:评价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配合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ofFemoral Head,NONFH)疼痛干预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治疗围塌陷期NONFH 77例患者105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前后髋关节疼痛相关情况。结果:77例105髋中优为51髋、良为31髋、可为17髋、差为6髋,优良率为78.10%,有效率为94.28%。治疗前疼痛VAS评分为(5.92±2.18)分,治疗后为(1.70±1.81)分,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RCO II期55髋中优为33髋,良15髋,可5髋,差2髋,疼痛治疗优良率为87.27%。III期50髋中优为18髋,良16髋,可12髋,差4髋,优良率为68.00%。2期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I期的疼痛干预疗效高于III期,也即未塌陷者经治疗后疼痛干预疗效高于已塌陷者。结论:中药加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对于围塌陷期NONFH疼痛的干预,效果肯定且具有微创、药物应用安全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头坏死 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络生胶囊 微创减压复合植骨内稳定术
下载PDF
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疗效
2
作者 张矿 白磊 田夏威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 分析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40例,实验组(行微创置钉+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治疗... 目的 分析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40例,实验组(行微创置钉+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低少、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实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椎板减压植骨术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置钉 小切口椎板减压 胸腰椎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滑脱度(SP)、腰骶角(LSA)、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滑脱角(SA)、腰1垂线与骶1的距离(LASD的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SP、LL、SA和LS-A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SS、PT和LS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滑脱复位率分别为(63±23)%和(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L、△SA分别为(-3.2+6.9)°和(-2.2+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10.2)°和(2.3+5.5)°(P<0.05);观察组的△LASD(4+10)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mm(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在减小LL和SA方面,微创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在滑脱复位方面,传统开放手术的滑脱复位率高于微创手术,且传统开放手术可明显减小LSAD,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盘镜 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 Ⅰ、Ⅱ 度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盆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32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延召 张宏军 +3 位作者 范克杰 王绍辉 孙哲 杨明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12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2例50髋股骨头坏死进行保髋治疗,ARCO分期ⅡA-ⅢA期,行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使用中药活血养骨汤治疗,术前术后分别行Harris...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12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2例50髋股骨头坏死进行保髋治疗,ARCO分期ⅡA-ⅢA期,行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使用中药活血养骨汤治疗,术前术后分别行Harris疼痛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随访11-29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前Harris总评分(60.65±3.56)分,术后12个月为(83.39±10.21)分。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32例患者的50个患髋中3例4髋因股骨头塌陷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保髋率为92.00%;其余46髋中,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4.26±4.17)分,其中优者(≥90.0分)19髋,良者(80.0-89.9分)17髋,中者(70.0-79.9分)8髋,差者(〈70.0分)2髋。结论微创减压植骨术配合中药活血养骨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活血养 微创减压
下载PDF
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洪伟 《系统医学》 2016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讨论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科2013年4月—2015年2月128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讨论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科2013年4月—2015年2月128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观察两组患者中期的预后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手术失效率、感染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比较。结果两组Harri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91.25±5.23)分,高于术前(59.57±4.86)分;对照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37±5.21)分,高于术前(58.23±4.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983,P=0.0000<0.01)。两组间术后3、6、12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手术失效率、感染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在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中,中期预后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微创 全髋关节置换 疗缺血性股头坏死 中期预后
下载PDF
微创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6
作者 刘平兰 张梅 姜良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1059-1060,共2页
关键词 微创颈椎前路减压 围手 整体护理 颈椎病 适应性训练 并发症
下载PDF
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宏伟 崔文芳 +1 位作者 冯雪亮 付臣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4期140-141,共2页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方法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2例,A组采用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B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2组Harris...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方法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2例,A组采用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B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2组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A组患者手术后3、6、及12个月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A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预后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微创 全髋关节置换 缺血性股头坏死 中期预后
下载PDF
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宏伟 崔文芳 +1 位作者 冯雪亮 付臣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184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试验组给予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184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试验组给予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近期疗效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股头坏死 髓芯减压微创 全髋关节置换 临床近期疗效
下载PDF
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金廷 苏振炎 +4 位作者 李学阳 冯利君 辛红伟 王成军 邱文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采取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8例临床资料观察。结果本组48例进行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4...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采取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8例临床资料观察。结果本组48例进行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4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30例优,9例良,6例一般,3例差,优良39例,优良率81.25%。结论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对髓芯减压后进行有效支撑,促进新骨生成,减少股骨头塌陷,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减压 间充质干细胞 复合 头坏死 应用探讨
下载PDF
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磊 马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研究组(52例,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研究组(52例,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芯减压微创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显著,可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其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微创 全髋关节置换 头坏死 血流动力学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髓芯减压结合打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新园 常德海 +5 位作者 马力夫 韩春鸣 侯作保 康万年 尹高一 甘泰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43-544,共2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1],目前对于ANFH考虑到分期治疗方式大致可以分为:1无创性治疗/有创伤性治疗;2保髋手术治疗;3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我们自200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1],目前对于ANFH考虑到分期治疗方式大致可以分为:1无创性治疗/有创伤性治疗;2保髋手术治疗;3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我们自2008-01-2014-04共收治FicatⅡ和ⅢA型股骨头坏死患者27例(32髋),采用小切口微创髓1芯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微创 髓芯减压
下载PDF
微创减压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19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玉松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学举 张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头坏死 治疗 微创减压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晓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427-342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设为对照组,35例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580±212)m L比(920±385)m L],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190±54)min比(234±56)min],Cobb角矫正丢失较对照组大[(5.5±1.9)°比(2.8±1.2)°],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9%(1/35)比18.2%(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内占位情况、脊髓神经功能和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疗效与前路手术相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稳定 疗效
下载PDF
改良髓芯微创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鲍玉松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学举 张强 刘鹏 《当代医学》 2009年第6期72-73,共2页
股骨头坏死为常见病,目前此病更趋于年轻化,治疗方法多样。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我们自1996年以来,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上,对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 股骨头坏死为常见病,目前此病更趋于年轻化,治疗方法多样。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我们自1996年以来,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上,对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由于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症状减轻明确,患者易于接受。近5年来在关节镜直视下,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使减压更加安全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治疗 髓芯减压 微创减压 临床研究 头缺血性坏死 改良 减压
下载PDF
Orion锁定型钛板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晓明 李金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Orion锁定型钛板 颈椎前路减压 临床应用 稳定 随访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胸椎骨折伴不全瘫前方减压稳定手术的护理体会
16
作者 郭伟利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胸椎 不全瘫 护理 前方减压稳定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17
作者 周永红 胡国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治疗结...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中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个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结束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中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确切,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减压支撑 头颈部开窗打压 头坏死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栋 徐南伟 +2 位作者 王以进 农鲁明 蒋西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研究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的颈椎稳定性问题,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本术式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新鲜人体颈椎标本6具,不同术式自身对照,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定其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和颈椎稳定性问题。结果采用前后路联... 目的研究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的颈椎稳定性问题,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本术式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新鲜人体颈椎标本6具,不同术式自身对照,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定其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和颈椎稳定性问题。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钢板内固定,无论在颈椎的强度、刚度,抗扭转强度、刚度以及在颈椎稳定性、承载能力方面均比其他对照组强,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单纯前路Orion钢板+植骨融合术其生物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比其他对照组差。结论颈椎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的颈椎生物力学实验证明,采用前后路联合钢板内固定,颈椎非常稳定、可靠、生物力学性能优越,疗效满意;而单纯行前路Orion钢板+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应辅以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稳定性研究 内固定 后路减压 前路Orion钢板 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 钢板内固定 融合 人体颈椎标本 实验应力分析 生物力学特性 生物力学性能 减压治疗 颈椎稳定 显著性差异 自身对照 扭转强度 承载能力
下载PDF
打压植骨后置入假体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19
作者 胡孔足 卜海富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初始稳定 假体设计 打压 置入技 人工髋关节翻修 近端 复合入物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亚急性期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治疗
20
作者 陈戈 李焕贵 +1 位作者 邱阳 段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 2 8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亚急性期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复位固定 ,椎板减压植骨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进行 6~ 5 3个月 (平均 15个月 )随访 ,神经恢复按Frankel分级... 目的 :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 2 8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亚急性期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复位固定 ,椎板减压植骨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进行 6~ 5 3个月 (平均 15个月 )随访 ,神经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 ,2 4例有不同程度恢复。胸腰椎生理曲度均获得恢复 ,椎体压缩高度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仅 1例发生植骨不融合。结论 :亚急性期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积极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复位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 ,对脊柱畸形矫正 ,脊柱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期 胸腰椎不稳定 治疗 椎板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