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小切口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韦文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8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经外侧入路,观察组术中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 目的研究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经外侧入路,观察组术中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3 d、6个月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3.68±11.78)min与对照组的(84.13±12.0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P=0.906>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20.51±168.37)ml、术后引流量(200.21±127.23)ml少于对照组的(537.14±170.94)、(476.94±186.41)ml,住院时间(14.00±2.17)d短于对照组的(17.98±2.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8、5.484、5.150,P=0.000、0.000、0.000<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0.05)。术后3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42,P=0.000<0.05);但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1>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术后3 d降低,Harris评分较本组术后3 d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0.161,P=0.195、0.873>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能有效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减少创伤,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入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影响
2
作者 杨国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67-0069,共3页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的入路方式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讨论产生的影响。方法 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地点:武冈市轻纺骨科医院-骨科临床;样本数量:80例;分组方法:摸球法;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比例为40:40,对照组采用常...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的入路方式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讨论产生的影响。方法 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地点:武冈市轻纺骨科医院-骨科临床;样本数量:80例;分组方法:摸球法;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比例为40: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恢复优良率高、并发症低(P<0.05)。结论 可缩短手术切口的长度,提高治疗后肩关节恢复的优良度是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的主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入路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置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俞仲翔 詹红生 +1 位作者 史萌 邹翰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39-444,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微创小切口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行前路手术治疗的4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 目的比较前路微创小切口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行前路手术治疗的4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微创小切口入路组20例,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情况,随访影像学评价和Majeed临床评分。结果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止痛药使用例数比较,微创小切口入路组均少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随访1年,至随访终末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月开始下地行走。髂腹股沟入路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9个月(2~4.5月),微创小切口入路组平均2.5个月(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月Majeed评分:髂腹股沟入路组优10例,良9例,可1例;微创小切口组优11例,良7例,可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4例,伤口感染或伤口渗出延迟愈合5例,微创入路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结论两种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小切口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伤口愈合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术 微创小切口入路 髂腹股沟
下载PDF
小切口入路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米文 徐微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5期35-35,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观察组15例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对照组15例...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观察组15例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良好的内固定材料,同时采取肩外侧小切口入路,与传统入路相比,术中出血少、无一例出现感染、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外侧小切口微创 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新建 孙备 +2 位作者 李乐 陈华 孔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64例因感染性胰腺坏死实施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64例因感染性胰腺坏死实施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资料,男性102例,女性62例;中位年龄46岁(范围:19-79岁)。重症急性胰腺炎101例(61.6%),中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38.4%),遵循step-upapproach原则首先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后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131例(79.9%),未行PCD而直接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33例(20.1%)。依据术前cT影像确定病灶位置,于PCD穿刺点或脓腔距离体表最近处逐层切开进人脓腔,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所有患者从发病至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2d(范围:23-45d),住院时间46d(范围:29-103d),术中平均放置引流管中位数为4枚(范围:2-8枚)。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92例(56.0%),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腹膜后入路联合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手术治愈者148例(90.2%),转为常规开放手术治愈者8例(4.9%),治愈率为95.1%(156/16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胰瘘(25例)、腹腔内出血(10例)、胃瘘(2例)、十二指肠瘘(4例)、结肠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8%(44/164)。院内死亡8例,病死率为4.9%(8/164)。结论针对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清除坏死组织、通畅引流、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外科手术 感染性胰腺坏死 小切口微创胰腺坏死 组织清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